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三国时期蜀国众人的祀庙,也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
【埋葬了蜀汉丞相以及汉昭烈帝刘备。】
三国时期,诸葛亮大惊,急忙向刘备请罪。
自己作为臣子怎么能和君王共同享受祭祀呢?
刘备温和的笑着扶起诸葛亮,坚定的说:“孔明值得。”
汉朝,刘彻一下子站起来了。
汉昭烈帝?!
我大汉的皇帝吗?怎么混到蜀地去了!
【满腹经纶,才智过人,是无数历史人心中的白月光式人物。】
【一生不负主公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作为忠臣的代表,数千年来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的敬仰。】
东汉末年,此时还是个少年的诸葛亮不由有些面红耳赤。
偏偏自家叔父诸葛玄还一副打趣的表情,更加逗得他不好意思起来。
蜀国,刘备欣慰的看向诸葛亮。
他就知道自己没有信错人,只是苦了孔明孤身一人为光复大汉而努力了。
【门口的柱子上所题的两句对联,正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三顾频频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说的正是昔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情景。】
【“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说的是诸葛亮呕心沥血为蜀后主刘禅留下的《出师表》。】
【俗话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字字泣血,情真意切的展现了诸葛亮对于蜀国未来的担忧,对于刘禅的放心不下。】
唐朝,饱受安史之乱困苦的杜甫终于在友人的资助下来到了成都定居。
他抬起苍老的手抚摸着有些破旧的武侯祠,眼中热泪不由滑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大唐又到何日才能光复盛世呢?”
刘彻捻捻手指,凤眸微闭,到底发生了什么,汉朝怎么会从长安迁都到蜀地?
【要知道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争霸,汉室衰微,天下早已经分崩离析。】
【各方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乎打成了一团浆糊。】
【个个都打着匡扶汉室的名头,不过刘备算是正经的汉朝后人。】
东汉初年,刘秀心中既紧张又生气。
自己光复大汉以来励精图治,生怕堕了汉家威名。
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这刘备也不知道能否再次一统天下,中兴大汉呢?
【刘备字玄德,乃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不过嘛,自从推恩令施行以来,传到刘备的时候已经和白身没什么区别了。】
【少年时期刘备几乎是和母亲依靠编织草鞋贩卖为生,生活十分艰苦。】
【比起另外两位走到最后的诸侯的出身,这边可以说是地狱开局。】
此话一出,各方诸侯的心中都不平静。
他刘备占了一路,另外两位会是谁呢?
————小剧场————
袁绍(自信满满):肯定有我袁本初的一席之地!!
什么曹阿瞒不过是我手下败将!
曹操(微笑):人贵有自知之明,袁绍没有。
第79章 皇甫嵩:我就是块砖,哪需要往哪搬!
【公元168年,汉灵帝刘宏即位登基,改元建宁。】
【要说大汉的宦官之祸也不比唐朝差,汉灵帝时期著名的十常侍那都是操纵政权的一把好手。】
【甚至刘宏还称其中的宦官张让为阿父,封为列侯。】
汉初,刘邦直接拍案而起,一脸怒色。
“封为列侯?!岂敢认区区宦官为父?!”
“满朝文武都死光了吗!!”
叶楚:大多数文武百官都忙着巴结宦官呢!
真正的父亲刘苌:??
【一朝之中的权力就这么多,宦官分走了大头,那属于士大夫集团的权力就少了。】
【故而从汉桓帝时期,两方党派就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宦官祸乱朝政,士大夫集团试图打击其在朝中的势力。】
【可惜在皇帝的支持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受到了严重的惩处,许多士人被终身罢黜。】
【士大夫集团的失败使豪族世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宦官势力更加猖獗。】
听到这里刘彻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天下难道靠宦官就能治理好吗?!”
这一杀,天下名士谁还敢为我大汉朝廷效力?!
叶楚:emmm,所以大家都选择了避世观察。
东汉末年,荀彧眼神沉痛,两次党锢之祸人心几乎散了个干净。
陛下大兴大狱,多少贤臣名士被牵连离开朝堂?
民怨沸腾,朝政震荡,官场腐朽,何时才能光复我大汉?!
【直到光和七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拉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传遍了大汉。】
【天下教徒群起响应,无数州郡失守,京师震动。】
光和三年,喜得爱子的刘宏再也坐不住了。
任用宦官对他来说不过是巩固皇权的谋略罢了,迂腐的世家大臣走就走了。
但他没想到民间真有人敢起义谋反?!
“速传皇甫义真进宫!”
身边的张让躬身下去了,背心却出了一身汗。
【郎中张钧认为黄巾之乱的根源在于十常侍弄权导致的党锢之祸,请求斩杀他们。】
【然而在十常侍巧言令色的狡辩下,此事就翻篇了。】
【而张钧却惨遭拷打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