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今天就去,临侄我先走了啊。”
秦队长是个行动派,村里的厂子一天不开起来,他心里一天不踏实。
把宣传册往怀里一塞,匆忙跟叶临说了一声,掉头拔腿就跑。
“叔,你拿几包面回去吃。”
“不拿了不拿了!”
叶临看他要走,想让秦队长拿几包方便面回去,结果压根喊不住他,院里早没人影了。
秦队长动作很快。
回去之后,没两天就敲定了施工队,
五十多的人,每天热血满满跟打了鸡血一样忙前忙后,上山下乡,连坟子地都去转了一圈,
两天的功夫,秦队长把属于下河村的地皮全跑了一遍。
终于敲定两处地皮用来盖厂。
一处离村里的庄稼地不远不近,走路五分钟的距离,用来做面厂,
一处在距离村口两三百米的位置,用来做服装厂,那里离村后的庄稼地,和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远,不用担心污染粮食和机器的吵闹问题。
第三天就开始翻地皮,打地基。
村里人人喜气洋洋,比之前盖学校还兴奋,
厂子好啊,厂子能挣钱,而且自己村的厂子,等招工的时候指定优先考虑他们啊!
他们一群泥腿子也有机会当工人了!
最近下河村的村民出去都是抬着下巴走路,进供销社都不带低头的。
供销社里平常没好气的售货员,只要一听是下河村的人,在柜台后能立马表演一个变脸,拉着人不让走,一口一个亲热的大姐叫着,热情的都让村里人都害怕,
这年头家里孩子都多,谁都想要个正经工作。
县里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干一辈子没人辞职,压根没空地儿,县里的待业青年不比村里少。
苗婶正在被一个卖炒货的售货员拉着唠嗑,俩人一边聊,一边磕着瓜子,
柜台上的瓜子皮垒成一堆,比苗婶口袋里买的瓜子还多,
“大姐,你们村里的厂子啥时候招工嘞?”
售货员跟苗婶东拉西扯,靠着三把瓜子,临时硬凑出来点交情,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开始打听厂子的事,
问完还十分有眼色的从柜台里抽出根芝麻卷塞进苗婶手里,
有吃的谁不要,
再说,她苗婶可不白吃,她跟金凤莲成天凑一堆,对老叶家的事了如指爪,下河村没人比她更懂开厂了。
苗婶心安理得,咔哧咔哧嚼着芝麻卷,告诉售货员自己知道的消息,
“妹子啊,不瞒你说,我还真知道点内部消息。”
“哦!大姐您快说说。”
售货员一听这个可来劲了,又往苗婶手里塞了把葡萄干。
苗婶就是想装装深奥,显摆一下,没想再坑售货员东西。
可东西都塞手里了,苗婶舍不得再还回去,只好顺势把葡萄干塞进布兜里,
不再说废话,直入主题。
“反正肯定是开两个厂子,一个生产面条一个做衣裳。”
“厂房已经开始盖了,听俺们大队长说最快三个月能完工,到时候先挑我们村的人进厂,然后再对外招工。”
“咳咳咳!!!”
苗婶又吃芝麻卷又说话,一不小心把芝麻吸进气管里,咳的脸红脖子粗,
“哎呀,大姐您快进来坐坐,我去给您倒杯水。”
第246章 媒婆
售货员正听着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呢,忽然卡壳,她比苗婶还急,
连忙把自己的凳子让给苗婶坐,还没来得及去倒水,
这时,一杯红到看不清底的红糖水,忽然送到苗婶嘴边,
隔壁柜台卖糖的售货员热络的很苗婶打招呼,
“来来大姐,你先喝这个,我放了两把糖红,可甜。”
“大姐慢点喝,可别呛着喽,喝完咱还有。”
刚才卖糖的售货员在一边偷偷听招工的事,苗婶呛住,她可急坏了,迫切想知道下河村的厂子招工要什么条件,她儿子眼看考不上大学,可咋整!
苗婶被俩人前呼后拥,伺候的周周到到,打了个饱嗝儿,摸着肚子继续往下说,
“你们都知道,厂子是俺们村香江大老板开的,我可听老板家的人说了,这厂子的待遇啊,尽量按他们香江那边来,那词儿叫啥来着。”
苗婶挠挠头皮,脑门都皱出来个川字,闭着眼努力想了一会昨天从金凤莲那里听来的洋气词儿,
一根弦儿忽然接上脑电波,她想起来了!
苗婶猛的睁眼抬手拍了下柜台,兴奋说道,
“对,叫外企!只要进了俺们村的厂子,就是外企员工!”
嚯!
两个售货员眼睛瞪的提溜直,互相激动的握着手抖个不停,
她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外企,但谁不知道香江人有钱?听说在香江刷碗一月都能挣好几百呢!
就算是尽量按照香江的待遇,那也肯定比她们一月二十挣的多!
“大姐,那具体啥要求嘞?您看我小妹初中毕业行不?”
“大姐,我儿子正念高三,成绩老好了,你看有希望吗!”
俩人争先恐后,生怕矮对方一节,错失良机。
“这,这要求我还真不清楚,好像识字就行吧,我们村一大半都不识字呢。”
“真的吗大姐!我们孩子都识字!”
俩人听见识字就行,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去,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收了人家这么多东西,苗婶怎么也得多说两句,当然,这也是从金凤莲那里听来的消息。
苗婶好心提点她们一句,
“条件低也不是好事,只要上过学谁不识几个字?”
“县里符合条件的人那么多,这竞争啊说不定更激烈,你们孩子还是多做打算的好,可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