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这些年做小伏低的原因她也知道,是他的把柄被赵玉华那个精猴一样的人拿捏了,所以她们娘俩如今才这么立不起来,被一个女人搓扁揉圆。
要不是为了孙子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自家户口本上,即便是儿子跪求她,她也不敢这么干的。
殷老太太对于接下来要做的事心中忐忑,脸上是硬撑起来的霸道。
赵玉华拧眉,婆婆自从这次回老家之后,性子就有些古怪。
原来挺爱出去逛的老太太,现在连最喜欢的广场舞都不跳了。
平时她虽然矫情、事多,却也不是有个小病小痛就哭天抢地、要死要活的人。
殷会良前几天解释说,是因为殷老太太回村里参加过世的老邻居葬礼后有了触动,到了她们这个年纪,本来身体就都不太舒坦,看到同龄人一个接一个去了,难免要联想到自己身上,赶上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心里便害怕了。
这话说的有理有据。
赵玉华却觉得殷老太太这个状态瞧着也不像殷会良说的那样。
不等她理清楚,殷老太太的催促声越发急促。
她的耐心已经快耗尽了,深吸一口气后不再继续和老太太理论,快速拽了自己的大衣披上,又给时萋套上了个长及小腿的厚羽绒服。
然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扶着殷老太太出了门。
时萋插了几句嘴,用单个词汇表达自己可以一个人在家。
不过都被两人硬生生的忽略了。
赵玉华看她乖巧,空出一只手安抚性的拍了拍她的头:“不行,不安全。”
她暗叹了一声,这个认识没多久的养母都知道,不能把太小的孩子自己放家.......
虽然被殷老太太催的急。
赵玉华依旧觉得带着孩子去医院不好。
一是小孩子体弱,医院里细菌多。
好好的去转一圈,说不定就带了病毒回来。
她平时是最注意这个的了,无论是她还是家里其他人从外面回来第一件事必定是洗手、换衣服。
再就是刚刚从楼上下来这一段路,她抱着孩子都觉得沉重不方便。(姜姥姥的两个月不是白待的,自家外孙女若是被养瘦了,都丢她的脸。)
等到了医院忙着楼上楼下的跑,又要带老太太,又要抱孩子。
挂号、缴费、排队之类的,一大堆事呢!她胳膊可坚持不了长时间举着个娃。
至于把孩子扔车里,那就更不行了。
这两天室外温度足有零下十几度。
到时候她们锁了车,里面的温度渐渐下降,她又不知道婆婆得多久能看完,那孩子不得给冻坏了?
上车时,殷老太太犹豫着最后还是上了副驾驶。
赵玉华见她已经在扣安全带了,伸手关上车门后,她急匆匆的抱着孩子按了隔壁的门铃。
车子还没有启动,殷老太太想开车窗都不能,她着急的把车门开了个缝催促:“又干嘛去啊!真是病不长到你身上,不知道着急.......孩子带着就是了。”
赵玉华翻了个白眼没理她,今天这老婆子好像要“旧病复发”,都多少年没这么找茬过了,也不知道又犯什么毛病。
还“带着就是”,老太太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说的简单。
到时候谁抱孩子?
赵玉华内心不断吐槽,手上又按了一下门铃,她家与隔壁关系不算特别亲近,到底是做了三四年邻居的,平时遇到了也会说上几句。
只不过从院里出来的人,并不是她以为的邻居。
“姜阿姨???”赵玉华惊呼出声:“你怎么在这儿?”
姜姥姥看到她和她抱着的时萋,忙跑了几步过来开大门:“这是怎么了?”
赵玉华虽然有不少疑问,但现在也不是闲聊的时候,笑了笑解释道:“我婆婆身体不太舒服,现在要带她去医院。家里没人带孩子,您问一下张姐他们,我能不能把孩子暂时放这边.......”
“能,这有啥不能的。”姜姥姥丝毫没有犹豫,一把将时萋抱了过去。
“孩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姜姥姥笑的眉开眼笑,仿佛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赵玉华心里嘀咕,这个阿姨就是有些奇怪,和正常人的状态不同,好在她还是一样的热心肠,不过也可能有她之前多给了半个月工资的原因。
无论怎么说,姜阿姨都是个心地好的保姆。
没说上几句话,又听到婆婆在车里喊。她道了句谢后,转头往回走。
.......................................
车上的殷老太太面色不虞:“赶紧的走吧。”孩子不带就不带吧,虽然留着也挺耽误事,占她大孙子嫡长的位子,但并不是个大麻烦,这小东西才丁点大,什么都还不懂呢,实在不行送回福利院就是了。
赵玉华“嗯”了一声,她被老太太闹的已经很心烦了。
本就不是脾气好的人,现在能忍着她绝对是看在殷会良的面子上。当然若是超过她的忍耐限度,殷会良也不好使,她启动车子时,并不理旁边喋喋不休的人。
殷老太太今天穿的特别厚,似乎裹了两件羽绒服在身上。
等车开起来,又把座椅调的非常靠后,几乎已经到了座椅可调的极限。
怀里还有一个从后排取过来的抱枕。
赵玉华查看后视镜时,发现她这怪异的打扮,好奇的多看了她几眼:“妈你冷吗?”许是真的有什么毛病,户外的天气也没到这么穿的程度。
等车一开动,殷老太太也安静了不少,听到她发问只是表情僵硬的点了点头。
看到赵玉华要去调高空调,忙拍掉她的手说:“不用开,空调那热风吹的人不痛快,更喘不上气了,我这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