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传同人)穿越甄嬛传崛起吧安陵容!(34)

作者:打马小泥官儿 阅读记录

安陵容听闻,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方子,递了过去,说道:“姐姐不必忧心,您的身子调养得当,还是有机会遇喜的。这便是调理身子的方子。我特地找太医院里信得过的太医开的,姐姐只管放心服用。”

敬妃接过方子,双手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感激之色,她紧紧握住安陵容的手,说道:“妹妹如此费心,我……我真不知该如何报答妹妹。”

待送走敬妃之后,龙葵端了一碗茶,轻步走进屋内,说道:“娘娘,说了这么半天的话,想必口干舌燥了,快喝口茶润润吧。”

安陵容抬眼望了一眼那高悬于夜空的月亮,神色淡定,缓缓说道:“我又岂是单纯为了别人?不过是为了自己罢了,在这后宫之中,多一个盟友,便多一分保障。那皇后与华妃,皆是为了皇上而痴狂的疯子。唯有我,无心无情,方能立于这后宫的不败之地。”

第28章 小小时疫

安陵容对华妃的厌憎,和那寒冬腊月里的坚冰,又厚又冷,直沁人心。每念及华妃,安陵容便如鲠在喉,那厌恶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华妃这个人,每日里的营生,除了使出浑身解数争那皇帝的恩宠,便是巴巴儿地盼着皇帝能多来她那翊坤宫,仿佛这后宫之中,唯此一事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她对皇帝的那份心思,在安陵容看来,实在算不得纯粹,不过是掺杂了诸多虚荣与功利的混合物罢了。

就说那穿戴打扮,华妃对红宝石头面的痴迷,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非得是那色泽鲜艳、颗颗圆润硕大的红宝石,方能入她的眼。她每日晨起梳妆,对着镜子摆弄那些首饰,那得意洋洋的神色,仿佛这世间的珍宝都该为她一人所有。再说那吃食,一碗蟹粉酥,若是厨子的手艺稍有差池,不合她的口味,便会招来她的雷霆之怒,摔碗砸碟亦是常事。更有甚者,连衣服上绣的花样,她都百般挑剔。瞧见那蜀锦衣服上绣着牵牛花,便觉着这寓意不佳,嫌弃得好似那衣服是什么脏污之物,定要送给甄嬛看别人不好才罢休。

她对皇帝的情意,就是“你必须驾着七彩祥云,大张旗鼓地昭告天下,倾诉那无尽的爱意”,方能遂她心意。安陵容每每想到此处,便忍不住冷笑:“若当今圣上不过是那村口捡牛粪的寻常二蛋,以华妃那等嫌贫爱富的性子,怕是连正眼都不会施舍一个。”

而华妃的兄长年羹尧,与她如出一辙,尽显暴发户的浅薄与张狂。原本不过是包衣奴才出身,机缘巧合之下,借着时势的东风,一朝飞黄腾达,便忘了自己的本分。他不仅对风险毫无预判,行事更是肆无忌惮,蹬鼻子上脸,全然不顾朝廷的规矩与他人的死活。

更让安陵容鄙夷的,是华妃毫无独立之人格。她的喜怒哀乐,全然系于皇帝一人之身。皇帝若一日不陪她用膳,她便如孩童般使起小性儿,满脸的愤懑,茶饭不思;皇帝若夜里未宿在她宫中,那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哭闹不休,搅得整个翊坤宫不得安宁。

再瞧瞧其他人,甄嬛闲暇之时,爱与皇帝对弈,于黑白棋子间纵横捭阖,亦喜爱翻阅书卷,在墨香中陶冶情操,尽显风雅之态;眉庄则擅长料理诸事,对账目明细了如指掌,将一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其聪慧干练令人钦佩;便是那齐妃,虽无甚过人之处,却也知晓时常关心三阿哥的成长,为他量身高、称体重,尽些为人母的微薄心意。

可华妃呢,整日里沉浸在对皇帝的痴迷之中,十足的娇妻恋爱脑。若在现世,安陵容怕是只会撇撇嘴,冷冷丢出一句“尊重祝福锁死了”,再不屑于理会。

然而,华妃的恶行远不止于此。那卖官鬻爵之事,她做得明目张胆,全然不顾这背后多少人的血泪与冤屈。她为了一己之私,大肆敛财,全然不顾朝廷的纲纪与百姓的疾苦。多少有真才实学之人,因无钱打点,仕途受阻;又有多少无辜百姓,因那些花钱买官的庸碌之辈,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她还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不害孩子,可实际上,她的所作所为,哪一件不是对孩子与大人的双重戕害?其心肠之恶毒,手段之狠辣,当真是令人发指。安陵容每每想到这些,便忍不住咬牙切齿:“这般又蠢又坏的女子,实在想不通怎会有人对她心生欢喜?”

偏生那墨菲定律好似在这后宫中应验了一般:你越是厌烦什么,它便越是如影随形。

这不,那华妃又开始兴风作浪,搅得后宫不得安宁。

彼时,宫中忽染时疫,这疫病如凶猛的恶兽,迅速在宫中肆虐开来。宫人们纷纷倒下,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恐惧与绝望的阴影之中。

太后与皇后心急如焚,赶忙率领众妃嫔前往庙宇焚香祷告,祈求上天垂怜,驱散这可怕的疫病。然而,那上天好似并未听见她们虔诚的祈愿,疫病依旧疯狂蔓延。

太医院的太医们虽竭尽全力,日夜奔波于各个宫室之间,施药救治,奈何这疫情来势汹汹,超乎想象。他们的努力,不过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挡疫病的脚步,解不了这燃眉之急。被时疫感染的人数与日俱增,丧命的人也越来越多,宫中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

皇帝看着这日益严峻的情势,忧心如焚,每日里眉头紧锁,寝食难安。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后宫陷入如此绝境,心中满是焦虑与无奈,身子也在这无尽的忧虑中渐渐消瘦下去。

安陵容瞧着这混乱的局势,心中暗自思量:“这次可不能再让那华妃趁机邀功,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