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40)

作者:九月有衣 阅读记录

汉朝前期被匈奴压着打,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被困,之后被迫嫁宗室女和亲。

如果她没有记错,刘邦死后,匈奴王还写信侮辱吕雉让她嫁过去。

这种耻辱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才攻守之势相异。

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夏的武力都被匈奴所压制。

若扶苏复周制,未经战乱的大秦前期也许能与匈奴相持,但用不了多久周制必败。

散沙状态的华夏能不能保持文明的延续,就很难说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就更无法否认匈奴亡华夏的可能性。

匈奴之患,已有数百年之久。

每次匈奴成功南下都会制造巨大的灾难。

嬴政坐回原处,他从未有过如此般的后怕。

当初在赵国东躲西藏时,他也不过立誓报复。

如今差一点,就不止是大秦、而是整个华夏都要葬送在他的遗诏之下。

他甚至要为赵高胡亥矫诏而庆幸!

扶苏浑身战栗。

他无法否定秦二的推测,因为他确实想要恢复周制,重启分封。

回归周制之后要如何抵御三十万控弦之士的匈奴?

他不知道。

儒家能抵御匈奴吗?

不能。

儒家不过是在愚弄他而已。

无法抵御,则匈奴亡秦神州陆沉!

嬴阳滋瑟瑟发抖。

她先前想要争一下“秦二”的身份,不过是对权势有渴望,可这权势之后要背负的东西她不知道,知道了她也不敢碰。

………

神州陆沉。

看到这四个字,张良仿佛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气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秦二看得太远,才会立下如此重誓。

他张良怎敢说她无德?

………

陈平骇然。

他确实猜到了秦二用兵是觉得邻国都有威胁。

却没想到匈奴竟然已成如此大势。

神州陆沉之危,除了秦二竟无一人察觉吗?

满朝文武在做什么?

诸子百家在做什么?

他陈平自诩有急智,又在做什么?

为何会想不到?为何在此之前无人支持秦二对匈奴用兵?

………

“夏亡有商,商亡有周,周亡有秦,秦亡有汉或楚……”

刘邦怔然半晌。

他自然猜得出他就是秦二口中的汉,毕竟项羽必然为楚。

“这女子竟是比吾超然,”刘邦忽而大笑不止,将酒角往地上一摔:“那苏张之事,乃公去也!”

萧何起身往咸阳方向遥遥一拜。

非无德之君,圣君是也。

………

“秦复周制,而匈奴不复……”

叔孙通痛哭流涕:

“是我儒家之大错!大错!”

他的弟子哑然失语,不久后院子内哭声一片。

大秦各郡,凡儒生所在处,哭声不止。

儒生哭,好过家家哭,好过华夏哭!

………

大秦酝酿的杀意有了突破口。

匈奴!匈奴!

【说起来秦二这段话真就纯白话,我语文很差也能一眼看懂。】

【因为她这段话就是说给大秦千千万万黔首听的。】

【百家大议之后,无人再阻秦二征匈奴。】

【不过扶苏已经死了,儒家也不敢再提恢复周制,又为什么急着对匈奴用兵?不能再等等吗?大秦那时候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你肯定只背了课文。】

【《百家大议》有后续。墨家巨子张行就问了你这个问题,秦二的回答是以时不我待开头。】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定她哪天就死了,若是继任者还不如胡亥扶苏,华夏搞不好又要亡了。】

【……啊这?】

【离谱但是很有道理。】

刚把弟子们聚起来的张行抹了把冷汗。

不久前他还想着如果秦二不能收敛好战本性,他就要率弟子伺机刺杀她。

还好天幕解释得早。

即便是主张非攻如墨家,也不敢在华夏有亡族之危时要求秦二止战。

邻居磨刀霍霍且多次袭击主人家,他这时候劝主人家不得反击,就不是非攻而是非智。

弟子都聚齐了,张行还是决定带他们去咸阳。

对匈奴之战,墨家或许能立寸功。

“只是为何要征伐西域?”

张行不再冲动,等待天幕给他回复。

………

“秦二,你怎知匈奴近况?”

祖龙毕竟是祖龙,这么快就缓过来还找到了盲点。

未来的秦二是秦帝,可以有渠道获得匈奴的信息,但她如今还只是九公主,星火部无法把布卖到匈奴去。

她不应该知道匈奴的威胁。

嬴云曼不用再保持沉默:“大秦强于赵,而后赵强于前赵。”

没有前赵后赵的说法,但祖龙肯定听得懂她在说什么。

抵御匈奴的国家越来越强,匈奴之患却愈演愈烈,由此就足以推算匈奴一直在壮大。

独角兽

如此简单的道理,大秦朝堂却无人算及。

嬴政知道缘由:他看不起匈奴,他的臣子也同样看不起匈奴。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议,只不过是他不愿秦国数代的努力毁于一旦。

然而三年后,匈奴就将要立国。

控弦之士三十万——那是三十万精锐骑兵!

即便是大秦,骑兵总数也不到十万,精锐不过六万。

“将兵权交给你,你能在三年内灭匈奴吗?”

嬴云曼愣住,她没想到祖龙居然愿意提前交出权力。

独角兽

沉思片刻,嬴云曼摇头:“军功爵制、军制、驿站……这些都是征匈奴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