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小子,说你机灵你还挺笨,说你笨你瞅瞅,这又机灵又有礼貌。行了,甭客气了,跟着三庄去吧。”伍长笑着挥了挥手,转身带人进了衙门。
带他这个半大孩子回来也不是他多有善心。
因去年瓦剌敌军攻打、屠城,如今兴阳州下属几个靠近瓦剌的城都空了大半,夏知州之所以派士兵去查探周围村落百姓的居住情况,也是想统计整个州目前的人口数目。
像时萋这样大的孩童,因之前的大乱,死伤了太多。
在外遇到落单的孩子,势必要带回来。
只是落单还能存活的实在太少了。
时萋跟在三庄后头往慈幼局走。
三庄是个话多的,看上去得有三十左右了。
时萋有心多从他这里了解一下目前的状况。
“庄大叔,慈幼局远吗?”
“哈哈哈,你喊我赵叔就行,哈哈你这小子。”赵三庄重重的撸了一把她脑袋,笑声震耳。
“不远不远,在城南那边,用小半个时辰就能到。”
意思就是得走接近一个小时……
“慈幼局是什么地方啊?”时萋仰着脸忐忑的问。
赵三庄以为她是怕了,随手拍了两下她后背:“就是照顾你们这些找不着家的小娃们的地方,放心吧,是个好地方,能吃饱穿暖,还有学堂上。”
“免费照顾我吗?万一我找不到父母也没事?慈幼局是谁花银子给人养孩子啊。”
赵三庄挠头,这娃进城的一路上都挺安静的,还以为是个内敛的,没想到此时问题这么多。
“放心放心,慈幼局是夏知州命人建的,衙门出银子,不用你自己掏钱。十七你这个娃子还挺小气,这就惦记着银钱了。对了十七,你家是不是有十七个娃,哈哈哈,要不咋叫十七呢,你看你赵叔我就排老三,就叫三庄。”
“赵叔,夏知州是什么人啊?”时萋赶紧打断他歪楼,一会就要扯到别场去了。
赵三庄顿了顿,四下扫了几眼压低声音道:“夏知州是咱们兴阳州最大的官儿,慈幼局就是他让人建的,现在城里大半的人,也是他从别的州迁过来的。挺厉害的大官,听说是新皇帝手下的红人,不过往后你可胡乱打听,小心掉脑袋,知道不?”虽然是夸夏知州的话,他也不敢大嗓门的吆喝,新官上任也不知道是什么脾性的官老爷,在他们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人嘴里当谈资,再惹恼了人可怎么办。
时萋点了点头,应下。
看来这天下换了主了。
只是不知道是造反者的天下,还是朝廷里的大员夺权,或者是老皇帝的兄弟儿子继位。
这些不是她一个小孩能打听能问的,倒是可以问个不犯忌讳的:“赵叔,现在年几何?”
赵三庄瞥了她一眼:“丰平元年。”
哦,也就说年后才上任的,至于国号,早晚要知道,她还是别继续问了。
时萋点头识趣的转移了话题。
也明白为什么伍长见到他没有仔细打听就带了回来。
从他城迁移民众是为了增加人口,建慈幼局是为了增加人口,十六不婚缴税也是为了增加人口。
可以说这次动乱,死得最多的是老人和幼童。
幼童除了环境原因大量夭折,不少断粮的流民交换食之。后期更多的是人为原因,有的是被直接掠夺,有得则是活体的易子而食,更甚者直接自家消化。
人口出现断层,对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如果不能让人口快速增长,下次战乱极有可能出现无人可用,无兵可征的情况。
夏知州的几个政策都是在为国家分忧。
可见,他确实是如传言中的,是新帝的心腹。
第36章 乱世流民6
赵三庄把时萋安顿到慈幼局后就离开了。
在登记的时候,时萋在管事填性别时,主动让对方更正。
在古代做女子虽辛苦。
但她毕竟没有下面那条东西。
生活在官府开设的慈幼局里,早晚会被发现。
且再过几年,变声期和月经都会出现,月事还好,她空间里有不少卫生巾,但声音她可不会变音,瞒不了旁人。
好在这个朝代政策相对不错。
登记好后,时萋由李大婶带着去她的住处。
李大婶是慈幼局雇来的乳妇,除了给婴儿哺乳外,还负责照顾这里的其他孩子。
像她这样的乳妇一共有三人。
慈幼局里尚在喝奶的婴儿有八个之多。
幼童少些,有三个女孩和四个男孩。
几个孩子年岁都不大,时萋来了之后,她就是年纪最长的那个。
时萋理所当然的和之前的三个女孩住一间屋。
这些孩子都在学堂上课,屋舍里只有铺齐叠好的被褥。
李大婶把被褥给她铺好后,抱着一套衣服带着她去洗澡。
至于时萋背后的包袱,直接放到了屋里。
慈幼局的人都没打听过她随身带了什么。
时萋很是惊异,古代的孤儿院竟然有这条件,福利待遇真是不错。
“你还真是个姑娘哟。”
李大婶本来是要给她洗澡换衣服的。
被时萋拒绝了。
只是洗到一半,李大婶还是自顾自的进来给她添水。
时萋有些许尴尬,没隐瞒性别果然是对的。
她估摸就算是男孩,李大婶也不会忌讳这些,依旧得进来。
“小时丫头,用不用我给你搓搓?”
泡在浴桶里的时萋挪挪屁股:“那就麻烦李大婶了。”
之前可没有洗澡的条件,天又冷,又没有浴桶。
顶多时常擦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