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318)+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按理说正是发展开拓的好时机,却被活生生的给葬送了!”

【但历史证明,这还不是杨广的极限。】

【建东都、开运河、修长城,比起他后面的操作来说都算是洒洒水了。】

【带给隋朝百姓的痛苦还远远没有结束!】

生活在开皇年间的百姓直呼造孽,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谁不怕啊?

谁知道死的几百万户人家里有没有自己啊!

不少人对着大兴城的方向跪下,高声呼喊着:“陛下!陛下明鉴啊!”

“千万不能让晋王登基啊!”

皇宫中的杨坚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他倒要看看这个孽子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第248章 杨坚:???高句丽到底怎么你了!

【隋朝建立之前,中原分裂将近三百多年,周边的藩属国小心思也多了起来。】

【尤其是位于隋朝东北处的高句丽,经过这些年的猥琐发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割据政权。】

【其领土东面濒临日本海,南达汉江流域,西北直抵辽水与隋朝接壤,地盘一再扩张。】

【不仅如此,高句丽拥兵60万,还打服了周边的契丹、靺鞨等部落,逐渐有一家独大的趋势。】

【最重要的是,高句丽作为受中原王朝册封的藩属国,却不遵臣礼,不供职贡。】

【甚至还暗中与突厥等势力勾结,这不是想要造反吗?】

【眼瞅着小弟有想要篡位的意思了,隋朝也不会干等着它做大。】

【从某种程度来说,攻打高句丽是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

唐朝贞观十九年,提起高句丽朝中众人的脸色一瞬间就冷下来了。

哼,不过是中原周边的附属小国,竟也生出了悖逆的心思!

李世民心里还是没有放下对高句丽的执念,自己好不容易御驾亲征呢!

最后却不得不因为寒冷的气候和后勤补给问题,无奈撤退了。

泉盖苏文,终有一日我大唐的铁骑会再次踏上高句丽,完成这场征伐!

大业年间,杨广难得笑了下:“这天幕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嘛!”

“朕打高句丽,那是必行之举,算你有眼光!”

还没等他的好心情持续,却听见叶楚接着说道。

【攻打高句丽可以,也不是说要拖着全隋朝的百姓一起去死啊!】

【哪有人这么打仗的?】

【关键是还不止打了一次,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造啊!】

【杨广每次搞什么大动作,那都是百万人起步,打高句丽也不例外。】

【大业八年,杨广征调大量民夫修造战船、兵器,并开始抽调全国兵力在涿郡集结,号称百万之众。】

【架势倒是摆的很足,一副不破高句丽终不还的气势。】

【可惜,现实狠狠甩了杨广一个大耳巴子!】

杨坚都麻了,一会儿这边调个一百万,那边调个两百万的。

别说是他这刚建立不久的大隋,就算是汉朝也经不起这么造啊!

打高句丽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赢的吗?

再说了,这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威慑,大隋才发展多久哪能说拿下对方就拿下?

想起天幕曾说过的隋末农民起义,能不起义吗?

他要是农民,第一个就要站出来反了他丫的!

【隋朝的大军不仅没有如他预期的那样大获全胜,反而惨败而归。】

【高句丽发展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更何况还是在人家的主场上呢?】

【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过辽河时有30万5千军人,返回隋朝的时候仅剩2700人了。】

【士兵的伤亡惨重,那民夫的死亡人数就更加骇人听闻了。】

【打仗你得运粮食吧,而且还是这种级别的军队出征。】

【咱也不知道杨广为什么这么急,一年之内愣是逼着完成了物资征调。】

【当时那运输路上是个什么情况?】

【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说句惨不忍睹都算是轻的了。】

【更别说那些被拉去造船的工匠,上行下效个个都像有鬼在追一样的催促。】

【造船工匠昼夜在水中工作,从腰往下都长出蛆虫,竟然有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秦朝,嬴政此时无比共情了隋文帝杨坚,作孽啊!

听听这些数字,那都是在拿大隋的命去消耗啊!

关键这还不是一次,而是永无止境的一次又一次。

天下的人都去服劳役了,地谁来种,百姓要怎么生存?

现在想想,杨坚留的家底确实还挺好的,不然都扛不了十几年啊!

汉初,刘邦早就已经目瞪口呆了,我滴乖乖,看来咱这个见识还是少了!

像胡亥那样二世而亡的暴君,居然还有一个?!

说他横征暴敛都不够啊,这分明是没把百姓的命当回事啊!

咳咳,虽然当皇帝的有这种毛病也算正常,但关键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这步步紧逼,人家不造反才怪了!

主要这隋朝刚立,又有个开皇之治,怎么也不是王朝末年之相。

哈哈,你没到末年,爷就来给你加加速是吧?

【原本以为受到这么重大的挫折,总要好好休养生息了吧?】

【杨广,一款24K纯倔驴,还是那种受不了挫折的高傲脾气。】

【输什么输,我字典里怎么能有这个字?】

【刚刚失败,人家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起了第二次征伐高句丽。】

【不出意外,又华丽的失败了。】

【主要是这对国家的民力物力消耗太大了,一点喘息的空间都没有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