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620)+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学生正想点头,突然又觉得不对劲,眉头紧皱,一脸严肃。

“那,那也是他们占了三司的位置。”又有人站出来说道,“三司已有法律,官员甚至是场所,本来就足够了,但是锦衣卫的出现破坏了这个平衡。”

此话一出,陈静冷汗直冒,教谕也跟着变了脸色,对着学生们打了颜色。

“别拉着我!”第二个学生挣脱开同窗的手,大声说道,“既然是江芸先开的口,拦着我做什么,而且自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我一直不懂锦衣卫的存在,今日来了这么一个大人物,难道我不能问一下嘛,读书不就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我翻遍律法,却没发现锦衣卫干预司法的道理,这才来问一下,为何要拉着我。”

那人越说越慷慨激扬,很快就吸引了一大群支持者。

“今且先议其所易者。”教谕硬着头皮,企图缓和气氛。

“善哉论事,难易自行。”江芸芸安抚说道,“我既开了这个头,自然是要和你们说个明白的。”

“还敢请教!”第二个学生伸手,大声说道。

“锦衣卫作为嫡系亲军卫,具有常人难有的的先天优势,所以会在一个特殊时刻承担其并不属于他们的额外工作,那他们是自愿的,还是故意的?”江芸芸反问。

“有命自然不敢不从,但后续也该归还才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难道不该还回去嘛。”

“我养过一头小毛驴,自小就不怎么干活,性格娇气,之前搬家的时候,让它给我驼个包裹都不愿意。”江芸芸举了例子,“但因为我没有强迫它,我的家人更不好意思委屈了它,这些年就让他自由自在的生长,越发占据家里的好位置,连着我的小白马都只能住在角落里了。”

“人如何能和畜生做比较呢?”有人质疑,“您溺爱小毛驴,难道国家大事上也能如此处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陈静听得冷汗淋漓,悄悄看了一眼江芸芸身后站着的两个锦衣卫。

“成化十四年后,先帝专设北镇抚司理刑事,而南镇抚司则职掌军匠诸事。”江芸芸重新回到正题,只是看向台下众人,和气一笑,“可见他们的工作量变大了。”

第二个学生犹豫不解,他想不明白这个事情的关系:“那,那,可这说到底也不是他们的事情,反而是一味扩大他们的权力,难道不该深思吗,您这些话又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沙里淘金总是困难的,你今日严苛他们,明日也许自己就会被那一块金子迷了眼,众人行事论迹不论心,难道当今的指挥使历代读书人的事情,你们从未听闻吗?”

这话有些偏题了,所以有人追问道:“所以如今的指挥使是金子,那又能说明什么,锦衣卫依旧存在,若是未来不是金子呢……”

陈静咳嗽一声,打断他的话,板着脸说道:“自然是说明锦衣卫职责乃是顺应自然,江夫子,你要说偏见,就说偏见,何来扯到锦衣卫,同朝为官,各有各的不易,你也是当过官的,怎么还打趣人。”

他警告地看了一眼江芸芸。

教谕也紧跟着对这些学生们打了个眼色:“就事论事就是,不过是了解一下江夫子的教学水平。”

“智子疑邻的故事。”江芸芸看向那个似懂非懂,一脸严肃的年轻人,笑说着,“这位同学不妨仔细看看。”

“江其归!”陈静眼皮子一跳,咬牙切齿喊道。

江芸芸耸肩,微微一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人总是要跳离头顶的井口,去看更大的地方,才能消除偏见。”

“如何断定我们的是偏见,而您的不是?”有人质疑,“锦衣卫形势人尽皆知,一桩桩一件件,可有一件冤枉了他们,何来是我们跳出井口,而非是他们仁心做人,难道老师说的就不是偏见。”

“偏生迷,迷生执,执而为我,不复知有人,也许是老师走入这一步呢。”

台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江芸芸却是微微一笑:“欺人者易,自欺者难,我经过数次锦衣卫,也去过诏狱,想来也是有几分立场说几句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她看向台下的读书人,竟多了一丝为人师长的欣慰。

思则睿,睿作圣。

至少这群读书人在这一刻是真的践行了读书的真理。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她低声说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诸位,去看看大海吧。”

—— ——

“好端端提什么锦衣卫啊。”众人送去后,陈静拉着江芸芸抱怨着,“你想吓死我啊。”

江芸芸背着小手,笑眯眯说道:“你不是想拿我去试探一下朝廷吗,你放心,过几天就能看到成果。”

陈静和她四目相对,最后讪讪移开视线:“你,你,你还怪好的嘞。”

“还行吧。”江芸芸摸着面前的桌子,兴奋说道,“哎,我以前都是站在这里听学长批改作业的,我现在自己坐在这里了,真神奇啊。”

她上上下下摸了一遍,然后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以后的同事。

谁知,同事们一个个都避开她的视线。

江芸芸失望极了。

“你还记得你在守孝吗。”陈静忍不住提醒道,“以后有课就来,没课回家去。”

江芸芸更失望了,小眼神跟个小水波一样,都要溢出来了。

陈静欲言又止,然后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实在是惹不起这个小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