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为系统续命(98)

作者:一个小羽毛 阅读记录

她也不见外,四外圈打量了个遍之后,觉得这边确实要比知青点好。

就是没看见屋里什么样。

睡觉的屋子和厨房,时萋白天给人看诊时都是上锁的。

高艳荣没见着,但从外头各方面考察她都挺满意的。

于是便直接找上时萋,提出要住进来。

时萋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了。

厚脸皮的她不是没见过,但这么年纪轻轻又厚脸皮还理直气壮的,buff简直叠满了。

她真没遇到过。

“你有什么毛病?”

高艳荣立刻提高嗓门:“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时萋指了指大门:“我这儿是卫生所,有毛病就看病,没病可以走了?”

高艳荣咧嘴笑道:“还以为你骂我呢,我知道是卫生所,我是新来的知青叫高艳荣,以后你就认识了,你不也是知青吗?这之前不还住了一个吗?现在剩你一个人了,正好我住进来。”

时萋翻了个白眼,这可真是听不出好赖话:“谁跟你搁这正好呢?这边的两间是我自己出钱盖的,和是不是知青没关系,我不同意谁也住不进来。”

高艳荣皱着眉头:“你自己花钱盖的?”

她怎么那么不信呢,盖房子得花多少钱?再说了还是在大队卫生所边上盖的,往后不管是回城还是嫁人都带不走,那不亏了?

看时萋没回答她,立刻又不满了,伸手就要拉时萋:“你把那屋打开,让我看看。”

时萋……

这人大约智商上与常人略有差异,她一点吐沫星子都不想再浪费,时萋架起她胳膊,看她还要挥舞另一只手。

她一把抓住,两条胳膊被她捏在手里折到后背,压着她往大门外推。

高艳荣嘴里诶呦、诶呦的声音响亮。

引得附近人探头过来看热闹。

把人推出大门外,时萋警告道:“再来找事我真揍你。”

高艳荣受制的胳膊被放开,却没有再靠近,瞅了眼旁边围观的人,她觉得不能灰溜溜的走,跳着脚站在老远数落:“你这是欺生,来的早你就厉害了?这么不容人你等着,我去告你去。”

“快去,快去。”菜鸡吵架行为她可不配合,扭头进了院子。

这个蹦跶的架势,时萋似乎看见过。

之前村里两个大娘吵架好像也是这样,边蹦起来指边后退。

瞬间觉得好笑,她心里那点烦躁也烟消云散了。

这人是有点欺软怕硬在身上的,她只是稍微用了些力气,对方就不敢上前了。

这个插曲并没有后续。

因她没去上工,又不经常出门。

之后也没怎么见过这位有些奇葩的知青。

江淑月离开时村里还没有发肉。

但这一整年的工分赚的足够,肉也是有她一份的。

去年政策就有变动,有领导提出“一人一猪或一亩一猪”,要求生产队有养猪场,能育种、给猪留够饲料等等。

但从公社再往下传达政策时,不少生产队长提出异议。

按这“一人一猪”的政策,有的生产队甚至要养上千头,给猪留够了饲料,人就没得吃了。

经过商讨这政策到了下边,就由下边的村子自己看着办。

公社那边也没什么好办法,总归任务份额不变。

社员到底养多少,和上交的任务牵扯不大。

这样的要求虽然不切合实际,但好处是有的。

往年各家各户都要上交不少于120斤的任务猪,可小猪崽子从小吃的就是猪草,养个一年最肥的也不过百。

往往要养两年以上才能达到上交标准。

每家每户最多还只能养两头,所以自家的猪肉经年到不了自己嘴里。

如今政策放宽让多养,就算没有粮食喂。

光喂猪草也成啊,到时候养大了,在村里内销完猪肉,就能把猪崽子钱挣回来不说,总也能剩下几口到自家餐桌上。

再一个是生产队的猪数量增加,队里分年猪时,时萋和江淑月一共分到九斤猪肉,还是上好带肥膘的,外加一些大骨头边角料。

能给分这么多,主要也是夏收和秋收时,她们都出了大力,工分给的足。

平日时萋不上工还有六个工分。

知青点其他的老知青也都差不多,像韩国栋、程家旺几人能干,分到的斤数更多。

只是按村里人的想法,江淑月已经回城了,一些人暗戳戳的鼓动大伙不分她那份。

不过大队长没同意,这事方时期已经提前给他打了预防针了,人家小姑娘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也不能说不给就不给了。

领到猪肉后,还有人以要买的名义跟时萋打听。

“你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老些,不如卖村里人一点?”

说这话的人真让她买,她绝对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就是看不得时萋自己一个人拿到这么多。

“有人买也不卖,这是江知青应得的,得给人家寄过去。不声不响的自己吃了,那成啥人了?咱们都是要脸的人,我可不干这么没德性的事。”

有些之前提议不分江淑月的村民听见,脸色几变,又不好自己上去辩驳,相当于认领自己是那不要脸的、没德性的人了。

实际上今年各家分到的肉都多,最少的也上了十斤。

再加上有些家庭还会宰自家的猪,想到这儿,大伙脸上都挂了笑。

今年是个肥年。

会嫉妒时萋的也就个别那么些人。

只是她是卫生员,在村里有个头疼脑热的还得找上门。

也不能太得罪了。

领完了肉,时萋也没在这儿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