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为系统续命(106)

作者:一个小羽毛 阅读记录

大黄接收到主人的眼神,立刻呲牙。

它凭借主人周身的气息就能感觉到,这人不受待见。

李媒婆一看狗呲牙了,连连惊叫:“你可拉住它,这咋还张嘴呢。你这可是卫生所,人来人往的万一咬着人怎么是好。”

“没事,我这有药,立刻就能治。都省了出诊的时间。”

看时萋油盐不进,李媒婆板了脸:“你自己想想吧,都多大岁数了,再靠下去连像样的都找不着。”

这话说的不好听,时萋嘴里也没有好听的话。

“嗯,我就想自个一个人待着,每天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躺着就躺着。我和婶子的追求不一样,婶子你可能不大爱过好日子,就喜欢累死累活伺候一大家子,时不时再挨顿揍。我就不行了,我没婶子抗揍。”

李媒婆去年因为给人介绍的对象有问题,被女方追到家里讨了赔偿。

当晚让男人揍的事在村里可传了好一段日子。

李媒婆一拍桌子,刚伸出去的手指紧忙缩回来。

大黄呲着牙发出“呜呜”的威胁声。

刚刚她要是收的慢了,准得让这畜生咬下一口肉去。

撵跑了人,时萋摸了摸大黄脑袋表扬。

当然也不能光是口头表扬,她起身做了锅蛋炒饭,她一盛出一碗,其余的全倒进大黄的饭盆,又额外给它加了两块鸡肉。

大黄摇着尾巴专心干饭。

时萋则边吃边计划,今年的夏收和秋收她都不参加了。

不然看她能干,到了年底发的粮食和肉一多,又得遭人惦记。

不如每天就这六个工分,撑不着饿不死。

反正她也不差那点东西。

第95章 七十年代知青38

村里给知青做媒也就兴起了一阵子。

等大部分人都拒绝了后,慢慢也就消停些了。

再加上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大事件。

村长的广播里时不时播报外头的消息。

普通老百姓悲伤又人心惶惶。

也顾不得那些事了。

到了年底,外头的局势又有些混乱。

想了想城里的情况大约也不会多好。

时萋干脆给家里写了封信,说了声后就没有再回去。

反正在村里的时间也就只剩下这最后的大半年。

左右没有几个月,到时候再回就是了。

留在村里过年,时萋也没去镇上买什么年货。

只把从村里收的山货以及两块猪板油寄回了家。

当然虽然没买年货。

她的过冬吃食该有的可都有。

除了村里发的猪肉、羊肉外。

饺子、豆包、发糕她一样也没落下。

饺子她更是包了四五种馅料的。

放到储物格里比冻外头还保险。

想起方母做过的单饼。

一时有点想吃。

收拾了一下包好的饺子,和面擀饼……

她每次做好吃的饭菜,量都十足。

一个人的饭量不好做,多余的存起来也省事。

得知时萋要在村里过年,最高兴的是东知。

这小子吃了一秋天的炸麻雀,虽然麻雀都是他打了,却还是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相比于那一锅锅的油,自己那点不要钱的麻雀算啥。

之后他捡的山蘑菇和果子都没要报酬。

说实在的,总在方知青这儿吃独食他也不得劲。

结果带了几只炸麻雀回去,没得着好还挨了顿揍。

他这孝心立刻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后头还是方知青和他娘唠过磕,他娘才好言好语的给他解释了。

他家还没分家,跟好几个大伯住一块还有爷奶。

他带回去烧了的麻雀也就罢了。

那黑乎乎的没人得意。

这种炸的干干净净的,一看就用了不少油水,往回带就是惹祸。

家里长辈一大堆,那屋子又不隔音。

他傻呵呵的往出拿不是擎等着找事呢。

一个人在卫生所吃饱了就悄么声的。

她一个当娘的不图孩子手里这一口。

东知有点难过。

他家经常因为一个鸡蛋,一点猪油吵架。

别家也都差不多。

什么时候能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呢?

对于东知这样的问题,时萋没有给他解答。

现在说往后的事,都为时尚早。

政策没有到那一步之前,任何话也不能随便说。

讲经济、讲发展?

一个十岁的小孩,也理解不了。

最多在她空闲的时候给东知多补补课。

他这三年级上的水分很大。

按时萋出的测试题来看,一年级学的知识还大部分都不记得呢。

学习这事不少小孩都不喜欢。

但能和方知青一起学,东知却愿意。

这里屋子烧的热乎,他做题,方知青也在看书。

还有大黄趴在脚底下。

方知青发的粮食和肉也够自己一个人吃,根本不用像别家那样,因为谁多分一口肉闹的鸡飞狗跳。

他觉得方知青这样的日子过得比村里谁家都好。

往后他家里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是神仙日子了。

小小年纪的东知,心里暗自给以后的生活定了个目标。

第96章 七十年代知青39

西代村人口不算少,至少在整个公社里,人口数量是排得上号的。

但看病的人一直都不太多。

每年也就秋收过后,能迎来一个看诊小高峰。

这样的数量时萋怕这个世界结束后,看不出能量波动。

不由得有些着急,期盼高考恢复的消息快点出来。

同时心态也有些不稳,即便手里的一摞书已经翻的快要烂掉了,她还是担心自己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