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兄妹仨的付出,终于让顾欢喜彻底认可了,纳入了自己人的范畴,那一应的待遇就不能少。
许怀义自不反对,“都听你的。”
等所有的房间都清理出来后,天也黑了,顾欢喜带着卫慈去张罗了一桌菜,算是庆祝他们今天搬进新家。
吃完饭,顾欢喜就有些熬不住了,打了个呵欠,问顾小鱼,“今晚你一个人住东厢房害怕吗?要不还跟我们一起睡?”
顾小鱼自然是拒绝了,不然,他爹的眼刀子就要飞到他身上来了。
其实也不是他一个人,卫安作为小厮兼书童,是要近身伺候的,况且,以前那么多可怕的事情他都经历过了,又岂会怕黑呢?
顾欢喜看着他离开的小小背影,感叹了声,“孩子太懂事了也不好。”
懂事的孩子,总是更叫人心疼。
许怀义拉着她回屋睡觉,边走边嘀咕,“那总比不懂事好吧,摊上个不懂事的,当父母的得少活十年。”
顾欢喜,“……”
这话还真没法反驳。
因为有了独立且私密的空间,俩口子终于能自由进出房车了,也能敞开了洗澡,想用多少水都行,想开小灶就开小灶,想吃夜宵就吃夜宵,再也不用偷偷摸摸、遮遮掩掩,还能拿出电脑刷个剧,自由的味道真好,享乐的感觉更美好。
美好到两口子都忘了刚才呵欠连天,越玩越精神,都舍不得睡觉,导致翌日双双起晚了。
许怀义伸着懒腰从屋里出来时,就看到前院后院的杂草都被清理一空,再无一点荒芜的气息,他到处转了转,发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还真不少,空置了五年,竟然大多都活了下来,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尤其一丛黄色的菊花,开得正艳,为院子瞬间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多了几分生机勃勃。
饭早已做好,卫慈蒸的二合面包子,熬的小米粥,给许怀义端上来时,忍不住问,“老爷,太太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适?”
不然咋睡到现在还没起?
许怀义大口咬着包子,头也不抬的道,“你们太太身体好的很,就是累了,都别去打搅她,让她睡到自然醒。”
卫慈忙应下。
许怀义又叮嘱,“太太要是起到中午,你就再多炒几个菜,别光让你们太太吃包子,缺菜的话,就去找村里人问问,看能不能买一点,算了,还是让你哥直接去双柳村吧,那里有摆摊的,东西更全乎……”
说完,他从袖子里摸出一角银子,搁在桌面上,“这个拿去给你哥,去集市上转转,看有啥能吃的,都买一些,尤其是鸡蛋和猪肉,有排骨要排骨,还有活鱼、山货之类的,别太算计着省钱,尽量挑新鲜的。”
卫慈嘴上恭敬的应着,拿了银子,就小跑着去找她哥。
卫良是个闲不住的,倒持干净院里,又去折腾院墙外,既然老爷想开豆腐坊,那么肯定要在附近买地,他先清理出来,到时候也能节省点时间。
卫慈把银子塞给他,把许怀义的话尽量复述了一遍,末了动容的感慨道,“老爷对太太真好呀……”
这体贴入微的劲儿,就差供起来了,反正她以前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
卫良提醒,“也就老爷如此,你切莫对旁的男子抱有此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样,这辈子都甭想嫁出去了。
第142章 折腾二更
顾欢喜起来时,早就日上三竿了,卫良都已经利索的买了一背篓吃的喝的,许怀义要求的那些都有,没提及的也有,超额完成任务后,又自发的去院墙外干活儿,一点偷懒的意识都没有。
卫慈正在厨房里做排骨炖莲藕,这也是许怀义的要求,出门时,还特意交代了下这道菜要怎么炖才能汤鲜味美。
顾小鱼在他的房间里看书,书桌临窗,光线明亮,一抬头,就能将院子里的景色尽收眼底,那两棵高大茂盛的银杏树,那丛怒放的菊花,那棵姿态傲然的梅花,还有角落里的竹子,在深秋依然青翠欲滴。
这一切都让他心里平和安宁。
明明就是个陌生的地方,他却没有一点初来的惶然不安,因为他们在他身边,所以,哪怕是陌生的地方,也有了家的味道。
空气中传来炖排骨的香气,十月里的清冽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当见到那熟悉的人影时,他眼底眉梢便都不受控制的涌上笑意,“娘,您和妹妹起来了?”
顾欢喜,“……”
虽说儿子这话里绝对没有打趣揶揄的意思,纯粹就是问安,但她还是莫名有那么点心虚尴尬啊。
尴尬就微笑,她抱着闺女,走进他屋里,到处打量了一圈,“住的还习惯吗?昨晚睡得好不好?这是你自己的屋子,要是觉得哪里不嘚劲儿,你做主改动就行,需要我们帮忙的,就说。”
顾小鱼边捏着妹妹的手玩儿、边回道,“儿子睡得很好,这屋里的布局也合儿子心意,不需要改动。”
“真的?”
“嗯……”
见他神情并无勉强,顾欢喜笑起来,“你满意就好,不过,我跟你爹商量了,这里到了冬天太冷,屋里烧炭火盆,容易出事儿不说,也不怎么暖和,所以,打算在屋里盘个火炕,不光睡觉不遭罪,平时你看书习字都可以在炕上,那才叫舒坦呢。”
顾小鱼先是忙不迭的点头,随后眼睛亮亮的问,“爹会盘吗?儿子以前听说,这盘火炕也是有讲究的,算是门手艺。”
顾欢喜刮了下他鼻子,打趣道,“放心吧,等盘的时候,你爹肯定会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