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240)+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要是殿下学的好,陛下那边一高兴,说不定还能讨到一个假期呢。”刘瑾忙不迭说着。

朱厚照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飞快躺下,自己盖好被子,还给弟弟朱厚炜也提溜好被子,眼睛一闭,大声说道:“吹灯吧,我们要睡了。”

刘瑾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把屋内的灯都吹了,只留下原处的一小盏壁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这边有人欢喜,那边有人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寿宁侯的家庙内,张鹤龄和张延龄站在壮丽肃穆的牌位前,看着一排排跳动的烛火把高大深挑的庙宇照得灯火通明。

“蒙古人这么凶悍都没把他弄死。” 张延龄咒骂着,“还让他得了这么大的功劳回来。”

张鹤龄沉默着没说话。

“哥,你怎么不说话啊。”张延龄不解问道。

张鹤龄为祖先们恭恭敬敬点上清香,就开始头疼地揉了揉额头。

“怎么又头疼啊。”张延龄担心说道,“都是那江芸克的,见了他就没好事,之前那事闹得,陛下见我们都不太待见。”

张鹤龄脸色微变:“别说了。”

张延龄抿了抿唇,没说话了。

兄弟两人就这么一站一跪,安安静静站在这座新修缮的家庙里,富丽堂皇,规格超群的待遇,谁也希望可以落到自己身上的恩宠。

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家出了一位专宠的皇后。

更得天庇护的是,皇后已经生下太子。

若张家要延续这样的辉煌,那势必要和东宫保持亲密。

只可惜……

“再看看吧,没必要惹这样的人。”许久之后,张鹤龄低声说道,“有的是人要看他先摔倒,我们何必自己凑上去。”

张延龄不高兴地撇了撇嘴:“可他哪次不是主动来找我们麻烦的,真是晦气。”

“不碍事,他这次也只是瞧着风光而已。” 张鹤龄半晌之后,冷笑着说道。

—— ——

会这么想的人很多,因为内阁到现在也没有风声传出来。

——江芸回来后到底要去哪里任职。

兰州的同知已经是正五品了!

许多人奋斗大半辈子都不一定能爬到这个位置上。

可仔细一想,江芸本是状元出身,一开场就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的官,那可是翰林院的六品官,若是好好做下去,虽说现在可能还在熬资历,但那可是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要资历呢,可眼下天南地北都走了一遭,你说兜兜转转,不仅没落寞,反而次次闹出这么大的事情。

一开始的兰州同知空了一年多才有人接任,是一个烫手山芋,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明升暗贬。

兰州多危险啊,那可是边境,时不时就要打仗,而且天高皇帝远,那再多的功劳一层层递上来还能有多少。

难道你还能把大明丢的了土地拿回来不成?

但你还别说,那地方确实是打仗了,那江芸也确实拿回丢失的土地了。

谁能想得到读书人出身的江芸能追着蒙古人打,打的人落花流水,不得不上京求和。

你就说痛不痛快!

这么大的功劳,这么出其不意的战略,有人想捞,但也来不及捞,有人想压,但也压不住啊,永谢布的折子还在陛下案头呢,旁人说再多,哪有当事人自己说的清楚明白。

所以江芸回来了。

风风光光,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回来了。

按道理,江芸这几年在兰州的功绩,应该是大肆升官的,可大家猛地回过神来,突然发现这人才十九岁!!

十九岁,已经到正五品了!

许是他真的就是这么有本事,可难道还真的二十岁进内阁不成,这样会乱了天下读书人,做官人的心。

这件事情就是内阁和陛下如今迟迟没有决断江芸的位置。

这事李东阳是不好插话的,毕竟有着师兄弟情谊在,但他还总是若有若无说着:“威宁伯,总制王越想要致仕了,哎,他这个折子里提了一句江同知,你们谁拿去看看。”

他边上的谢迁就不得不接过这份折子,笑说着:“兰州那边还离不得人呢,和蒙古的和谈刚结束,就怕蒙古反扑,兰州卫和中护卫的调令虽然下了,但还没赴任呢,怕是陛下不允。”

“他想要江其归接替他的位置?”刘健一看就气笑了,“江其归是给人下了降头吗?怎么人人都还想要他回兰州啊?总制是他能肖想的吗?”

李东阳嘴角翘了翘,故作无奈说道:“大家凑热闹也说不定呢。”

谢迁看了他一眼,无奈说道:“现在其实就一个问题,他是升还是平,若是平,这么大的功劳可真是让人寒心,可要是升,他才十九岁,未来的路还这么长,若是到了后面升无可升,这又是难处。”

李东阳一听也跟着叹气。

“左副都御史顾良弼前往辽东调查朵颜三卫的事情,折子回来了吗?”刘健突然从折子里抬起头来,问道。

李东阳摇了摇头。

“这事陛下也等着呢,许是要对比一下。”刘健低下头继续看折子,随口说道,“回头叮嘱下去,要快马加鞭送过来。”

原来是成化末年起,鞑靼小王子部及火筛等部相倚日强,为东西诸边患,其中就一直在辽东率屡次生事,原本在大明前期归顺的朵颜三卫历经数次反叛后,再次被鞑靼所逼,走开始匿边塞,企图寻求明廷保护。

今年二月时,辽东总兵官李杲上奏报捷称三卫分道入寇,官军败之。

这些年朵颜三卫一直以来都与大明修好,按理不该如此,谁知三月时,朵颜诸部入朝上贡使者痛哭此事,原是有人杀良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