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163)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顾小鱼瞬间想起最初被许怀义追着教怎么洗衣服、做饭的场景,嘴角忍不住抽了下,依着他爹的性子,这盘火炕的手艺他又怎么能躲得过去?

“对了,你爹呢?怎么没看见他?”

“爹出门了,说是跟村民们去京兆府办户籍,还有房子过户的事儿,赶着骡车去的,但人多,手续怕也会繁琐些,所以特意交代儿子,他可能会回来的晚一些,让儿子转告您一声,别担心他,也不用特意等他吃饭。”

“卫良没跟着?”

“没有,卫良在外面干活儿呢。”

顾欢喜点了点头,拉着他出了门,“走,陪娘四下里转转。”

顾小鱼便乖巧的由着她牵着手,到处逛了一圈,看到前院后院都被收拾的清清爽爽,又出了大门,绕着周围转悠,居高临下看到那湖时,母子俩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步子,目露赞叹。

湖美,静谧安然,湖周围的景色也美,哪怕都凋谢了,也有疏影横斜的雅致,湖里的白天鹅更美,优雅的翩翩起舞,美好的都快不真实了。

顾欢喜目测了下这周围的地,圈起来建个凉亭绰绰有余,还能再深度美化一下,到时候坐在这里看书喝茶,她能呆一天都不腻。

卫良在附近除草,看到他们,就过来请安。

顾欢喜看到他,便问道,“这四周,可有合适的地方建作坊?”

卫良低着头,一板一眼的道,“有,西侧院墙外那片地都能整理出来,您要是怕吵,可以离着宅院稍远一些,大概能放出十几米,要是您不怕,那就直接贴着院墙建,到时候开个侧门,进出也方便。”

顾欢喜思量了下,“还是别挨着建了,你先去整理吧,等你们老爷回来,看他准备买多少地再打算。”

卫良应是退下。

中午许怀义没回来,顾欢喜带着孩子吃完饭,哄睡了闺女后,就拿出纸笔来画凉亭的设计图,大体建在哪里才能达到最佳的观景视野,凉亭又是个什么模样,周围种植什么花草为妙,她边琢磨边画,没多久,就搞出好几个草稿图。

相较起来,倒是规划豆腐坊没啥可纠结的,现代小工厂的那套流程,她也见识过不少,所以,结合当下,稍作改动,其他的照搬就是。

不过做这些事的前提,是得有银子。

顾欢喜想着家底儿,决定得尽快把手里做的那些绒花卖出去,不然后面搞得动作太大,钱的来源,就说不清了。

毕竟在村民们眼里,他们家能交代清楚的就是那一百两银子,若看到百两外的钱,指不定要脑补出什么情节。

其实这会儿他们两口子早就被村民们猜测起家底,和已经赚取这些家底的途径了,主要是谁也没想到许怀义会舍得花五十两银子买房,相较那一两、三两,五十两绝对称得上是一掷千金了。

关键还不止如此,许怀义除了买宅院,还把宅院四周的地按照一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一口气要了十亩。

那十亩地可不适合种庄稼啊。

有村民提醒,于是,许怀义再次大手一挥,又在村里买了能种庄稼的田地,还是一两银子一亩,嘴巴一张,就是二十亩。

村民们都被震麻了,这么挥金如土吗?

也有人暗暗在替许怀义打小算盘,这买房又置地,前前后后加起来,马上接近一百两了,毕竟去府衙办手续也是要钱的,他之前收了那些富户们送来的一百两,这不到半天的工夫就都花光了,以后日子不过了?

谁知,人家不但要过,还得往好里过,等办完杂七杂八的各种手续,许怀义又问领着他们来的扈英杰,哪里有卖青砖的,他想在屋里盘个火炕,这样冬天睡觉不受罪。

不光村民们心情复杂,扈英杰那张面瘫脸看他的时候都多了几分情绪,这么能折腾还有点灾民的样子吗?

第143章 买砖一更

扈英杰是扈村长家的长孙,这些年虽然很少在外面走动,但该知道的也没落下,附近谁家烧砖窑,谁家烧的好还价格公道,他还真清楚,见许怀义问的真诚又客气,便报了个地名。

只是那表情多少有点古怪。

许怀义也不知道他古怪啥,心大的人,就这点好处,不知道就跳过去呗,他好奇心没那么重。

不过其他的事儿该问的还是要问个清楚,于是热情的又追着他打听了不少事儿,连哪座寺庙的和尚念经灵验又花钱少都问了,唯独不问五年前那场导致湖田村差点灭村的瘟疫。

扈英杰都想好了应对之词,谁想,一句都没用上,琢磨了一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回家后,跟祖父一五一十的汇报了下上午外出办事的经过,末了,忍不住问,“祖父,您说他为什么不问呢?难道是还没听说?”

扈村长沉吟道,“不会,这些灾民能在灾情还没失控之前,就提早背井离乡的逃荒,这说明他们不光有眼力见识,胆色和魄力也不差,更重要的,他们还一路顺顺当当的到了京城,你看他们的穿着打扮是有些寒酸落魄,可精神和面色却不像遭过罪的,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粮食家当,竟然也都在……”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浑浊的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这许家村里,有能人啊,这样的人,分到咱们村,事先怎么可能不问个清楚?昨天他们来的时候,看到咱们村空着那么多房子,脸上可不见半点惊讶意外,很显然,他们早就都打听过了。”

扈英杰也不傻,稍一提点便反应过来,冷漠的眉眼骤然加深,“那他们不问是……因为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