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甜甜:“……”
她终于从这些话中听出了一些不对劲,转身就看到了怒气腾腾的霍成洲。
“成洲,你听我解释,不是他说的这样,我和杨大哥只是好朋友。”
霍成洲冷笑:“什么样的好朋友能让你一见面就往人家身上扑?”
盛甜甜:“……”
她跟杨培林说:“杨大哥,你帮我解释一下啊。”
杨培林说:“我和盛甜甜没有任何关系。在她认识你之前,我的确想和她建立革命友谊,但是她明确拒绝了我。我和她没有任何关系。8月份她拜托我代她照顾盛家旺,我也明确拒绝了。”
他跟盛甜甜说:“我们不能做朋友。我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躲着你了。”
盛甜甜:“……”
霍成洲转身就走。
盛甜甜赶紧追了上去,一边哭一边喊霍成洲的名字。
陈先纪跟杨培林说:“赶紧去收拾你的东西。回去跟着我训练,就你这反应速度,难怪岳父不放心你。”
杨培林:“……”
他这大姐夫,就是脸太硬了。
陈先纪说:“怎么?嫌我说话不好听?你想一想,要是我认识这么一个人,说拿我当朋友,见面就往我身上扑,你站在你大姐的立场上想一想,你觉得合适吗?”
杨培林:“不合适!”
幸亏他大姐夫脸硬。
陈先纪:“你既然也觉得不合适,就站在你未来对象的立场上想一想。要是你态度再不坚决一点,继续和她来往,以后谁当你对象谁倒霉!”
顿了一秒,他说道:“就你这性格,别找对象了吧。别祸害人家姑娘了。”
杨培林:“……”
旁听的知青伙伴们都低着头笑得不行。这个冤大头活该挨骂啊!
杨培林当天就办好了各项手续,被陈先纪带着离开了盛家村。知道盛甜甜和县招待所那边关系匪浅,他连招待所都没住,就怕有些拎不清的人自以为是。他拿着自己的军官证,到县武装部借宿了一晚,第二天就带着杨培林离开了临河县。
——☆——
宁安的孩子出生在1976年2月,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取名为沈令仪、沈灵均。小名叫芃芃、陶陶。
名字是沈惟止起的,希望他的孙女们有旺盛的生命力,每天乐陶陶,又希望她们风度优美,灵善均一。
起名这方面,常自力不和他争,他觉得沈惟止比他会起名。
不像他家常至和常成,就出自一句“行者常至,为者常成”,他都忘了是从哪儿听过这句话了。宁安的名字就更简单了,就希望她宁静温和,平安健康。
他外孙女的名字要是让他起,小名大概叫大宝二宝,大名嘛,叫如英、如玉,其实也挺好听的。就是不像老沈起的那么文绉绉的。
芃芃长得像爸爸,陶陶长得像妈妈,都非常好看。
这一年,李晓茹已经退休了,她和俞锦平一起帮宁安带孩子,还有服务人员帮忙,俩人没觉得辛苦,每天乐在其中。
宁安休了两个月产假就回去工作了,平时就是下班回家逗逗孩子,陪孩子玩会。李晓茹和俞锦平两个人,就连晚上睡觉都不用宁安带孩子,怕她休息不好影响工作。
她休产假的时候,俩孩子吃母乳,等她开始工作,她们的主粮就换成了奶粉。
小桔子偷偷给她们加餐,两个小孩都长得白白胖胖,可爱极了。
宁安和沈言殊偶尔不太忙的时候就带她们去单位玩,她们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大佬。后来上了学,发现好多熟悉的人都出现在教科书上。
高考恢复之后,宁安和沈言殊还在大学里授课,力求培养更多的人才。
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祖国搞科研,硕果累累。
(完)
——番外——
上辈子没考上大学的杨培林考上了大学,他在那里遇见了另一个性格坚韧的姑娘,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真的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杨培林在她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立自强。这个姑娘来自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村,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也是村里最有出息的孩子,她带着父老乡亲的期盼来上大学,打算毕业以后回去建设家乡。面对杨培林的追求,姑娘坚定拒绝。
她是要回去搞事业的,谁要跟他谈恋爱啊!
杨培林没有放弃,前前后后告白五次,总算赶在毕业之前得到了姑娘的认可,带着她见了家长,毕业以后,姑娘回老家,杨培林也跟了过去,后来就一直跟她在家乡打拼,每隔一两年才能回来一次。
杨光霁和叶美娴都觉得,老三能遇到这个姑娘,真正成长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那是他走了大运了。
——☆——
盛甜甜这辈子结婚比较早,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霍成洲自我惯了,并不是很会关注她的心情,再加上她没有了倾诉对象,压抑无处排解,和霍成洲之间的争吵非常频繁,两个人都心力交瘁。
高考恢复的时候,怀着孕的她根本没有精力复习,自然也就没有考上。
剧情里,她是考上了的。成了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就算实现了阶级跨越,再加上她生了孩子,霍家父母慢慢的也就接受了她。
这辈子,局面明显没有那么乐观。
但盛甜甜毕竟是个后世来的新女性,1979年,忍无可忍的她和霍成洲离婚了,孩子留给了霍家。
盛甜甜带着弟弟,从流动小摊贩做起,积累了第一桶金,慢慢的,流动小摊变成了一家小吃店,又变成了一家饭馆,再后来成了一家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