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鹤云对凌汛的应对,结合林多福的说明书,自己也做了详细的计划书。
首先,他对于河道内的障碍物及时清理,保持河道畅通。这一步已经完成,所以等除冰船完成后,他第一时间投入河床,大刀阔斧往前进,轰轰烈烈来凿冰。
同时,他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畜洪方案——分级畜洪。在原来只有一个畜洪外围,让役民分头挖第二级、第三级畜洪区。
另外,对于容易受到凌汛威胁的堤防,他安排姜昆等人加强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堤防的裂缝、滑坡等隐患。
役民们吃好睡好,又和孟鹤云一条心,效率奇高,在武回春觉得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竟然不足两月就统统完成。
也亏得孟鹤云指挥得力,武回春刚刚验收完成,夜里冰雪一夜突然消融,春雨惊雷,竟下起瓢泼大雨。三人来不及返程,只能和役民一起滞留在庇护所,等待雨停。
谁知暴雨下了整一夜,到第二日,天空依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没有停歇,反而猛兽般疯狂地侵袭着山川大河,雨水如注,狂风怒吼,似乎要将整个天地吞噬。
凌汛又加上暴雨,简直是雪上加霜,堤坝内的水快速上涨,而这一片简陋的庇护所也支撑不了多久。
第67章 二合一
“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转移这些役民到安全的地方。”
孟鹤云站在庇护所门口,望着天空肆虐的暴雨,心中充满了担忧。这样的暴雨极有可能会诱发洪涝提前爆发,而他们所在之地,地势下陷,若泥沙俱下,就是灭顶之灾。
武回春心里已经在暗暗后悔,三日前,他夫人启程回京,问他是否一同回武宅给家中老夫人过生辰,他实在不想受家人冷嘲热讽,借口要视察河事而拒绝同行!
早知道这巡河,很可能一招不慎,连命都要丢了,那么和丢命比起来,还不如回武宅丢脸,毕竟丢脸没有生命危险啊!
武回春心里头充满了恐惧,但脸上佯装镇定,只他娇生惯养长大,又是家中嫡幺子,再要他出什么谋略,那真是难为他了,所以他现在一脑袋的浆糊,只能全靠孟鹤云替他谋算。
“鹤云所言甚是,你可知哪里安全?”
孟鹤云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六岁,又自小早熟,经历过跳楼生死之难,也就在面对林多福的事情上失过分寸,现在面对的不过只是洪涝前夕,对于他来说,不过小风小浪罢了。
他脑子中略略思虑,就有了主意。
“我知道一处开阔之地,有干燥的石窟,距离这不过百米路程,这两月间,我晚上偶尔会过去,在那休息一晚。姜大哥还帮我备了换洗衣物、柴火、粮食、炊具,现在正适合用来避难。”孟鹤云建议。
“甚好、甚好!”武回春一听,有粮食还有换洗衣物,这不是最好的避难所嘛!
“姜大哥,去山南前谷!”孟鹤云撩开门帘,对门外守着的姜昆道,“你集结人,组队有序前往!”
“是。”
“再备一捆绳索,越长越粗越好。若寻不到,就拿扎帐篷的绳索,等会我们会经过一道窄道,这些绳索可能会用得到。”
“是。”
姜昆这两月听孟鹤云命令听习惯了,虽然心里疑惑这绳索的用途,但还是老实依令,直接接到孟鹤云的指令就走,完全忽略了帐子中他真正的上级武县令的意思。
姜昆竟然用了领命的“是”,而非一般应诺的“好”。
武回春见到这一幕,有那么一瞬的不舒服。
他这是孟鹤云当上级对待了。
但武回春转念一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他亲自给的孟鹤云权利,孟鹤云能这般顺畅指使浑不厉的姜昆,也说明他眼光好,这孟鹤云是个有能力之人。
想成大事者,非心胸狭隘者不能为!
他需能容人,容有才之人!
武回春想通了,便也不再纠结,接过孟鹤云递过来的斗笠蓑衣,冲入雨幕之中。
孟鹤云和姜昆召集衙役,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通知庇护所的役民,任何累赘之物都不必携带,抓紧时间往山南前谷的高地避难。
役民们已纪律化管理两月,现在一声令下,就指东不往西,迅速在泥路上行走,虎头、沙子还担心地看了好几眼孟鹤云,见他在前方镇定引路,心绪也受到感染,慢慢平定下来。
路越走越滑,到了孟鹤云说的窄道,就算孟鹤云尽心提醒,可心神不宁的孟大狗还是一个脚滑,竟滚落到山坡之下的深坑中。
“有人落山了!”
“有人落山了!”
有役民高喊出声,队伍开始骚乱起来。
“救命!官爷救命啊!”
山下传来阵阵呼救声,山上的队伍越来越骚动不安。
面对越来越混乱的队伍,姜昆直接拿出鞭子,刚想抽人,想到孟鹤云不喜他随意抽打人,只得憋着怒气,在空中打了空鞭!
“安静!安静!排好队!”他嗤笑一声,“掉下去就掉下去了,怎么还想老子救他一条贱命,命不好就自己担着!”
沙子的眼神好,他透过雨幕,隐隐约约看着像孟家村人,他和虎头嘀咕:“好像是大狗?”
虎头没听清,凑过来又问:“谁?”
“咱们村的孟大狗子!”
啥?虎头和孟大狗年龄相仿,小时候一起玩得不错,一想到是他掉落山下,眼看着就要没命,想也不想立马大喊:“落山是大狗子,是孟大狗!铁子,落山的是我们孟家村的孟大狗子!”
他和铁子家有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