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696)+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张道长一看他们准备讨论正事,就提溜着两个小孩去和乐山他们一起吃饭了。

“咱们好好吃饭, 不听她们吃饭还忙着事情。”张道长张罗着, “来来, 先吃饭,都这个时候了,别饿坏了。”

“算起来,排在其归前面的人也不少啊。”黎循传忧心忡忡说道,“现在突然越过去,可不是要被人戳着骂了。”

谢来点头,伸出手指来数了数:“确实不少,刘宇、曹元、梁储、刘忠、费宏、靳贵、杨一清、蒋冕,八个呢。”

内阁自来是按资排辈的,这几人确实都是排在江芸芸前面的。

“但是刘宇和曹元现在瞧着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瞧着这官身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谢来又说。

“梁储是个好人选,他一直兼詹事府的位置,陛下的老师,按理这次也该上去了,算是最合情合理的一个人。”

“刘忠也不错吧,但无功无过,但资历摆在这里,成化十四年进士。”

“费宏和靳贵也是年少成名的神通状元和探花,但是论起功绩确实差你一点的,但谁叫人家考上的日子比你早呢。”

“杨一清,这人你熟,成化八年的进士,你师兄,其实资料都在上面这些人上,但奈何常年在边境,也有很多功绩,在京城根基一般,而且陛下有意让他在边境先把城墙修好了,怕是赶不上这一波了。”

“蒋冕,父母接连丧,丁忧还没回来呢,这个好机会是捞不到了。”

谢来显然对这些人了然于胸,手指一根根比划着,有条不紊说道:“那你算算,这里面也就梁储和刘忠和你颇有竞争关系,但内阁的事情虽要阁老们提名,陛下也要首肯的。”

“我的名字也在这里?”江芸芸犹豫说道,“可我怎么对这事一点风声也没有。”

“哎,要不说李阁老天生是个捣糨糊的好手……哎哎,别瞪眼,随便说说的,外面的人都这么说的,骂我做什么。”谢来嘟嘟囔囔着。

“李首辅给其归提的名?”黎循传敏锐察觉到,“这,怕是有很大的争议。”

“没,一开始根本没人提江芸的名字。”谢来没好气说道,“就江芸这个年纪,三十都没到呢,谁没事提她,这不是平白挨骂嘛。”

“不会是……陛下吧。”江芸芸一听,幽幽说道。

谢来抚掌:“果然是江其归啊。”

原来焦芳致仕的折子一上,朱厚照就迫不及待请李东阳去商量阁老人选了。

李东阳是个谨慎的人,建议不如廷推。

朱厚照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直接把人都叫过来,还有个原因大概就是受刘瑾牵连,现在六部尚书,大小九卿都不是齐的,所以召集的速度出人意料得快。

大家也是被陛下这个风风火火的态度惊到了,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开口,眼神闪烁,面面相觑。

吏部尚书一向是廷推的主要力量,是有职责在身上的,王恩被众人的目光催促着,犹豫上前,谨慎说道:“吏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梁储职居辅导,才德允称,精力有余,可担此重任。”

上首的朱厚照平静点头:“梁爱卿春宫旧臣,学行端谨,誉望素隆。”

众人一听,眼神相互交错。

明明事情办的格外顺利,但怎么瞧着就莫名有点不对劲呢。

“还有吗?”朱厚照继续问道。

众人震惊,一时间分不清这是客气还是真的想要再找一个。

若是加上梁储,内阁就有四位阁老了,虽然内阁阁老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十二人,但那一般都是上下人皇帝交接的时候,后续也会慢慢缩减到五人之人,这几年也大都维持在三四人的位置。

“成化十四年进士,掌翰林院,仍直经筵的刘司直性格沉稳,持正不阿也是极好的人选。”

朱厚照笑说着:“刘学士自来体弱,且又有五十六,内阁事务繁忙,非常辛苦,朕不忍心看他如此劳累。”

“杨总制晓畅边事,悉中机宜,也是极好的人选。”

“如今边境城墙修建要紧,不急于一时回到京城。”

“礼部费侍郎学行纯正,才猷弘远,日侍讲读,备著忠勤,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颇有良德,朕有意都加锻炼。”

“光禄卿靳充遂简重静默,从不轻易藏否人物,性格侃侃正言,无所顾忌,是为良选。”

“靳爱卿人品贵重,可堪大用。”

一番皇帝和臣子的极致拉扯后,众人是看出来了,陛下心里是已经有个人了,想要他们提出来,自己再顺坡下驴,借机同意,也算是和和美美的君臣美谈,但奈何他们没发现陛下心中那个人,一时间气氛开始格外焦灼。

“满朝文武皆才学出众,品德兼优之人,诸位大臣几番挑选只觉各个都是忠臣良臣,微臣斗胆,不知陛下心里可有想法,内阁人选当慎之又慎。”最后还是李东阳出面委婉挑明这个想法。

朱厚照有点失望他们的不上道,但又觉得李东阳这个首辅当得也不错,关键时候还是能扛事的,便出声,委婉提醒道:“虽说内阁人选应论资排辈,但靳充遂和费子充也是年纪轻轻就能担无数重任的,可见能力总该是第一位的,我们内阁选人要不拘一格,外面的读书人才会觉得我们朝廷只看实力说话。”

此话一出,众人哑然,四目相对,随后脑海里诡异地齐齐想到一个人。

陛下饶了这么一大圈,不会就是为了这人吧。

—— ——

“然后大家就都同意了?”江芸芸震惊,“这么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