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政之后,在慈溪的默认下光绪是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的。】
【毕竟一个完全的空壳皇帝,哪有权力搞维新变法?】
【可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步子迈得太大一下,维新变法直接砍到了大动脉。】
【变法维新严重触及到了朝中守旧派的利益,大臣们连忙请慈禧出山解决。】
宋朝,王安石摇摇头,有些遗憾。
搞变法他也算是老手了,皇帝连朝中权力都没有完全掌控,变法怎么可能成功?
朝中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是听命于太后,光绪也敢急匆匆的就变法!
神宗陛下的情况比光绪好得多,没见这变法也失败了?
没有实力的时候,就得卧薪尝胆的蛰伏,积蓄实力。
明朝,作为变法的成功人士,张居正就更不看好光绪了。
这位光绪帝的政治手腕明显太青涩了,就算没有慈禧他也不一定玩得过朝中那些保守派的臣子。
张居正轻笑起来,想他们在世宗手下那局面,要是换成了光绪,直接秒变easy模式了!
变法有风险,玩政斗你得谨慎呐!
【慈禧也是没想到光绪蠢成这样,拼命的挖自家的墙角!】
【比起光绪来说,她老人家在朝中的势力强大多了,直接就开始打压变法了。】
【情势危急,变法派也是恶向胆边生,打算从根源解决问题,来一出围园废后,劫持慈禧。】
【我们仍未知那天,慈禧收到政变密报的时候心中是什么滋味。】
清朝,慈禧冷眼瞧着坐在下面的光绪,再三平复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火气。
她怒气冲冲把手边的茶杯砸到了光绪跟前,打破了一室沉默。
“蠢哪,你是真的蠢!哀家怎么会有你这么蠢笨的儿子?”
“搞变法维新,也不看看你那几两重的骨头,撑不撑得起?!”
跪在下方的光绪眼眶通红,愤慨一下子涌上心头,抬头反驳道。
“外敌环伺,时局颓靡,大清本就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
“变法维新乃是救国之道,如何不能成?”
“说到底,不过是皇额娘放不下手中的权力罢了。”
慈禧用力的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反问道。
“哀家执政多年,难道不知道如今大清面临的困境吗?”
“可皇帝别忘了,你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你才是朝中最大的保守派!”
“你所谓的改革对于天下人也许会是一条出路,但对你我,对爱新觉罗家,无异于自找死路!”
光绪看着悲怒交加的慈禧,一时间只感觉心力交瘁,顿时瘫坐在地。
“朕,朕,朕是为了大清好啊......”
慈禧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只是平淡的说道。
“哀家已经老了,就算掌权又还能掌多少年呢?”
“这朝廷迟早都是要交到你手里的,可哀家真是没想到你竟如此愚钝!”
“若大清真亡于你手,哀家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不变法,大清会不会起死回生不好说,可照你的法子来变,大清末路就在眼前。”
“所以,就算这条路是错的,哀家也只能埋头走下去!”
【你说你连搞个政变的实力都没有,维新变法能获得成功吗?】
【慈禧直接重新“垂帘听政”,将光绪帝囚禁起来长达十年之久。】
【其实呢,按照宫廷政斗的规则,一般来说输家的下场都是死,详情参见唐朝。】
【管你什么兄弟,母子,姑侄,争权输了就得认嘛。】
【但是,好歹也是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慈禧下不了杀手就只能选择把人关起来了。】
唐朝,李世民:......
这话他怎么听起来这么奇怪呢,说的好像他们老李家都是什么六亲不认的人一样。
长孙皇后扶额,算了还是不打击陛下了,毕竟这头还是他起的。
武周,武则天感觉良好,都是搞政斗的,彼此是个什么货色都一清二楚。
说句实在的,这皇宫里黑心肝的人,比大牢里的多多了。
她也是以防万一,谁叫他们老李家能人辈出,对敌人的心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要知道慈禧吸取上一个儿子同治的教育经验,害怕光绪也和自己不亲近。】
【从小对光绪比较溺爱,多年相处下来,感情自然是有的。】
【不说其他的,慈禧跑路的时候也没忘记带上他。】
康熙:?
什么跑路?!
回京师才多久,怎么又跑了!
第200章 李隆基:不忍能行吗,我祖母是真杀人!
【你说你要是真想掌权搞变法,十年囚禁都不肯服个软,小腰还挺硬。】
【对着皇后更是一点好脸色没有,光绪帝的皇后就是慈禧的侄女。】
【又想掌权又受不了一点委屈,人不能既要又要嘛!】
【看看人家李隆基没得势的时候,主打一个低调和隐忍,你看他敢跟自家祖母呛声吗?】
李隆基:......那时候我配吗?
我的翅膀还没有那么硬,慈禧不杀光绪,我祖母呵呵。
你敢和她争权,不好意思,她是真杀啊!
武则天:^_^
汉朝,刘彻表示认同,别管那心里怎么想,表面功夫你得做好了!
而且说句混不吝的,慈禧年纪那么大,你但凡好吃好喝的养着身体,熬也能给她熬走了。
我这还是千古一帝呢,在祖母当权的时候还不是得忍着?
小不忍则乱大谋,连点耐心都没有,怎么做大事!
【不过也不能说光绪的变法是不好的,也许对当时的大清来说是一条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