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251)+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如今大清面临的局势,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严峻。

谁能想到,这些西方来客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

他叹了一口气,也许天幕说得对,自明清时期起,在他们未曾注意到的时候西方已经悄悄发展起来了。

一味的守旧不变对于局势没有一点好处,也是时候接受新的东西了!

【偏偏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咸丰帝就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了6岁的皇子和八位顾命大臣。】

【慈禧作为唯一拥有皇子的妃子,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宫斗MVP。】

【皇帝年幼,对于慈禧来说这正是她作为太后可以名正言顺垂帘听政的好时机。】

【但在这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下废物老公留下来碍眼的八个小玩意。】

废物老公咸丰:......

小玩意们:......

【八位顾命大臣以肃顺为核心,包括载垣、端华等,他们并不愿意慈禧太后染指权力。】

【毕竟有了太后听政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束脚,哪能随心所欲的掌控朝政?】

【而同样的慈禧要是想争权就必须要拥有分量足够的盟友,分别是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訢。】

【解释一下哈,慈禧是作为皇帝生母被封太后,而咸丰帝的嫡妻也按照祖制被封为了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倒不是对掌权很热心,只是不甘心就这么被架空成为一个吉祥物而已。】

【恭亲王奕訢呢,是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朝廷中颇有威望,但在咸丰朝未得到重用。】

【若是有了从龙之功,奕訢也能成为朝中掌权的重要人物之一。】

刘彻:嘿嘿,看热闹不嫌事大,又是一出好戏啊!

咳咳,双方选手已经入场完毕,即将进入权力的游戏角斗场!

他摸了摸下巴,不过慈禧毕竟是后宫之人,论朝堂根基肯定不如那几个顾命大臣。

她是怎么赢下这场政变的?

第197章 崇祯:好想和你们这些有钱人拼了!

【其实八大臣这边的势力并不弱,其中足足有三个宗室,有两个还是铁帽子王。】

【简单来说,铁帽子王是清朝一种可以世袭罔替不降级的王爵,地位很高。】

【毕竟有了这个封号相当于端上了超级铁饭碗,只要清朝不倒就能一直做个富贵宗亲。】

【剩下的几个人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什么兵部尚书、军机处行走、蒙古都统的应有尽有。】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的直白,胜负往往就在快慢之间分出。】

明朝,张居正轻叹一声:“一子慢,满盘皆落索。”

所谓的争斗,也不过是看谁在最合适的时间抓住了先机罢了。

冯保呵呵笑着:“高拱大人想必对此印象深刻。”

若不是他们抓住时机,直接送走了高拱,少不得多费工夫来争权。

【咸丰帝薨逝,他的遗体总是要送回京城安葬的。】

【慈禧抓住了这个时间差,让肃顺几人护送梓宫从大道回京。】

【自己则是和慈安太后及幼帝先行由间道兼程返京,终于在11月1日到达了京城。】

【慈禧入京后立即召见了恭亲王奕訢,咱们不知道他们具体商量了什么内容。】

【反正第二天由大学士贾桢等人领头要求太后摄政,又历数肃顺几人种种欺罔跋扈的行为,宣布几人正式被解雇。】

【刚到京城的几个人水都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强行解任了。】

【还对奕訢入宫的事情非常不满,认为“太后不应召外臣”。】

肃顺:......大冤种竟是我自己?!

本王累死累活的忙前忙后,便宜了她慈禧?

奕訢冷笑,咸丰无能偏偏还忌惮我,故意排挤本王,那不好意思。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既然不愿意给我权力,本王自己去争!

【你们还搁这呵斥人家呢,慈禧立马就传旨把载垣、端华、肃顺三个宗室之人革职拿问。】

【八大臣被收监,奕訢集团当天就直接向天下公布了他们的罪行,行动效率拉满!】

【最终,两宫太后顺利的开始垂帘听政,奕訢也如愿当上了议政王和首席军机大臣。】

【八个顾命大臣呢,肃顺斩立决,载垣、端华赐自尽,其余人通通革职。】

【不过虽然是慈禧和慈安共同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更加热衷于权力之事,占据了主导地位。】

东汉,邓绥对于女子掌权其实还挺喜闻乐见的。

自从天幕说过关于女帝还有诸多摄政太后的事情之后,下面唧唧歪歪的臣子安静多了。

只是这大清如今强敌环伺,内里又腐败不堪,不好做啊!

【但此时的大清已经不再是鼎盛时期,掌权就意味着要支撑起这个垂垂危矣的王朝。】

【慈禧在后世的形象基本上是究极反派的角色,历史著名老妖婆!】

【穷奢极欲,心狠手辣,卖国之贼,也算得上恶名远扬了。】

【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的胡说,她的恶是真的。】

【以她的六十大寿为例,为了举办庆典,清政府提前两年就开始筹备这场盛会。】

【从皇宫到颐和园一路沿途搭建彩棚戏台,张灯结彩,装饰得富丽堂皇。】

【庆典期间,更是大摆宴席赏赐群臣,还邀请戏班进宫演出,连续数日。】

【据估算,这次庆典耗费了白银近千万两,那时的海军军费实际支出才不到一百万两呢。】

崇祯:OMG,贫穷限制了朕的想象,好想和你们这些有钱人拼了!

办一场生日庆典,居然要花费上千万两银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