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192)+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这事最让人惊恐的是,她手里也有一份土地名单,把寺庙里所有的账本都查出来后,又找了几个算数极好的账房先生,请那些主持观主来衙门做客,然后站在账房面前看着他们把自己隐瞒下的土地一亩亩清点出来,最后按照人员登记名单,一人五十亩,多退少补,确定寺庙可以拥有的最后田亩数,签订契书后,这才把人客客气气送走。

第二日贴出公告,把此事做了一个详细的公告,先是抬出太、祖曾对南京附近的灵谷寺、天界寺等名刹赏赐土地——赡僧田近五百顷,并且还赏赐了芦洲,两项合计足有七百余顷,江芸芸按照这些寺庙加起来的近千人,撇开作为赏赐的一个村的芦洲,也就是五万亩土地除于千人,得出每个僧人五十亩的数据,所以说自己要追寻太、祖遗风,恢复旧制。

你说剩下的地啊?

衙门肯定是不会要的,这么没地的人,我们优先买卖给没地的人,男女都可以。

什么,你想多招和尚道士?

不好意思,兰州城已经不再接受鬻牒,打算恢复太、祖的试经度僧制度。

你说外来的和尚道士来挂职?

不好意思,外来的和尚嘴巴歪,念的经,本地神佛听不懂,我们也要进行本地话考试和具体的考试。

哦,你要告礼部啊。

那你去呗,我也刚好写了一封折子要递上去呢。

介于之前商改,妓院改革时,衙门门口那一排排号枷,这次僧人们学聪明了,也不闹了,打算背地里暗暗搞事。

他们第一眼就看重了肃王府。

肃王府世代修道,可是实打实的信徒。

确实是实打实的信徒,没事干信信道,念念佛,这不是给天下人看看我们肃王府多么无欲无求嘛。

朱贡錝一开始也觉得江芸这人真烦,没事折腾寺庙道观做什么,也想着多说两句,直到不经意看到江芸芸掉出来的折子。

肃王不说话了。

江芸芸的折子很简单,阐述了寺庙扩张的三个坏处。

第一:不知陛下,只知神佛,政令推行不下去。

第二:寺庙修建占用了大量民田、民宅,同时修建是打着为神佛祈福的名义,大量耗费百姓的人力财力,百姓卖妻卖儿修建寺庙,何来功德一说。

第三:寺庙土地不纳税,所以吸纳了大量百姓的土地,青壮年为了躲避赋税,也都出家,人口和土地全都被隐藏了,国家没了人也没了钱,这完完全全是趴在陛下身上吸血啊!

所以太、祖是多么英明啊,这才有了如此大的盛世,开阔了这般宏伟的土地,如今我们却要走上歪路,这太令人心痛,所以要第一要提高僧道的文化水平,限制僧道的发展,这样国家的人口才不会流失,第二是把隐匿的土地发还给百姓种,这样才能让国家拿到更多的钱,国库才会充盈。

你问以后的军需怎么办?

饮鸩止渴,其心可诛,提出这个想法的人真是见不得我们的大明千秋,万世传承呢。

该杀!

那军需到底怎么办?你江芸能不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可现在不是开始做生意了吗,所以谁耽误我做生意,谁就是这个军需的背锅侠。

众人一听,冷汗淋漓。

好一个闭环啊。

至于远在京城的户部收到江芸芸这份拇指厚的折子,头也不回就递给内阁了。

——好烫手的山芋啊,你们给打发到兰州去的,那你们自己拎着吧。

刘健一看,冷笑一声,飞快批复了,然后递给陛下了。

——这人的意见都不错,就是得罪人,还是让陛下看看吧。

折子递上来时,朱佑樘正陪着两个儿子一起玩。

小太子朱厚照正带人玩改良版的土地大富翁,坐在地毯上,手里拿着自己总结的攻略,一边玩着,一边对自己的弟弟指点着。

“不行!没土地了!要完蛋了!”

“你这个情况就是,就是喝了水就死掉了,就现在有钱,等会就没钱了,把这里给人留着一条路啊,不然要死了。”

朱厚炜做什么都是错的,被骂得劈头盖脸,没一会儿就哭唧唧去抱他爹大腿了。

“哥哥,哥哥好凶。”小孩小脸贴在他爹的腰上,伤心欲绝。

朱佑樘正看着江芸的折子,随手把小孩抱在膝盖上,笑说着:“哥哥是玩游戏玩急眼了,你别理他,我找人陪你下五子棋行不行。”

朱厚炜没说话了。

他是想和哥哥玩的。

“奴婢带二皇子去下棋。”萧敬笑眯眯说道。

“不行,要一起玩。”朱厚炜迅速扭头,又晃了晃小腿,跌跌撞撞朝着朱厚照走去,站在他面前,一本正经说道,“不要再骂我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行吧,刚才是我脾气不好,但你也不能一直抓着一只羊杀啊,回头这个庄园就坏了啊。”

“好的。”朱厚炜也跟着一本正经点头。

然后两个小孩又坐在一起,打打闹闹地玩着。

上首的朱佑樘听着两个小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童言,又看着手中的折子若有所思。

—— ——

江芸芸想自己的运气是真的不错,原本那个折子上去就是意思意思,等陛下反驳的意见来了,兰州也都被他收拾好了,土地都卖出去,再买回来可就难了,毕竟僧人买卖土地没有律法保护,但百姓的有啊。

可万万没想到!陛下同意了!

果然还是有点运气在的!

江芸芸把这次清查出来的土地全都安置下去了,就连女户们都能买到土地,也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一时间还真有耕者有其田的绝佳大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