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候夫人回首淡淡看她一眼,“原本你见了她还得跪呢,现在不用跪了,还不知足?”
谢家仲妇自知失言,讪讪道:“是我嘴快了。”
另一位弟妇更是闷头不敢出声。
瑞候夫人这才抬步继续走,带着近身仆妇径自入了一侧厅中,二人连忙跟随。
正堂前,问真走到大夫人身边,轻声问:“怎么样?”
大夫人眼光发亮,握紧问真的手,“成了!”
问真一惊,没想到如此顺利,但再一想,如此年轻的小娘子、郎君,相看只是看容貌行举而已,宣娘和见明,生得都是一等一的出挑,又均是大家教养,一举一动堪可入画。
如此一眼看中对方,不算什么难得罕见之事。
大夫人喜得要命,又因为宣娘婚事的几次波折,暂时不敢大张旗鼓地宣扬,只能压着声音与女儿分享:“见通刚才说,见明回来时脸都是红的!可见对宣娘当真是有意。这小子是有他的福气,我原本给他相看着呢,他不干了,偏要先考功名立身,赶上宣娘这边几度相看不顺,你舅母想到了见明,结果他们竟还一眼就看中对方了!”
她兴奋极了,问真低声问:“宣娘看中了?”
大夫人喜滋滋道:“你舅母从后头回来都笑开花了,不是宣娘点头,她能这样开心?”
问真松了口气,由衷希望这门婚事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
宣娘这一年,最开始是被人可怜,后来又是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抱着希望回到外祖母家未曾被善待,实在是经受太多了。
但一边盼着一切顺利,想到宣娘很长时间对婚事都不算热衷,今日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就点头,问真还是不免有些忧虑。
这一切都很符合世俗规范,是长辈们在礼法下尽量给出的照顾,比起许多盲婚哑嫁的郎君娘子们好上许多。
长辈们定能将事情操办得尽善尽美,替宣娘狠狠扬眉吐气,但不知为何,她还是莫名地担心宣娘。
第59章
小季:娘子不会忘了我的…………
因宣娘之事顺利, 大夫人就连见到徐绮夫妇,都能从心底往外地笑了。
其实她素日待人接物已无可挑剔,不过宗妇的位子坐久了, 处在当家第一线,若总是满脸含笑的菩萨样子是震不住人的,有慈眉善目, 许有雷霆金刚相。
故而今日见她满面春风意气风发的模样,众人都只当她疼极了问圆这个侄女, 再见徐缜特意留在家中参加满月宴,看重的态度分明。
八夫人与徐家一位妯娌嘀咕道:“瞧瞧人家, 父亲和大郎君是同父所出, 就是命好, 嫁到罪臣之家没受牵连, 孩子风风光光地做了徐家人。”
坐在一旁的常夫人淡淡看了她一眼, “叫金桃子入徐氏族谱, 是老国公的意思, 八弟妇难道有异议吗?”
八夫人脸色涨红, 但徐维在文坛地位颇高,常夫人又一向与大夫人交好, 她不敢言语太过分, 只能僵着道:“我没说什么, 只是感慨两句罢了。”
“出口的话到当事人耳中若会叫人心里不舒坦, 就是不当说的。”常夫人似笑非笑看着她,“大长公主对四娘子可疼爱非常, 你方才的话,敢叫她老人家知道?”
八夫人很想有些骨气,顶撞这位六嫂一番, 但她就常夫人的问题扪心自问——自然是不敢!
八夫人敢指天发誓自己对徐问圆和她的女儿绝无恶意,只是随口说点酸话,但她的保证到了大长公主面前算什么?
徐氏阖族,谁不知道佑宁大长公主年轻时雷厉风行的脾气。
她说的话若真传到大长公主耳中……八夫人瑟缩一下,不敢想象会有什么结果。
常夫人见她面露尴尬之色,不再言声,才轻哼一声徐徐回过头。
有些话,听着是没有太尖锐的恶意,说者或许无心,但人家的大日子,你不想方设法说些吉祥话,在这扯什么心直口快?
一日宴饮欢愉,戏酒皆美,主角金桃子只在正宴开始前被抱出来转了一圈,收获了数不清的镯锁项圈等金器,圆嘟嘟的小胳膊上尚经不住两只金镯的重量,却已满身放着金光了。
端庄得体一整日的宣娘唯有对着金桃子,终于露出一点轻松的笑,她点点金桃的额头,从荷包中取出一只做工精美的祥云如意金锁,金锁錾刻着吉祥图纹,边缘镶嵌着颗颗小珍珠。
米珠原本是贱物,只因其多是未长好就离开珠蚌,样子奇形怪状,不够圆润,世人又一向以珠大为贵,所以不堪登大雅之堂。
这只金锁上镶嵌的小米珠,却颗颗圆润饱满,珠光莹润,还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小。
要凑齐这样一手米珠,绝非易事。
小珍珠点缀在金锁上,给圆滚滚的小娃娃戴正相宜。
宣娘笑盈盈将金锁系在金桃衣襟上,她与问圆熟识,说话便不客气,打趣道t:“这是我特地画图样为小金桃打造的,圆阿姊可不要昧下。”
问圆闻言一扬眉,“你不提倒罢,你这么一说,我还偏要欺负欺负孩子。”
她如此说着,目光一落到女儿身上,却立刻变得柔软起来,宣娘见状,稍有些疑惑,又满心感慨。
她走了,宣娘才对问真道:“做娘对人真有如此大的改变?我从前可万万想不到,她还有如此柔软的一日。”
“圆娘脾气其实一贯蛮好的。”徐问真对上宣娘瞪过来的目光,立刻又道:“自然,你的脾气更好。”
宣娘轻哼一声,戳戳问真的手臂,“多亏你不是男人,你若是个男人,内宅里没个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