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南瓜切成薄片后蒸熟,碾成细泥,再放些糖和面,把小剂子压成饼,上锅一煎就是了。
等余礼的南瓜饼做完,李铭川也拿着兔肉回来了,两人吃了南瓜饼,就往余家去。
李铭川拎着篮子,篮子里是余礼归置的回门礼。里头有兔肉、有鸡蛋,还有余礼一早刚去摘下的扁豆,并一些昨日摘的野薄荷。
余礼手里是食盒,放着一碟金黄的南瓜饼,又搁了余礼拌好的桂花蜜。礼虽说不上多贵重,但也是花了心思的,算是很拿得出手了。
两人没耽搁,早早就出了门,桥西村惯来回门的时机是以早为好的,越早越能显出这对岳家的器重。
村里是知道今日余礼回门的,不少日日不做活就坐在一起唠嗑的村里人看见他们,眼睛都往两人手里的东西上瞟。
有些人是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的,若是回门礼拎的少,什么小气,看不起岳家,穷酸就传出来了,若是礼看着多,都还能酸溜溜编排两句打肿了脸充胖子。
自然也是有和气的,同余礼他们打着招呼:“礼哥儿和川子回娘家呢?”
碰到这些,哪怕不熟悉,余礼和李铭川也都一一回着:“哎,是呢大娘。”
“改日来大娘家坐。”“好嘞大娘,下回一定。”
而对那些爱嚼舌根的,两人也是懒得分一个眼神。
余家早已将家里扫洒干净,余风还在镇上做工,家里也就三个人。余厨子现在手里能杵着木杖,赵雨梅也能将他撑起扶他去外头坐着了。等余礼和李铭川到时,他们三正都坐在院子里呢。
见到他们,余雪很兴奋,站起来又跑出去喊他:“礼哥哥!”
余礼抱了下跑过来的小妹,问她:“可吃过早食了?哥哥做了南瓜饼。”
余雪答:“吃过了,吃了野菜馍馍。”
余礼拉着她进了院子,喊了爹娘,便把食盒里的南瓜饼拿了出来。
赵雨梅和余厨子也很高兴,同李铭川寒暄了两句,接过他手里的东西,假装不经意地瞟了一眼,加深了笑容同他说话。
余礼把桂花蜜递给他娘,同她道:“这蜂蜜里头加了川子伯娘给的干桂花,秋日里可以泡水喝。那篮子里有我昨日摘的野薄荷,天气热起来特别是在外头干完活回来可以泡些呢。”
赵雨梅道:“这可都是好东西,正巧昨日你小妹赶鸭子时被咬了好大一个包,这野薄荷我等会洗了捣些给她敷上。”
余雪端了茶出来,递给余礼时嘴里被塞了一个南瓜饼,余礼轻刮了下她的眉头,道:“怎么,哥哥不过刚成亲几日,便把哥哥当外人了?”
余雪嘴里吃着南瓜饼,说不清话,只摇摇头。
赵雨梅道:“你别逗她,礼数该有得有的。”
李铭川也接过茶道了谢,成亲前他来余家吃过几回饭,算不得太过拘谨。他同余厨子说着话,也把余礼做的南瓜饼端起给了岳父岳母吃。
赵雨梅和余厨子在李家刚出事那会本是不大满意这亲事的,耐不住后头这李铭川确实做得好,心下也是喜欢的。
赵雨梅道:“川子坐着陪你岳父说说话,你还没尝过我的手艺,今日便让你尝尝。”
李铭川笑道:“那便辛苦岳母了,随意做两道便可,岳母做的定是都好吃。”
赵雨梅听罢瞥了余厨子一眼:“瞧瞧瞧瞧,哥婿多会哄人开心,你得学着点。”
这话在以前她是不敢同余厨子说的,现在家里人也都敢同余厨子说笑了。
余礼三个小辈都在一旁捂嘴笑,余礼是真的开心,虽说爹出事后,家里没以前宽裕,但氛围竟比从前还好了许多。
赵雨梅进灶房还把余礼叫了进去,实际是想同余礼问问话。
“哥婿对你如何?银钱可都让你知道?可会吩咐你做事?夜里……可还好?这外孙有盼头没?”
前几个余礼都细细答了,怕他娘在家忧心,听到最后一个问题,余礼耳朵都红了,掩饰般喊了一声:“娘!”
赵雨梅瞧他这样子就知定是和谐的,只哈哈笑了几句,道:“娘不问了娘不问了,就知你这刚成亲的小哥儿面皮薄。”
两人又絮絮叨叨话了些家常,就像余礼还未成亲时那样,不,又不一样了,余礼明显更有主见了,更能当家了。感受到余礼的一些小变化,赵雨梅安心地笑了。
第13章 双抢
回完门后两天,李铭川就去卫猎户家的地里栽晚稻去了。余礼也慢慢回到了之前还在余家时的生活,打打鸡草做做饭,洗洗衣裳,缝缝补补。
他把从余家拿回来的坛子也腌好了酸菜,两坛送回了家,两坛让李铭川带去了卫猎户家。
今日李铭川去了地里,卫芪拎着一篮果子来找他了。
他站在门口高声喊:“礼哥儿,你在家吗?”
余礼正在喂鸡,连忙出来开门,见是卫芪,也很高兴。他们俩之前不算太熟,但是两人说话性子都是很合得来的。
余礼从小跟着大哥屁股后面玩,慢慢跟着爹屁股后面学厨,又跟着娘屁股后面干活,再大一些就带着小妹东跑西忙,是没有什么同龄的玩伴的。
卫芪住得本就离村远,玩得最好的是个小汉子,现已成了他的相公,常常同着他爹去打猎,他在家是没太多事要做的,觉得无聊,近日家里同余礼两口子来往多,便提着果子来寻他了。
余礼给他冲了些桂花蜜,又拿了些花生。同他道:“如今我是借花献佛了,竟用你送的东西来招待你。”
卫芪一笑,道:“你这比我送过来时可香些,喝着嗓子都润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