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计:“……?……”
盖章不让人走,怎么盖章不让人走呢?他们已经把人放走了呀。该卡人的时候他们没卡,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正在他思考的时候,宁安说道:“呀!盖错了。换个萝卜。”
徐会计:“……你这不是一根萝卜的两半吗?有什么区别?”
宁安指着萝卜根那一半,说:“这是让走的。”
她又指了指萝卜尾巴:“这是不让走的。”
徐会计:“你可真厉害!什么事都让你控制住了。那我问你啊,你是不让她走呢,还是不让她上学?”
“不让她上学。”
徐会计自以为理解了宁安的脑回路,问道:“因为她上了学就走了,所以你不想让她上学,看她怎么走!是不是?”
宁安露出个奸诈的笑容。
徐会计都看乐了,这小孩,心眼比针尖还小。
真是“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孩”呀。
他轻轻点了点宁安的脑门,跟她一起笑起来,然后沮丧道:“可是我之前已经盖戳让她去上学了。”
“那你再盖一个,别让她上。”
徐会计:“……”
他回到大队部想了又想,之前政审合格让她过关了,现在可以说政审不合格建议取消录取,不管怎么样,可以试试。
这件事情,需要和大队长商量一下,所以,第二天早上,他也去了一趟工地,还在半路上遇见了正往工地走的徐佑军,捎了他一段路,顺便把这事也跟他说了说。
“你说这事是安安启发了你?”
“对啊,你那闺女拿着个萝卜盖章玩,我看她以后能当大官。”
“借你吉言了。”
“你的意思呢?”
“你就听我闺女的吧。”
“行。听你闺女的就是随便折腾。折腾好了,村里这几个知青以后都能老实点。”
徐佑军问:“别的知青也有事?”
徐会计叹气:“我听说,李家那个也不安分。我们这次拿出点手腕来,震慑一下他们。”
在工地当排长的大队长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头一天晚上被杨书记叫去闲聊说起来的。
对于徐会计这个想法,他琢磨了一下,点了点头。要是江明华这事发生在政审之前,佑军一家意见又很大,他肯定不给她盖合格章。
现在,就改改试试吧。
徐会计得了准信,就给湖东大学写信,承认徐家屯大队工作失误,没有很好的调查清楚江明华的真实面貌就给她盖了章。
后来,他们认清了江明华的真面目,经过大队部严肃讨论,一致认为,江明华此人,道德品质败坏,如果让她上了大学,会起到非常差的示范作用,因此,重新给出“政审不合格”的结论。
对于这次工作失误给湖东大学招生工作带来的麻烦,徐家屯全体社员深表歉意。
湖东大学招生办收到这样两份东西,也有点头大。
徐家屯这事做的,也不能说不合理。事情没发生之前,谁能知道她道德品质这么差啊?
而且,人家还有一条,写的很清楚,“江明华下乡期间以嫁人的方式逃避劳动,不符合招生条件。”
那还真是不符合。
1977年的招生条件是这样的:
1、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
2、具有高中毕业或者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
3、身体健康。
江明华,她不热爱劳动!
而且现在,她抛夫弃子忘恩负义的事情闹得这么大,还没入学呢,就造成了如此恶劣的社会影响,确实也可以放弃录取。
湖东大学招生办和校办开了个会,最后做出了“不予录取”的决定。反正人还没来呢,不麻烦。
他们给江明华写了封信,详细阐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以及湖东大学招生办的想法,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同时宣布之前下发的录取通知书无效。
湖东大学也登了报:
【之前报纸上刊登的江明华同志,我校已对其做出了“不予录取”的决定。原因有二:一、政审不合格;二,社会影响恶劣。(附徐家屯大队政审不合格文件。)
高校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目前来看,江明华同志的思想品德尚不过关。
我们也期待江明华同志可以改过自新,提高道德修养,以期再考。
同时,我们要求所有收到湖东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认真审视自己是否犯了类似的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妥善处理好个人问题,为进入大学开启新生活做好准备!】
湖东大学的信和这份公开声明,给了江明华致命一击!
之前看到通讯员小赵发在平原日报上的文章,她虽然心慌、烦乱,但是还能挺住,人们会遗忘这件事,她还能有光明的未来。
可是现在,未来没有了。
她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农村,好不容易和过去一刀两断,好不容易有了光明的未来,她好不容易得来的这一切,突然一下子,就全都没了。
她之前的得意、傲慢,统统成了笑话。
更惨的是,她现在是个“黑户”。
之前她的户口在徐家屯大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可以凭借录取通知书迁户口,从徐家屯迁到学校去。
现在,徐家屯那边已经把她迁出来了,可是,她还没有到学校去落户,户口就在她的口袋里装着呢。
接下来,如果她想落户,就只剩两条路走,工作,或者嫁人。
以她现在这个名声,就算是花钱,恐怕都买不到工作。如果要嫁人,短时间内,又能有什么好人肯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