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的理所当然,并没有一丝想在孩子面前卖好的意思,女人们能听得出来,顾小鱼心里当然就更清楚了。
其实,事后他就问过顾欢喜,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按说,她息事宁人才是最合乎所有人利益的,但她没有,她选择了只维护他的利益和感受,他既感动又愧疚,愧疚因为自己,而给他们带去麻烦,甚至惹来灾祸。
可顾欢喜却说了句“身为母亲,保护孩子,是天性也是责任,不管任何时候,父母都不会舍弃自家孩子的利益,罔顾自家孩子的感受,去成全一个外人,哪怕这个外人位高权重,会给我们带来威胁。”
所以,这种事,就是个孰轻孰重,选择谁的问题。
顾欢喜的选择,是孩子至上,其他女人们,当然也认可为母则刚,也觉得,如果威胁到自家孩子的命,她们也能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护着,但昨天那种情况,她们可豁不出去,就一个玩具罢了,就跟姚管家发生冲突,在她们看来,是太冒险,也不值当。
顾欢喜并不多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还能要求旁人都跟她一样?眼下这灾荒年,还有人卖儿卖女呢,她说啥了吗?
第99章 进山打橡子二更
边干活儿,边聊天,尤其是说道家长里短,绝对是女人们增进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没多久,彼此就都觉得亲近了不少。
话题也渐渐大胆深入了起来。
有人虚心求教,“你是咋调教的男人,那么勤快能干还会疼人的?”
这简直是所有女人的心声,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她,眼里都是求指点的渴望。
顾欢喜无奈的道,“我没调教,真的,他本来就很勤快能干,咱们一个村住着,你们还能不清楚?”
众人半信半疑,许怀义勤快能干是没错,但远不及现在这样子啊,啥活儿都一把抓,就差把媳妇儿供起来了。
顾欢喜见众人这幅表情,半真半假的道,“也许是以前在老宅那边住着,没分家挤在一块过日子,他不好表现出来吧……”
闻言,众人倒是信了大半,有赵婆子在,许怀义要是敢那么掏心掏肺、鞍前马后的伺候媳妇儿,顾欢喜还不得被婆婆和妯娌挤兑死?
所以,还是小两口单独过日子更舒坦了?一分家,许怀义就解放了天性,便宜的可不就是顾欢喜嘛。
顾欢喜接着道,“他要是不勤快能干疼媳妇儿,我爹当初也不会选他当女婿呀,我爹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这语气里的意味深长,众人就都自诩恍然大悟了。
对呀,顾秀才是个读书人,还走南闯北,有那么多见识,他眼光肯定不会差了,既然当初能选许怀义,还舍出那么一大笔银子,肯定是觉得‘物有所值’、他能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呀,不然,村里那么多年轻后生,为啥单挑许怀义?
所以,有个好爹,是多么的重要啊,一辈子的幸福稳了。
顾欢喜见她们忙着剥核桃外壳去晒,就教了一道鲜核桃的吃法,“取出仁来,撕去外头那层皮,尽量撕干净,不然做出来的豆浆会发苦,提前泡好豆子,加上杏仁,杏仁也要去皮,家里要是有芝麻,最好再加些芝麻进去,口感会更香醇,这几样混合后,用小石磨磨细发,没石磨,用石臼捣碎也行,然后过滤出渣来,煮熟就能喝了,这样喝,不光美味,还有营养,很适合给老人孩子补身子,咱们赶路辛苦,容易熬坏底子,要是每天能喝一晚,就能更顺利的撑到京城……”
这话,女人们都听了进去,也不怀疑真实性,因为光看顾欢喜这一家三口的脸色就很有说服力了。
走了这么久的路,旁人都造的不像样子了,他们这家人可好,脸上还是白里透红的,还长肉,你说气不气人?
徐杨柳忍不住好奇的打听,“三嫂,你是不是每天都喝这个啊?”
顾欢喜干笑道,“那倒没有,这个得每天磨,咳,多少有些麻烦,我是出行之前,做了一锅炒面,那个省事儿,每天用热水冲泡一下就能喝了,也很有营养。”
说着,她又把炒面的做法分享了一遍。
但众人听到这炒面,又得用白面,又得加芝麻,还得用到糖和荤油,她们就都摇头打了退堂鼓,谁家有这么多好东西让她们霍霍啊?
还是磨那个豆浆更实惠,反正家家都不缺豆子,核桃现在也能就地取材,吃多少都不会心疼。
夜色渐深,男人那边,许怀义已经讲起了西游记的故事,连女人们也没了干活儿的劲头,心思都被勾了过去,明亮的火堆,映照着一张张如痴如醉的脸,一天的辛苦就这么简单的被抚慰了。
这一夜,村民们睡得极为踏实。
倒是许怀义不放心,其间醒过来两回,围着几个分散的院子,转了一圈,倒是没发现啥可疑情况和潜在危险,这才安稳了些。
翌日,村民们心里惦记着上山,天不亮就都陆续起来了,打水、捡柴,做饭,热热闹闹的忙活开来。
不少人家喝上了加了核桃杏仁的豆浆,别说,煮熟后,并没啥豆腥味儿,反而是浓浓的豆香和核桃味,老人孩子都喜欢喝,尤其是听说能滋补身子,喝的就更起劲儿了,过滤出来的豆渣也不浪费,按照顾欢喜教的法子,里面加点野菜和蜀黍面,简单用盐和葱花调个味,再搁在鏊子上用油煎一下,吃起来外焦里嫩,比窝头可香多了。
许怀义早上也喝的这个,不过是高配版的,里头多加了芝麻和白糖,还有偷偷放进去的花生,味道自是更香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