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248)+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因为她实在是年轻又太充满生命力了,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株生机勃勃的芸草,任谁见了都会心生欢喜。

——江芸,实在是太过耀眼了。

“这次兰州你做得很好。”朱佑樘有些咳嗽,清了清嗓子后才开口说道,“商改的事情,你写个折子上来吧,回头让内阁那边拟出一个章程来,你也可以跟进学习一下。”

江芸芸谦卑说道:“兰州商改之事多亏同僚们相互帮忙,陛下声名远扬,百姓才会心悦诚服配合此事,内阁若是需要微臣,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朱佑樘一听忍不住乐了。

江芸芸的小耳朵也跟着动了动。

——笑什么?!

“你这人……”朱祐樘看着她,忍不住叹气,“要是一直都这么讨人喜欢,会说话就好了。”

江芸芸装死没说话了。

幸好朱祐樘这次来也不是来说这事的。

“明日你就去詹事府报道,你年纪最小,来的也晚,要和同僚们好好相处,他们已经教了殿下一年多,算老人了。”朱祐樘严肃说道,“朕把太子殿下交给你们,你们可要用心教导,不可因私忘公。”

江芸芸心中茫然,但还是恭敬应下。

直到当夜回了客栈,谢来偷偷摸摸回来了,跟她咬了一会儿耳朵,她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她江芸还没开始上班就摊上职场大事了!

因为她年纪虽然小,但是官职最大!

按理是不应该,但现在有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和江芸芸也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原本一开始,朱厚照出阁讲学的老师团队非常庞大的,陛下精挑细选出来的神童,由程敏政、梁储、焦芳、王鏊、杨廷和、费宏、靳贵等二十人出任讲官。

这些当年的科举成绩那都是响当当的,单个算那都是一个赛一个的神童,平均考上进士的年纪没超过二十五。

这里面程敏政因为教导过朱佑樘,又是年纪最大资历老,还是里面目前品阶最高的,翰林学士,所以就是这支优良的老师队伍的领头羊,这也是实至名归,众人都没有异议。

但不巧的是,程敏政之前因为唐伯虎的事情遗憾离世,所以目前领头人是梁储。

梁储这人资历也高,年纪也大,乃是广州府顺德县人,祖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成化十四年,会试第一,殿试获传胪的佳绩,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十六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兼司经局校书,并侍奉皇太子朱祐樘东宫讲读。弘治四年,守孝回来后升翰林院侍讲,后应《明宪宗实录》修成,升司经局洗马。

如此丰富的履历都很好,唯一不好的是司经局洗马从五品,比江芸芸的翰林学士少一品。

哎,现在问题来了。

论资历和跟陛下的情分,江芸芸肯定是越不过这些翰林老人的。

但论品阶,江芸芸凭借身上海贸和抵御蒙古的功绩,升的也实在太快了。

其实真算起来,江芸芸也委屈。

她是状元啊,起步就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外面晃了两圈回来,一次一级,也挺正常啊。

怪不得昨日陛下如此警告她。

但事已至此,江芸芸也只能打起精神来应付了。

梁储不用说,老资历了,博学能文,作诗写文一般,但听说书法极好,清劲和雅,风评是虽蒙物议,而大节无玷。

有个年纪最大的焦芳,六十五了,目前的风评最差,据说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又好背后议论人。

王鏊则是她的隔壁老乡,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之前乡试就是她的主考官,是个饱读诗书之人,持正不阿,爱好山水,为官清廉,目前五十岁。

杨廷和也是老师团里的神童,年少成名,成化十四年中进士,时年十九岁,授官翰林检讨,性格安静,目前为祖母叶氏丁忧归家去了,说是明年夏日回来。

有个和她差不多年纪中状元的费宏,成化二十三年的进士第一,不过身体不太好,家里到处都是做官的,曾祖父那辈开始就是高官,妥妥的官员子弟。

靳贵和她也有点八竿子的关系,他的同科第一名乃是徐经的老师,不过那个第一名没当几年就辞官跑了,此人目前三十六,虽然沉默寡言,但为人正真,学问广博。

目前八卦王,锦衣卫,闲人,谢来对靳贵的风评最好,但对杨廷和评价最高,最差的是焦芳。

江芸芸心里把几个主要人物都捋了捋,也大概有了交往计划,这才兴冲冲,趁着天没亮,就爬起来上班了。

——上班,她真的很喜欢。

第三百五十四章

詹事府是单独一个被挂在南熏坊的, 隔着一条玉河,和翰林院遥遥相望,能在这里上班的人,十有八九在隔壁翰林院也有办公位置, 所以挨得近。

江芸芸骑着小毛驴入了正阳门, 然后顺着观音力士庙的方向一直走, 经过三官庙的时候, 上了玉河南桥,然后一直往北走, 就到大名鼎鼎的詹事府了。

詹事府原本是藏古今图籍, 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的地方,再后来等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 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 这才有了现在詹事府的原型。

一开始人数众多, 后来经过多次改革后形成, 以詹事院为总领, 驾驭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等部门, 统府、坊、局的政事,因此置詹事一人, 少詹事两人,府丞两人,主簿厅主簿一人, 录事两人,通事舍人两人。

之前和她一起回京的王华就是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

目前的詹事是谢迁, 在皇太子出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