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山语(34)

作者:时道 阅读记录

顾淮音本就不愿多欠人情,虽说住在郡守府里也不少添麻烦……

楚州到徽州的路并不好走,一路上东窜西窜也没个休整的地方。

她对自己还是太自信了。

直到她用这侍女一副柔弱身子在马上颠簸几日,骨头都要颠散架了方才后悔没有用上那人准备的车马。

这边谢晋从朔州先借了柳子介瘦马也远赴江南,即便是一刻不敢耽搁,但毕竟路途遥遥,马力不济好几日后才堪堪到达。

暮色四合之际,马蹄踏着青石板街,浊风里,尽头处终于看见那扇的矮门。

门前盈盈亮了盏风灯似有意待人,门上题“符景庭”三字如劲松。

昏黑暗色下并不起眼,风水虽佳但位置偏僻,寻常人很难寻至此处。

谢晋下马踩着有些虚浮的步子走近敲响了那所庭院门扣。

心声如鼓,恍如隔世。

夜色流转间,门被打开,恰巧与一青衣男子四目相对。

年纪看起来与他相仿,身有鹤姿,骨如立竹,不染纤尘模样,只是看上去多了苍白有些憔悴。

谢晋几乎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底泛红,双膝重重落地。

“父亲,若不是孩儿未在二老身前侍奉……怎会不知母亲患疾,是孩儿不孝……”喉头哽咽得说不出话。

姜邑尘伸手搀他起身。“好孩子,别说傻话了,快进去看看你母亲吧。”

谢晋却含着泪摇头道:“孩儿不敢忘离家时发过的誓,不会再踏进符景庭一步了。”

“不对。”

姜邑尘轻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那并不是你发的誓,是你母亲让你允诺我的,但我并没有同意。”

谢晋不语,目光望向门里。

姜邑尘继续劝他:“我还在人间一日,便有一日在名义上算你父亲。你听话,快进去看看。”

沉默良久对他道:“是,孩儿知道了。”

庭院宽阔,与门外隐秘朴素不同,里面虽然未有雕梁画栋,但也别有洞天。与典型江南林园景不同,多出几分随性,大有“天然雕饰”的意味在其中。

与谢晋十五岁离家那年没有什么改变。

印象里,父亲与母亲总是很疏离,刻意保持着间距,却非“相敬如宾”。不似夫妻,不似知己,二人风马牛不相及,待的时间长了,倒也不会让人心中生出突兀。

慈父严母,是谢晋小时候对二人的刻板印象。

稍大些,母亲就把过去事十五一十都和他说清楚了。

谢氏本为江南一处小户闺秀,按着父母命媒妁言,嫁给门当户对的一人家里去。日子虽平淡,但她也心满意足。

后来所住地域久旱成灾,朝廷又例行苛政,不少人被逼得落草为寇,像谢氏这般人家也只能勉强活下去。

继而谢家遭匪,只有她身怀有孕却被护住逃出来了,谢家上下惨遭灭口。

彼时她站在江边上,一身落魄,她不愿自己与孩子苟活于世,义无反顾地跳江自尽。

江水因旱稀薄,但江心湍急处也足以使她溺毙其中,窒息中却被人救上岸。

那人正是姜邑尘,他有些不解她为何投江,眼中悲悯,但还是正色对她道。

“我不清楚人间律法如何,但你腹中胎儿已经有灵识,你若执意要带他自尽是算杀人。届时你到地府轮回处身上也会多污痕,这是大损阴德的。”

“损阴德又如何?不入轮回又如何?即便我生下他,也是活不下去的,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出世,何必来人间遭孽。”

她所言不假,作为出阁之女,往前往后都没有退路。她有的,只是自己一颗决绝赴死的心罢了。

世间不太平很正常,世间处处不太平也很正常。

苍生皆言己苦,谁会去在意一苇枯荣?

他确实心中恻隐。

姜邑尘长叹一口气没有再劝她勿要轻生。

“此去向东二里有一山丘,越过山丘可见青石路,顺着路走到尽头有庭院名叫‘符景庭’。你要是想通了,可以到那里找我。”

他抛下这句话后,指尖弹出一缕金光旋即身化轻烟消失不见。

留下谢氏极其震惊地扶着肚子瘫倒在地上。

“神仙?”

被江水打湿的衣衫紧贴在身上,她并不冷,在江边默默坐了很久。心中的悲痛慢慢消下去。

许久未进食,觉得很饿。

这是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的饥饿感,这种感受让她真真切切体会到自己与那些流民并无区别。

那人真是神仙么?她没什么别的情绪,只是心中大于好奇。

摸了摸腹中孩子很安稳,没有踢闹过她。站起身来,向那人说的地方走去。

后来姜邑尘见她想开,便安排她在此住下。

直到谢晋出生。

原本她是打算要带谢晋走的,但门外灾难不歇,去了也无异于送死。迫不得已求姜邑尘留下这孩子。

姜邑尘倒是没什么意见,怀中孩子却苦闹的厉害,哭声撕心裂肺,听得让这做母亲的如钝刀割心。

心恨自己是这草芥一般的凡人啊,已经受了仙人恩德能保下这孩子,趁着自己还剩下些骨气,就离开这里吧。

“留下吧。”

这是姜邑尘对她说的话。连着她要堂堂正正留在这里的名分也给她了。

谢氏陷入两难,又是不解。她不理解这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也不敢问。

或许是看出她心中疑虑,姜邑尘慢慢解释道:“我之所以要留下你们母子二人,不仅仅是悲悯。

神者恻隐于世,往往不能周全所有。是故弃蜉蝣命而保鸿鹄之事多矣,可这并非我要的道理。我救你也是为问道,我想知道,恻隐一人与恻隐众人有何区别。”

上一篇: 离婚搭子的带崽日常 下一篇: 桃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