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361)+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自来朝堂就不是独善其身的,奈何如今的北方人有些不争气了。

杨杰怒其不争。

“这次考试也不知道这些名声极旺的学子们,到底谁能进啊。”王存忠轻笑一声,淡淡说道。

—— ——

江芸芸自然不知道自己成了人家别苗头的话语中心。

午时刚到,就有仆人送来一个馒头和一碗水,馒头巴掌大小,几口就没了,水倒是不少,喝了水也能涨涨肚子。

不过江芸芸也只抿了几口,就让人把水端走了。

——坚决不在考场上厕所。

她题目都做好了,只剩下誊写了,吃了午饭收拾了一下就开始誊抄上去。

七篇文章,将近三千字,一字一字慢慢写,不能出错一个字,更要把避讳的字全都少笔,所以务必要聚精会神,两个时辰肯定是要的。

申时刚过半的时候,江芸芸放下笔,揉了揉僵硬的手腕。

这个时间不算早,刚到申时时,就有人陆陆续续交卷了,她写好后并没有立刻交卷,反而把文章仔仔细细读了一遍,直到酉时才不缓不慢摇铃交卷。

经过那些格子号房时,不少人一脸菜色,甚至更有人一边誊写,一边在抹眼泪,好不凄惨。

江芸芸随意扫了一眼,还想继续看,就被士兵点了点,示意她走快些,她只好收回视线,但心中开始判断着这次考卷的难易程度。

这套卷子肯定不简单,但也没有任何艰涩复杂的生僻题目,但出题格外细,一句话被重新描述,所以非常考验考试人的读书精读水平,还有考试时的心态。

江芸芸又把自己的答案在心理过了过,觉得自己答得还不错。

那些在贡院门口等着排队的放行的人,脸色好看的只有几人,大部分人都神色焦虑。

“四书题好难,我那个诗瞧着有些眼熟,但我也不敢写,就怕拾人牙慧,不入考官眼。”

“四书的两道论语题倒是中规中矩,但是要写得好也太难了。”

“我刚一扫春秋的题,也太难了,今年的春秋考生可不是要哭了,我甚至都没听过。”

“五经我觉得没有一道是简单的,我今年的易特别难,瞧着神乎其神的,我甚至连出处都找不到。“

“这一场就这么难,后面两场也不知会不会简单一些,不然也太坏我道心了。”

不仅没哭,甚至写的津津有味的江芸芸在这群里人年级算小的,也不说话,只是坐在一侧的花坛上,晃着小腿,竖起耳朵听得仔细。

“这位小兄弟怎么只听我们说,自己怎么不开口。”一个瞧着和祝枝山年级差不多的人,冷不丁回过头来,促狭地眨了眨眼。

众人的视线也跟着看了过来。

江芸芸连忙抱紧书箱,坐直身子,眨巴眼,乖巧问道:“我不知道说什么?”

“你觉得考试难吗?”有人见他小小一只,便笑问着。

江芸芸犹豫了一会儿,小声说道:“还行吧。”

“你这么小的年纪,觉得难也是正常的,不要灰心。”有个头发已经花白的人,叹气安慰着,“你还有的是机会,我却是没有了。”

江芸芸没说话,漆黑的大眼睛又是扑闪了一下。

众人见江芸芸哑巴一样无趣,又继续讨论起卷子上的事情,百无聊赖地等待贡院开门。

——乡试要等到五十人才能开门。

那人慢慢吞吞挪到江芸芸面前,也不说话,只是低头看着她,身上有股淡淡的檀香味,顺着风飘过来。

江芸芸皱了皱鼻子觉得很好闻,但脸上还是有点不高兴。

——刚才这个人就是故意点她的!

“你是江芸?”那人轻声说道。

江芸芸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转。

“我看过你的文集很是喜欢,所以在一次文会上特意和唐伯虎打了招呼。”那人微微一笑,“我的文集你看了吗?”

那人说话慢条斯理,气质绝佳,说话间眉眼弯弯,瞧着格外好说话。

江芸芸歪了歪头,不好意思问道:“伯虎给我了好几个人的卷子,不知道你是?”

“在下顾清,字士廉,松江华亭人。”那人微微一笑。

第九十七章

江芸芸记得这个人。

唐伯虎在考试前给她找了十个人的文章, 说是非常有水平和她竞争解元的。

顾清是其中一个,也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一人。

他的文风简炼醇雅,笔锋清俊飘逸,最重要的是他写文章贴合经世政事, 深谙民生之苦, 文字鞭辟入里, 可读性极高。

江芸芸眼睛一亮:“你写的那两句‘崇雅而去浮;剪华而取实。此有司今日之事。’和‘若夫文章命世, 道术经邦,则承构之有人焉。’, 文章翰墨, 本经论之馀事,之前还想着考完试与你讨论一二呢。”①

“想来四书第一天,士廉得心应手才是。”江芸芸意味深长说道。

顾清笑了笑, 也跟着在在花坛边缘坐下, 笑说道:“确实颇有心得。”

“我从‘廉耻至于文章出于一, 汉唐之下者出于二’。”他侧首, 那双温柔的眼眸微微下垂, “江小友呢?”

“我从‘圣人以教化为朝廷先务, 士人廉耻美节,则天下有风俗’来开篇。”江芸芸把他的破题仔细想了想, “你从教化入手,我从治国入手,只要言之有物, 都是可取的。”

顾清把她的破题思路放在嘴里念了念,随后轻笑一声:“怪不得唐伯虎一直夸你。”

江芸芸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脸:“不要听他胡说, 我和他关系好, 自然看我是哪里都好。”

顾清注视着面前的小少年, 说是少年,却又太小了些,说是孩童,却也十一了,但他的眸光总是温和沉静,含笑看过来时,便好似年幼在寺庙里读书时,总会无意看到那些金身上的碎光,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