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12)+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他身边有过无数徒弟,面对读书之事不抗拒的都是少数,大都是楠枝这样,在他面前认真点,背后就到处疯玩,唯有江芸一人,反而怕他读书伤了神,坏了身,不得不分心看着点,人也跟着唠叨了点。

江芸芸乖乖点头:“知道了。”

黎淳目送他离开,随后摇了摇头。

—— ——

这事没能瞒过黎循传,他从终强那里听到了不少消息,捧着鸡汤,气得直跳脚。

“不要怕,今天我送你回家。”

“这些人,太过分了。”

“我当时就该上去揍他们的。”

“你怎么不说话?”黎循传自顾自骂了一会儿,不解问道。

江芸芸把最后一口鸡汤喝干净,擦干净嘴:“不知道说啥,我也打不过冯知府,骂不得那位王爷,所以我决定,我要把书读烂。”

黎循传呆站在原地:“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干翻他们!”江芸芸面无表情说道。

黎循传瞪大眼睛。

总有人平日里默不作声,关键时刻总能口出惊人。

“我发现你一点也不怕。”黎循传凑过来,在她耳边嘟囔着,“你都不害怕吗?”

“一个人跑过来拜师,也不怕。”

“你家中人这么刁难你,你也这么勇敢。”

“甚至连读书写作业都这么积极。”

黎循传叹气,大人样子背着手,晃着脑袋:“江小芸,你胆子真大。”

江芸芸不为所动,拿出整理好的大学笔记,开始准备写作业,随口说道:“今日事,今日毕,你好多功课没交啊,不要浪费时间了,一起努力读书,争取明年一举考到殿试状元。”

黎循传哀嚎一声,连忙把鸡汤喝完,火急火燎跑去读书,哭丧着脸:“你写得太快,你等等我。”

江芸芸已经开始提笔写大纲了。

对面的黎循传书皮都要翻出火星子了。

等到华灯初上,院子里的灯笼也都一一点亮,耕桑捧着烛台走了进来:“天色黑了,今日芸哥儿早些归家吧。”

江芸芸头也不抬:“等我把这个这里写好。”

这篇文章有些难,她写了一个时辰也只是堪堪写好大纲。

“等等,我等会一起送他回家。”对面黎循传的声音从书本里传出来。

耕桑无奈,只好先把烛台放在案桌前,蹑手蹑脚退了出去,站在门口。

烛火噼啪响了几声后,江芸芸这才抬起头来,叹气说道:“今天的作业真的好难。”

“大学和中庸就是最难的,你还好,先学了论语,诗经也都自学了大半,有些老师不会教,以为大学中庸短,就先学这个,这样的学法很容易打击别人的信心。”黎循传也跟着抬起头来,伸了个懒腰,“太多注释,一旦学混了,那就完蛋了。”

“你之前学这个学了多久?”江芸芸开始收拾书箱,准备回家。

黎循传想了想:“大概十来天,我现在这两本也学得不好,去年湖广那边的院试就考了一道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没头没尾,刷了一大片人。”

江芸芸皱眉,自己跟着思索了片刻。

这句话出自商汤的《盘铭》,意思是‘如果一日洗刷干净了,就应该天天洗净,不间断。’,若是再深入分析又能延伸道省身和读书这两方面,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在朱子注解中被分析为:‘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所以可以从自省角度出发。

但单这一点肯定是不够的。

那就从这里可以衍生出《庄子·知北游》中所说的“澡雪而精神”,又或者是《礼记·儒行》中描述的“澡身而浴德。”

那第二个切入点就是德行修养。

两个论点虽然少,但若是内容写的长,也不是不行。

“你不会在心里偷偷做题目吧?”黎循传凑过来问道。

江芸芸回神,嗯了一声,又把自己的思路说了说:“这样答是对的吗?”

黎循传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你说的和祖父说的差不多。”

江芸芸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原来院试的考试要求这么高,不仅要你对这个句子特别熟悉,除了各大注解,就连关联的句子也要知晓。”

黎循传幽幽说道:“你分析得这么快,你还说你大学学得不好。”

江芸芸背上书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现在觉得我好,是因为没见过更好的人,那些官学里的人肯定比我还厉害,只是我们没见过而已,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切磋一下。”

身后的黎循传摸了摸脑袋:“真的吗?”

他自小在族学里,长大了在祖父身边,确实很少和其他读书人交流,但那日端午,碰到的那群人就很厉害了!

“肯定啊!”江芸芸斩钉截铁说道,“他们有这么多老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相互学习交流,进步一定很快,要是到时候我们若是遇上了,可不能输,也太丢老师的脸了。”

黎循传握拳:“好,那我今日也把大学和中庸拿出来读一下。”

耕桑见人出来了,连忙捏着灯笼出了小屋,见传哥儿也跟着走在后面,惊讶问道:“天黑了,传哥儿这是打算去哪?”

“我想要送送芸哥儿。”黎循传笑说着,“叫祖父祖母先吃饭,我送了人就回来。”

黎家不会限制孩子,他遣人去前厅传了话,没多久老夫人就带话过来,说是同意了,只是不能在外面乱吃,灶中已经留饭了。

黎循传小脸一红,梗着脖子说道:“我才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