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380)+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闭嘴。”老夫人呵斥着,随后对着沈妈妈说道,“您亲自送宝玉回去,请最好的大夫来看,不要坏了脸,留下疤了。”

沈妈妈亲自上前,把人扶了下去。

江湛麻木地出了大门,只是快走到院子门口时,突然扭头看了过去,却又没有说话。

沈妈妈也跟着迷茫地站了一会儿,随后了然说道:“还是大姑娘细心,今年天热得早,这么快就有知了了,大姑娘最烦这声音,回头我就让人粘知了。”

江湛的目光落在这座过分华丽宽阔的院子上。

亭台楼阁,此起彼伏,红柱青瓦,耀眼夺目,奇花异草,络绎不绝。

——这可是曹家最疼爱的小女儿。

她就住在这院子正中的那个房间里,被层层包围着。

“娘会同意吗?”江湛冷不丁问道。

沈妈妈傲然一笑:“自然,没有人会不听老祖宗的话。”

江湛一听,突然笑了起来,笑得好颇为放肆,连着眼角都渗出眼泪了。

沈妈妈一脸惊疑。

“逃不开的……”江湛低声说道,缓缓收回视线,“连知了都不行。”

四月初八,难得的好日子,曹家在万众瞩目间得了一个五品宜人的诰命。

一时间南京城消息涌动,老夫人笑得开怀,曹澜看着越来越多的人递上拜帖,也笑得合不拢嘴,更别说一众曹家小辈。

曹蓁站在正中,出人意料地没有发脾气,甚至没有摆着脸,只是不爱笑,一脸麻木。

江湛并没有出门凑这个热闹,反而坐在高高的阁楼上,看着原处的热闹,听着敲锣打鼓的声音,突然趴在栏杆上大哭起来。

“别哭了,姑娘,怎么了。”她的乳母连忙把人抱住,心疼问道。

一月后,扬州也同样的热闹,只是这次大家都是真情实感的高兴。

周笙捧着角轴,陈墨荷捧着礼服,所有丫鬟们笑得见眉不见眼,乐水站在门口接帖子,嘴角都笑得合不上,就连周鹿鸣也换了一身新衣服,跟着来帮忙了。

“你看,我们芸哥儿就是这么厉害。”陈墨荷骄傲说道。

周笙摸着那圣旨,还有些不可置信:“我,我也有品阶了!”

“可不是!五品的五品瑞草,宜人专用的四季花。”赶过来帮忙的秦岁东也跟着高兴。

——她就知道自己没压错宝!

如今这两地都热热闹闹的,大家都想和这位名动天下的江芸扯上关系,如今两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烂了,巧的是,五月初的京城也格外热闹。

起因是新任尚户刘大夏在单独面圣时,提了不少意见,其中一条甚至惹出了好大一阵风波,甚至连内阁都被牵连了,倒霉催的江芸芸走在路上都差点挨打,幸好这辈子就是脚程练得好,拔腿就是跑。

“哎,这都是什么事情啊?”江芸芸坐在小板凳上,愁眉苦脸说道。

“听说把驸马都骂了。”乐山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着八卦。

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件事情还要从朱佑樘在文华殿召见新任兵部尚书刘大夏问政开始说起。

陛下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刘尚书回答得极好,但也非常得罪人。

第一问:各路兵马屯兵问题。

刘大夏答:“北以宣府为辅,使守北门;东以蓟镇为辅,使辽左关隘, 西以易州为辅, 使守紫荆;南以临清为辅, 总扼山东、河南之中, 再南屯兵于徐州,守两京咽喉。”

这是中规中矩的答案, 前任阁老丘睿也说过差不多的答案, 朱佑樘知道是个好办法,却一直难以推行。

所以第一答是为了引出下一问。

第二问:各地兵源不足,又何解?

刘大夏面无表情说道:“临近京师的各镇皆有军卒在京操练, 人数众多, 不如直接把人送回去。”

皇帝为难, 犹豫, 心中不安。

刘大夏见状, 心中了然, 但还是继续直言:“保定在京师操练的军卒就有万人之多,他们既无日常训练也无战备需要, 但不得不长期滞留此处,原因是这些军卒大多正在被勋戚大臣强征劳力,修建花园房屋等等, 苦不堪言,算起来, 因此的逃兵, 人数比战时还多。”

“人力如此宝贵, 却耗费在这里,导致边境空虚,实在是得不偿失,本末倒置。”

刘大夏义愤填膺。

朱佑樘犹犹豫豫。

这事朱佑樘也干过,强征兵卒修建园子不需要额外花钱,且士兵们大都身强力壮,干活极快,是免费的劳动力,谁不喜欢。

“若是真要发还原处,只怕要得罪不少人。”朱佑樘委婉说道。

刘大夏正直:“为国办事,又有何惧。”

朱佑樘是个听得进话的皇帝,也知道刘大夏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想了想也跟着点头应下:“那此番工作就有劳兵部牵头,佥点后发还各镇,以充兵数,只是这个罪名只怕要先生担了。”

刘大夏自然是大夸特夸陛下神明,直逼太祖太宗之英武,读书人夸人,那肯定是连说十句都不带重复的。

朱佑樘被夸得心中高兴,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只好转而第三问:这几年荒年不断,民间强盗四起,卿可有解决之法。

刘大夏又开大,矛头直指各地强征工役,特强调京师大兴土木的工程。

身后的陈宽脸色都变了:“大胆。”

刘大夏看也不看他:“微臣只是就事论事,并无特指。”

朱佑樘叹气:“朕请你来,就不怕你出言犯了忌讳,继续说吧。”

“除了此项问题,传升的文武官员,工匠能人也是一大消耗。”

关于这一点,朱佑樘倒是非常有发言权,仔细解释着:“实非我不愿意罢黜,实在是这些人都是为了褒奖有用之人,为安抚社稷,让他们尽忠朝廷,非为他,为他背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