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反应,攸里握住剑柄仰起脖颈往剑身上撞去,利刃割开咽喉,鲜血止不住喷涌而出。
符咒从身体上飘出,印在拓银剑身上发出短暂的光亮,随后洇进去消失不见。
罔悬站起身来脸色大变,又不敢贸然夺剑。“你!”
攸里口中含血,说话吐字不清,“劳烦司主将我尸骨带还给灵傩族。”
罔悬肃声,“灵傩族人绝不会愿意你做此事。”
攸里失声轻笑,“我既成剑灵,还能活得千万岁,没什么不好的。”
今夜无月,大地重新笼罩在黑暗里,对鬼主来说,这是逃出淮水的好时机。
淮水深处的石缝里,嬴鲛遗子破壳而出,刚出生时不过人巴掌大小,形状也和最普通常见的白绫鱼相似,只不过天生灵气会重得多。
白天一仗黑蛟没有落得好下场,如今元气大伤,正静卧在水底休憩。
那尾小游鱼冒冒失失,竟闯到他面前来,看上去像是巨大又崎岖起伏山壁。
黑蛟似乎察觉到面前这个灵气充盈的小生物,窦然睁开眼看着它,就像看一颗细小的沙粒。
平生第一次察觉到恐惧,小游鱼慌不择路,全身发颤在水里横冲直撞。
在靠近水岸边的地方,卵石泥沙堆叠,天然构成几个石窟,恰又是急流处水草茂盛覆盖着,所以很难发现这里藏着“陷阱”。
游鱼一头撞进去,撞得眼冒金星,几个稍微松动的石头被这一撞,掉下来正巧堵住出口。
暗夜里,攸里化身灵体站在自己尸骨侧边,面向罔悬。
“司主,不等了么?”
“不等了,今夜吹东风,明日阴雨。还是趁早结束的好。”
冷风吹拂而过,罔悬将其尸骨收敛,攸里会意手上升腾起火焰,翻手落入淮水,随后他回到剑中。
今夜无星象。
淮水之上燃起的熊熊烈火成为天地间唯一的光明。
这看上去可怖的火焰并不会对淮水中其他生物起到什么实质性伤害,却是逼着鬼主出水的好招数。
烈火隔水,但能顺着丝丝缕缕的戾气烧过去。
还卧在水底的黑蛟没料到第二战会这么早开始。火光烛天里,身上披着燃起的火星一跃而起,腾空盘踞在夜色天中不停游动,宛若升起的霞光。
蛟龙坐云中长啸,振聋发聩。
地面骤然掀起飓风,叫嚣着肆意横吹。等到水面以及天上的火光全部熄灭,天地又重归死寂。
唯有冷刃厮杀中碰撞出刺眼光芒,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分不清到底谁是谁。天上地下没在分出胜负前是没有平静处的。
蛟龙断尾,极端的痛楚蔓延全身,知道时局不利,鬼主当机立断顺着淮水溯源向西奔逃。
罔悬不打算给他留后路,天地一线光明里,这次拓银剑出,尽了十分力。鬼主再想负隅顽抗也来不及,被拓银剑贯穿心脏,倒进淮水激流里。
罔悬为缉拿鬼主不顾先前才受的重伤,现在新伤旧伤一并发作,肺里像灌了铅水沉重又干涩,咸腥的气息涌进鼻腔,她呕出几口发暗的血。
东边开始有要泛白的迹象,先溢过来点点微光昭示这场战役的胜利。
鬼主已死,鬼族在九渊之下没有翻身的可能。
淮水“清淤”还未结束。
那具死去的尸体泛出源源不断的戾气,是九渊之下绝不属于人间的戾气,污染着这条无辜的河流。
水里沾染上戾气的物种尽数死去,像被焚烧一般灰飞烟灭。
不幸中万幸,当时被困在乱石堆里的那条巴掌大的小游鱼被人发现。
戾气一寸一寸蔓延过来,这小鱼觉察到危险开始在水面扑腾。
随着水花乱溅,巴掌大的身体一轻,被人捧起来,手指骨节并不分明但修长匀称,有着适宜的体温。
忽而温热散去,手上一捧水凝作水球,悬浮在空中,任由这游鱼翻腾打滚都不会有危险。
指尖轻点,一缕白光裹在水球周围挥之不去。
北冥,天池。
人间苦寒之地,似乎荒废很久了。
周遭是清一色的白,天地笼统。东南方朝晖即起,散落在天池上以及周边的雪山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
如见金银台。
罔悬站在被冰封的天池中央,寒气落在在水球上结出一层均匀好看的冰霜。
指尖凌空画符结印,落进天池里,被尘封万年的天池水化成汩汩细细温流,百顷冰层化开,成为方圆内唯一有生机的地方。
霞光从她侧身斜斜打过,身上光影明暗错落,眉宇间是女子清朗和煦。
小游鱼被轻轻放入天池里,水不沁人,正好是适宜的温度。
初到这片天地,一切都是新奇的,等到它从好奇心里回过神来时,那个神仙已经不见踪影了。
天池里唯剩一白尾徐徐摇曳。
作者有话说: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第31章 淮水曲(三)
晚秋时节,北地的凫雁群排列成阵,“人”字越过北冥天池,翻过山脉重重,往南方一直飞到鄱阳以度过严冬。
队伍末尾,一只羽翼丰满的云雁起了惰心,向下望见天池里水面粼粼丝毫没有要结冰的迹象。
时不时还蒸腾出薄雾漫行在池中,云中窥雾。便想着池中水物丰富,自己可趁着别的大雁不注意先前去果腹一番。
百丈高空落下,池中水果然温热清甜,这自然少不了鱼虾肥美。
这只雁心中盘算着此地丰饶宜居又无争无抢,自己大可在此处过冬,倒也省去了几千里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