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知道,自己刚从政变中回过神来,长安兵力空虚,若是冒险开战恐怕不妥。
【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人,二凤也并没有自乱阵脚。】
【若是让突厥人知道长安此时兵力空虚,此战就在所难免了。】
【不顾众人的劝阻,李世民以天子之躯亲自来到渭水与颉利隔岸对话。】
宋朝,宋真宗赵恒摇摇头。
一国天子何等金尊玉贵,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岂能以身犯险?
想起前些时日寇准非要自己北上亲征就觉得头疼。
【二凤疾言令色,斥责颉利可汗违背盟约。】
【加上二凤特地整练了军队,颉利见到唐军军容威严,气势鼎盛,不由有些胆怯。】
【主要是唐军一副要决一死战的架势,再加上李世民承诺送给突厥的金银珠宝。】
【颉利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先退兵求和。】
贞观初期,即使已经过去了数月,李世民还是觉得耻辱难忍。
自古以来,城下之盟说得好听,不过都是不得不为之的屈膝求和罢了!
我李世民,我大唐岂能咽下这口气?!
别说他,下面的武将文臣哪个不是一脸羞愤。
这种靠送钱讨饶要来的和平与羞辱何异?
宋真宗赵恒:真嘟假嘟?朕觉得还好啊!
慈禧:哀家觉得也还行,出点银子就能摆平的事都不叫大事。
【因此李世民与颉利杀白马为誓定下了渭水之盟,解决了这次危机。】
【但李世民是什么人,天策上将,一路征伐天下,自有一番傲气。】
【突厥的入侵无疑是把大唐的脸面狠狠踩到了地上,渭水之盟二凤深以为耻。】
宋朝,别人不说,寇准狠狠赞同了。
南迁示弱只会让敌人紧追不放,必须要展现出我们大宋的决心,才有和谈的可能。
官家他,唉,还是得再去劝劝才行。
【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厉兵秣马,养精蓄锐,积极扩军备战,甚至允许武士在显德殿上演习。】
【大唐君臣都憋着一口气,只为了有朝一日一雪前耻。】
叶楚啧了一声:【有时候人和人的区别还真是挺大的。】
【唐朝渭水之盟奋发图强,知耻后勇,誓要夺回大唐的脸面。】
【巧了,大宋也有檀渊之盟,同样是城下之盟,不过后者嘛,选择了苟活于世,随遇而安。】
【甚至宋真宗还觉得自己在位期间有所功绩,还去了泰山封禅。】
我去你大爷的!
赵匡胤只觉得脸上烧得慌,怒气翻涌。
听听,听听!
人家唐太宗深以为耻,你倒好还去泰山封禅,生怕我们老赵家的脸丢得不够大!
到底是哪个龟孙!气死我了!
赵恒:擦擦冷汗。
听着天幕的大宋皇帝都有些尴尬,这真宗毕竟是祖先,还是不要妄议的好。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我们二凤是谁?天策上将,千古一帝诶!】
【哪里用得了十年!】
贞观初期,李世民眼睛一亮
嗯嗯?楚楚姑娘要是说这个我就不困了!
难不成这报仇雪恨之日就在眼前?
快快细说!!
第55章 李世民:暗戳戳记仇,小小突厥,我直接拿下!
【要知道从大唐建国到渭水之盟的八年中,突厥几乎年年入侵,面对战力凶悍的突厥人大唐也是屡尝败绩。】
【所以对付突厥不是脑子一热就可以去攻打的。】
【之后的时间里,李世民一直没有忘记这种耻辱,缜密布局,誓要一举拿下这个强大的敌人。】
李世民:暗戳戳记仇中。
【除了“玩命练兵”之外,二凤也一直在军事重镇屯田,清理突厥在大唐残留的势力。】
【更重要的西域又不是只有突厥一个国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贞观初期,李世民会心一笑。
我大唐有政变,他突厥内部又好到哪里去?
颉利生性残暴,对于麾下各部族只是一味打压震慑,早已是人心向背!
只要我大唐运作得当,必能分裂其内部,届时联合起来攻破颉利的势力!
【终于在贞观三年,大唐蓄势待发,十几万大军分六路出击。】
天幕下,义成公主不由心脏一缩。
就连东突厥都覆灭了吗?复兴大隋终究只能成为水月镜花吗?
唐初,李建成直勾勾的盯着天幕,如狼似虎的突厥就这么轻易的覆灭了?
【此战,大唐战神李靖率领三千精兵以雷霆之势攻克了突厥大军的心脏定襄,颉利可汗节节后退。】
【后李靖又乘胜追击到阴山,苏定方率领骑兵直接拿下了可汗的营帐。】
【虽然没有直接活捉颉利可汗,但由于自家老大跑了,东突厥群龙无首,被十分顺利的围剿了,俘虏十万余人。】
李世民满脸笑意,朗声开口:“好!”
“药师不愧是我大唐的肱骨栋梁之臣,一雪渭水之耻!”
李靖连称陛下谬赞,心中也是狠狠舒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马背上征战的将军,送金银求和无疑是刺痛了他的心。
突厥一直狼子野心觊觎中原,仗着民风彪悍,战士勇猛常常骚扰边境,真欺我大唐无人?
要他说,这一战打的痛快!
【这一战不仅解除了大唐西北边境的祸患,洗刷了以往屈膝求和的耻辱,而且大大扩展了唐朝的疆域。】
【更加令人舒心的是,昔日渭水河畔大放厥词的颉利可汗也被捉住,亲自押往长安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