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儿,包揽家务活儿的同时还能照顾两个弟弟,村里人见了都夸李父李母会教孩子。
看这孩子多勤快,以后肯定能嫁个好人家。
日子在李父李母的骂骂咧咧中度过,尤其李奶奶他们来过之后,李父李母的脾气就会变得更加暴躁,三个孩子没一个敢触霉头的。
在原主六岁的时候,远嫁的姑姑带着姑父回来了,李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姑姑因为长得漂亮、性子好,被人介绍给了当兵的。
李家姑姑嫁给姑父后就随军了,小两口十分恩爱。
每年过年的时候李家姑姑都会寄回来一个包裹,她十分会做人,除了孝敬父母的那部分,两个哥哥家的孩子也都有礼物。
因为那些好东西,两家的孩子都十分喜欢这个没见过几面的姑姑。
姑姑带着姑父回来了,两家人热情地聚在一起招待了两人。
当得知姑父因公受伤不能生育时,两家人为了这个领养名额打破了头。
孩子都不小了,知道亲生父母是谁,即便过继了血脉亲情也不会被斩断。
再说了,孩子过继给李家姑姑那就是去过好日子的。
等孩子长大有出息了还能孝顺一下亲爹妈,帮衬一下兄弟姐妹,这是妥妥的占便宜的好事啊。
两家人吵了又吵,都说自家日子难过。
最后还是李奶奶舍不得老大家的孙子,将这个机会给了小儿子家。
李家,李怀柔是个女孩儿,而且年纪也大了,再有两年都可以嫁人了。
于是就在原主和老三李泽希两人中选。
真到了那一步,李父李母又舍不得了,一向暴躁的李母抱着两个儿子哭红了眼。
手心手背都是肉,送走哪个都心疼。
因为做不出选择,李父便提出让两人抽签。
两根木棍,抽到红色那根的被过继出去。
于是李泽希便被过继出去了。
李泽希被姑姑、姑父带走了,李父李母哭的不能自已。
其实三个孩子里,他俩最疼的还是李泽希。
或许是因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李怀柔和原主一犯错,李父李母压根儿都不给他们一个解释就开揍。
轮到李泽希犯错,李母一生气,他撒丫子就跑了,等李母气消了,他才笑着回来。
三个孩子里,李泽希占的便宜最多,挨得打骂最少。
李泽希被过继出去后,李父、李母对他的想念与日俱增。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夫妻俩觉得李泽希离开了父母很可怜,带着想要弥补愧疚的心,夫妻俩便开始省吃俭用,将好东西全都打包送到了李姑姑家。
家里少了一个孩子,日子反而更艰难了。
李泽希每次一寄信回来,李母就要哭一场,哭完之后就想补偿李泽希。
乡下人能有几个钱?赚钱只凭借一把子力气。
夫妻俩不光自己拼命干,还压着李怀柔和原主一起干。
李怀柔和原主累死了也得不到父母的一个好脸色,两人越发瘦弱、越发沉默。
后来李泽希出了点事需要一大笔钱,姑姑姑父拿不出来,李父李母就将李怀柔嫁给了二婚带三个娃的老男人。
二百块的巨额彩礼李母一分不少地给了李泽希,就这李泽希还说不够。
在信里各种卖惨,用软刀子戳着李父李母的心,说不是从小养在身边的,就是没感情。
李母拿着信哭得肝肠寸断,她儿子受了苦了啊。
第630章 被过继的小可怜【3】
之后李母更加偏激,一家三口做最累的活儿,吃最差的饭。
攒的钱全寄给李泽希了。
李泽希有两对父母的供养,长的人高马大的。
原主呢?因为小小年纪就开始干重活儿,还经常饿肚子,成年之后也只有一米六左右。
属于只长年纪不长个子的小矮子行列。
原主这一生是极其可悲的。
给父母养老,父母嫌他木讷没本事,没给过他一个好脸色。
累死累活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做嫁衣。
原主地里种根葱,李父李母都恨不得薅下来寄给李泽希。
明明李泽希在养父(姑父)的关照下进了部队,娶了文工团的美娇娘,岳父还是他的领导。
李泽希过的那么好,李泽希也不缺那点儿东西,可李父李母就是恨不得啥都薅了寄给李泽希。
被过继出去的李泽希活成了人生赢家,而留在家的原主累成了老黄牛,娶不起媳妇儿找了个寡妇。
原主没有自己的孩子,养大了继子继女,老了老了没用了,被继子赶出家门冻死了。
身为配角被支配的一生啊,惨……
李怀柔出去之后,李知言躺了一会儿有力气了,便从空间里拿出退烧药吃了。
吃完药他又困了,等他睡醒后天已经黑了。
李知言从床上爬起来,到厨房一看家里人都已经吃上了。
看到李知言,李母哼了一声,嘀咕了一句,“活该!”
李怀柔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父母,见他们没有后续了,便赶紧拉开凳子让李知言坐下。
李怀柔又是给盛粥,又是拿饼的。
李母气的直接摔了筷子,“他自己没长手吗?要你跟个丫鬟似的伺候他吃喝。躺了一天啥活儿都干,还有脸吃饭!”
李怀柔弱弱地将食物推到李知言面前后,吓得不敢再动筷子。
看到母亲又生气了,李泽希也不敢继续吃东西了。
一家人除了李父,剩下的全都老老实实坐着。
气氛陷入了诡异的安静,李知言率先端起饭碗喝了一口粥,见李母将筷子扔了过来,李知言微微一歪头,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