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认出她来,的确在绣坊里见过她。
刘氏夫家原先是做豆腐生意,平日她丈夫负责磨豆腐,她就负责卖。
后来一路逃难,做豆腐的家伙什都没拿上,到了这边,又跟着花卷做了别的营生。
她婆婆是个精明的,前几天看见阿毛在花卷这里开了个烧烤摊,她也有了主意,何不把豆腐摊子也做起来?
小吃店门口客人这么多,如果在这支个摊,那些客人一人买一块豆腐,钱都不少了!
于是刘婆子拉着刘氏,叫她赶紧在一旁弄个摊位,越靠近小吃店越好。
刘氏觉得,这是花老板的地界,怎么能随意占了人家的地做生意呢?于理不合啊。
刘婆子不管那么多,态度强硬:“你不抓点紧,万一位置被别人占了怎么办?再说了,我们又没用她的方子,只是在旁边做点小生意,她能有什么意见?”
说着竟然找人借了钱,把摆摊的桌子都打好了。
刘氏思来想去,怎么也要跟花老板说一声,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她心里还是忐忑,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摆自己的摊,拒绝也是情有可原。
还好,花卷对这个没有意见,相反,她还挺高兴又多了一个摊位。
只是她还有顾虑。
“门口的人流集中在晚上,绝大部分食客又都是为了晚饭来的,恐怕没有什么人会买豆腐。”
刘氏也觉得有道理,可是家里一直由婆婆拿主意,她劝也劝不动,只能说:“我还是想试试,只要有人买,我这小本生意就能做下去。”
既然刘氏都这么说了,花卷也不再劝,只是提议:“那你先少做一点,试试看。”
刘氏点点头说:“您放心,我先做两板出来试试看。”
回家后刘氏把事情告诉她婆婆,刘婆子得意洋洋:“我就说她不会有意见,你真是多此一举。”
刘氏心里不这么想,那是花老板心善,换成别人,肯定把摊子掀了。
第二天,刘氏的相公刘二正要出门去盖房子,被刘婆子拦下来:“你别去盖房子了,又不是自己的屋,你操什么心?赶紧去集市上把磨和黄豆买回来!把自家摊子做起来才是紧要事。”
刘二向来是个软弱的,被自己母亲这么一拉,他没办法,只好照着做。
买好了黄豆和磨做事雷厉风行,再找了几块木头,打磨成模具。
到了晚上花卷开店的时候,刘氏就送来了整整一板豆腐。
“花老板,这是第一板豆腐,请您收下。”
布刚一撩开就能闻见浓郁的豆子香,花卷感叹:“石头磨的豆腐比机子打的香多了!”
花卷拿出五十文要给刘氏,可她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在人家的地盘上做生意,这点人情世故还是要讲的。
花卷看见她执意要把豆腐送给自己,只好收下,刘氏见状,反而安心地出去支摊儿了。
第106章 铁板豆腐
莫川问:“这么多豆腐,怎么吃?”
花卷想想,说“一半拿来做铁板豆腐,另一半我另有用处。”
她卖个关子。
花笙听完,开心地说:“又有好吃的了!”
铁板豆腐是夜市上少不了的一道美食,做法特别简单,只要豆腐好,再加上各种调料,想不好吃都难。
豆腐切成小薄块,平底锅倒上香油,然后让阿满盯着锅,慢慢煎,花卷则去准备调料。
拿一个碗,加入烧烤料加蒜末,用热油浇香,然后加生抽、蚝油、白糖和一点点醋。
在豆腐煎至金黄时,两面刷上这个酱汁,那味道,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哇塞!
这还不够,辣椒粉怎么能少?在出锅前撒上去,然后加香葱末,铁板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变成了金黄色,外焦里嫩,咸甜适中,那豆腐有了葱香的点缀,喷香的!
莫川伸着筷子就往锅里去,花卷拿手拍了一下:“等等!”
她拿了个油纸包,夹了四五块豆腐,再插上一根竹签,给莫川。
“你去厨房外面吃。”
莫川听话地捧着豆腐,走到柜台那,拉了一把椅子,坐着品尝起来。
果不其然,立刻就引起了客人的注意。
“莫川兄弟,你这吃的是啥新玩意啊?”
“铁板豆腐。”
“做得真香,卖不卖?”
“不卖,喏,出门右转,找个豆腐摊,在那买块豆腐自己回家煎去。”
“莫川兄弟真是开玩笑,我们如何知道怎么煎啊!”
这时代连炒菜都少,一般以炖菜为主。
“简单啊,放油,小火慢煎就行。”
莫川不再搭理他们,赶紧趁热吃才是王道!
客人们看他吃得这么香,打定主意晚上也买一块豆腐回去试着做。
反正豆腐便宜,才两文钱一块。
厨房里,花卷三人也吃得津津有味,花笙问:“姐姐,为什么不把剩下的豆腐一起做了呢?”
花卷说:“剩下这一半我还有别的做法,明天就可以吃了。”
花笙期待起来:“姐姐今天随便做做的铁板豆腐都这么好吃了,明天的豆腐肯定更香更好吃!”
花卷笑而不语,好吃是肯定的,但是香不香嘛,就因人而异了。
吃完,花卷便出门,买了几块没有炸过的臭豆腐。
拿回来以后,她往臭豆腐里滴一些白酒,用勺子背压成泥,再加一大碗凉白开稀释,这就是做臭豆腐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了。
新鲜豆腐切成一样的大小,摆进保鲜盒里,再倒入臭豆腐稀释的水,然后封好盖子,只需要等二十四小时,臭豆腐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