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珩马上要回来了,楚宁镇日里带着人整理院子,给萧云珩裁剪新衣,整理服饰。
楚宁兴头头的忙进忙出,罗夫人看得心热,也忙忙的送了好些玉佩、躞蹀带什么的,毛皮更是送了不少过来。
送完这些,罗夫人又想着儿子打仗归来,辛苦的紧,连忙又开了私库,又给楚宁这边送了好些灵芝燕窝虫草什么,务必在儿子回来之前把一应物事准备的妥妥的。
楚宁脚下生风的忙着,随着大军凯旋日近,越来越焦急兴奋。
终于,冬月二十,征北大军到了京城外,奉命休整后再行进城。
修整两日后,京城大门洞开,征北大军旌旗猎猎,精神抖擞的进了城。
大军行进之处,街上百姓热烈欢呼,瓜果蔬菜花朵红铺天盖地地往大军洒去,领头的俊秀英武非凡的年轻将军更是被人重点招呼,荷包鲜花如雨般洒了过去。
楚宁带着人站在高高的酒楼上,看着面前这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阔别许久的英姿飒爽的男人,不禁湿了眼眶,他,他们真的平安归来了,愿天下太平,百姓才得安宁。
大军很快行进了过去,楚宁目送大军的背影离去后,起身:“走,回去吧。”
萧云珩还要进宫面圣,估摸着最快也要下午时分才得到家,现在回家准备好热汤热饭,萧云珩回来就可舒服的享用了。
萧云珩大胜而归,明德帝龙颜大悦,当朝大行封赏,萧云珩被封为上都护,位列正三品,另赐皇庄两座,白银五千两,黄金一千两,珍珠四斛,御马四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各色毛皮一百二十匹......
明德帝此次封赏甚为大方,除了萧云珩,几个有功的左右将军都是官封四品,另金银田地若干,其他有功之人俱是都有封赏。
一番封赏,众将山呼万岁,众臣恭喜声不断。
萧云珩等人风光无限,那边安王一系却是只觉日月无光,末日来临。
有功者当赏,有罪者也该罚,就是不知明德帝几时发作了。
别人的心情如何,萧云珩自是不必理会,现在的他一门心思的就是想要赶快回家。
述职受赏完,明德帝大方的给了萧云珩等人半月假期,让他们好好修整一番再行上朝。
拜别皇帝后,萧云珩急忙往家赶,已经快一年没回家了,也不知道阿宁还有母亲她们现在怎样了。
萧云珩一路敷衍着众人道贺攀谈,着急忙慌的往前走,恨不能即刻就飞回家。
见儿子一副房子着火的焦躁着急样,镇国公轻哂不已,到底还是年轻,不经事儿。想他出征回来可没见这样儿的。
要是罗夫人知道他做如此想,少不得要揶揄他一番,想当年,他哪回出征归来不是急急巴巴往家赶的?还笑话儿子。
好在镇国公心里笑话是笑话,但也十分理解儿子,故也没有斥责儿子不稳重,而是跟在儿子后面帮他善后。
镇国公游刃有余的跟人寒暄,谢过别人的恭喜之意,对于同僚的热情笑哈哈的表示,儿子凯旋归来,自该办办洗尘宴的,届时请诸位同僚赏光饮酒。
父子二人出得皇宫后,萧云珩上马恨不能飞驰,却是被镇国公给压住了:“这是大街,不是跑马场,不可纵马,慢着些走。”
大街不可纵马奔驰,萧云珩自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得压着性子压着速度往前走。
离家越近,萧云珩越着急,从来没有觉得从宫中回家的这段路这么长。
仿佛过了很久,终于到了府门口,马还没停稳,萧云珩就唰的一下跳了下去,忍着没有拔腿就跑,以免跑到他爹前头。
萧云很勉力忍住等人,嫌弃的看了慢吞吞的爹一眼,恨不能扯着老爹就走。
镇国公嫌弃的看着跟毛头小子一样的儿子,四平八稳的下马,甩袖往府门走去。
父子俩刚一进门,就见大门处黑压压的一群人正等在那里。
萧云珩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楚宁,眼神灼热,他的阿宁仿佛清减了些,但却愈发的俏丽夺目,见到他看过来,仙姿玉色的人儿眼眸秋水潋滟,水波横动,这一眼看得萧云珩心头发软,他的阿宁真好看,让人一眼看去都舍不得挪开眼。
镇国公轻咳一声,萧云珩急忙回神,赶紧对着正看着自己满目心疼的母亲跪地磕头:“母亲,不孝儿回来了,母亲万安。”
罗夫人急忙伸手扯起儿子:“快起来,快起来,让娘看看。”
罗夫人扯着儿子看个不停,镇国公发话:“进去说话吧,堵在门口像什么样子?”
罗夫人抹泪喜笑:“看我,高兴的什么都混忘了。你爹说的对,进去说,咱们进去说话。”
罗夫人扯着儿子不撒手,娘俩互相牵绊着往里走去。
进到后院,罗夫人又一径声的命人送茶点热汤过来,又拉着儿子问询身体可好,路上可顺利云云。
问候一阵后,但见儿子全须全尾,除了赶路的风霜之色,其它一切安好,罗夫人的慈母心终是落地了些。
最激动的时候缓过去了,看着一旁泪眼朦胧的儿媳,再看儿子一眼又一眼毫不遮掩的瞟向媳妇的火热眼神,罗夫人也不做那阻拦人夫妻相聚的恶婆婆,爽快的将人往外赶:“好了,你回来就好。这一路你想来也累了,我也不留你了,赶紧回房洗漱歇息去吧。有什么我们过后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