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288)+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刘备呢,从小跟着母亲一起贩履织席为生,妥妥的贫困皇家儿童一枚。】

三国,曹操和刘备虽然算不上什么挚友,甚至可以说是敌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看不起刘备,说实话,他挺佩服大耳的。

从黄巾之乱开始屡败屡战,为了大汉的基业也算是四处奔波,呕心沥血了。

要是没有他刘备,这天下也许早就是他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唉,可惜,吾非王莽,玄德也非光武。”

“时也命也!时也命也!”

【但刘秀的叔父尚在,他也不可能跟着自己的母家生活。】

【平白多了刘秀兄弟姐妹几张要吃饭的嘴,对于叔父刘良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因此秀儿的童年虽然没有刘备那么凄凉,但也不是什么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公子哥。】

【自己也是要种地干活来养活自己的,一边耕种一边读书。】

【毕竟此时的天下已经不再是汉朝,而是王莽建立的新朝。】

【刘氏子弟呢,一部分已经倒戈到了王莽,一部分在观望情况。】

【像秀儿这样权势不大的皇室子弟一抓一大把,自己不谋生路只能等死了。】

武周,太平公主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啧啧有声。

“本宫发现,这些历史人物好像大都逆风开局?”

上官婉儿目光微垂,声音有些轻:“想来是苦难磨人,才催着人成长吧。”

太平公主摸了摸下巴:“难不成是因为本宫的人生太顺利了,才会输给讨厌的大侄儿?”

她气呼呼地说:“那这样,本宫岂不是成了话本子里跟主角作对的恶人了?!”

李隆基:......那我来当公主,你去在祖母的监视下生活好了。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刘秀逐渐长大了。】

【作为拥有土地的少年,刘秀时不时的会去卖点谷子换点钱财什么的。】

【就在一次他运谷到宛城去贩卖的过程中,他遇到改变他一生的契机。】

第227章 刘彻:杀千刀的,谁家好人会挖人墓啊?(二合一章节)

【刘秀曾在太学读过书,不仅学习了知识,也交往了不少的朋友。】

【再加上他自己为人品德不错,在南阳这一片是是响当当的优秀好青年。】

【在很平常的一天,秀儿拉着自己的谷子去卖货,就遇到了曾经的老朋友李通。】

【这李通家里世代都是经商的,虽然很有钱但是政治地位不咋高。】

【而且你说巧不巧,当时在天下流传着一句预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汉初,说起这预言占卜之事,刘邦倒真有个人选,

他与吕雉对视一眼,夫妻二人多年默契,吕雉一下子就懂了。

“传鸣雌亭侯许负觐见。”

在这世上,要说刘邦这老登最信任的术士,非鸣雌亭侯许负莫属。

这可是他们大汉朝第一个在19岁的封侯的女子,靠的正是一手鬼神莫测的相面术。

刘邦是真好奇啊,这所谓谶文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李通一听,小心思就开始浮动起来了,这不就是他们李家崛起的机会吗?】

【而此时正值新莽末年,由于王莽比较激进的改革制度,天下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

【简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造反机会了!】

【于是趁着刘秀来卖谷子的机会,李通就极力劝说刘秀起兵。】

【毕竟这说到底是他们老刘家的江山啊!】

刘秀:出门卖谷子,喜遇慧眼识珠的老铁一位!

刘秀眉眼含笑,看起来十分温和,但没人会怀疑这是一位掌握大权的皇帝。

他笑着对阴丽华说:“丽华年少有姝色,闻名南阳,我那时虽然与你尚未谋面,却早有耳闻。”

“后来在长安游学,曾看到执金吾出行的盛大场面,我才发现世间宽阔,好男儿应志在四方!”

“年少的我曾经觉得入仕当官得做个像执金吾那样霸气有牌面的,娶妻子也得要像丽华那样美丽出众的才不负人生啊!”

阴丽华温柔地注视着他,从南阳微末之地走来,到如今的长安,他们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刘秀揽过她,胸中豪气万丈,一如曾经意气风发的模样。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他刘秀做到了!

【刘秀作为一个有大志向的人,自然也不是甘于平庸的普通人。】

【但起兵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可不是他们两个人拍拍屁股就能决定的事情。】

【好在身处南阳,刘秀二人还是有些家族势力的,再拉拢一些当地豪族的资助充当入伙费。】

【另外通过李家进行秘密的贸易活动,购买兵器、粮草等物资,打造起兵所需的战备资源。】

【在公元22年,刘秀与兄长刘縯在舂陵正式起兵了。】

【他们以“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为口号,迅速召集了七八千人的队伍,史称“舂陵军”。】

刘彻:燃起来了,奥利给!

他吩咐旁边的小黄门:“把好酒端上来,朕与诸爱卿共饮!”

从微末起兵,几乎形同重新打天下了。

新朝末路,刘彻可不信只有他们一支造反势力,他咬了咬牙。

他丫的,他还没忘记那群掘他们老刘家墓的强盗呢!

【感觉一部高燃复国史即将拉开序幕了是不是?】

【但对不起,在此时的王莽眼中,刘秀还属于旮旯里的小虾米,掀不起水花的那种。】

【眼下如火如荼的赤眉军和绿林军这些起义势力对于新朝的威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