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非要选择篡权夺位,留下了不好的骂名。”
“这不就像是用黄金去换铁块吗?”
刘远生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将军以为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呢?”
李定国正要回答,天幕上的叶楚却开口了。
【孙可望送信给李定国,招他前往武冈议事。】
【身边的亲信都提醒他要慎重考虑,最好推脱掉这件事情。】
【李定国知道孙可望是想解除自己的兵权,但他认为大哥应该不会杀了自己。】
【只是好弟弟刘文秀的下场还摆在前面,估计去了也得当个闲人被监管起来。】
【于是李定国情真意切的写了一封信给孙可望,表示自己始终以君子和弟弟的诚心对待他。】
【目前正是我们要齐心协力光复中原的时候,千万不要听信谗言自相残杀啊!】
【孙可望表示很感动,然后三天之内连发七封信催促李定国来武冈。】
岳飞:......这个我是真的熟!
张宪撇撇嘴,吐槽道:“怎么这些掌权的,都爱来这套!”
“一个是拼命发金牌,一个是拼命送信。”
南明的境地与如今的大宋何其相似?
岳飞长叹一声:“只盼在另一个时空,悲剧不会再次重演。”
【上一个有这种待遇的,还是收到12块金牌的岳飞。】
【后来就被活生生的冤死了,大宋也成全了外族入侵,成就了元朝。】
【李定国一见孙可望这架势,更不敢去了好吗?】
【为了避免与他争锋,李定国决定率领部下南下广西。】
【而孙可望这边也很快就遭到了报应。】
孙可望大怒:“李定国这小子难不成真敢和我开战!”
“我就知道他狼子野心,必不会屈居人下!”
“枉我对他如此看重和信任,竖子负我!”
下面的人眼观鼻鼻观心,都不说话。
信任什么的,完全是危言耸听嘛。
【孙可望和清军在宝庆爆发了战斗,清军的首领正是尼堪的副手屯齐。】
【要不是孙可望调走了部队,屯齐也没办法带领着部队从衡州顺利逃走。】
【孙可望为了让自己的嫡系部队立功,没有安排其他的部队策应。】
【一番抗争之后还是被击败,不得不后撤。】
【屯齐顺利占领了宝庆,不仅大肆劫掠,还屠杀了百姓近10万人!】
一时间,营帐内的气氛十分诡异,孙可望脸色惨白。
刚刚他还大肆指责了李定国忘恩负义,结果是他自己指挥失败!
不仅丢失了宝庆,还导致了百姓被无辜屠戮。
孙可望不想再面对部下时不时投来的诡异目光,挥手让他们都退下了。
心中却是越发恼恨,如此更叫李定国那厮收揽人心了!
【这下子大家伙就更不满意了。】
【本来上次刘文秀被处分,军中的众多将领都颇有微词。】
【但毕竟刘文秀确实是战败而归,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结果这次你孙可望为了急于立功,指挥失误才导致了战败,啥惩罚也没有。】
【冯双礼和马进忠等人对孙可望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
【毕竟要是李定国在这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惨剧了。】
汉朝,刘彻啧了一声。
虽然这个孙可望是蠢,不过他猜忌李定国也无可厚非。
毕竟同样是抗击大清,李定国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无疑会动摇部下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还是太年轻了,会打仗又不代表会玩政治。
刘彻玩味,那历史上在开国时期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将军,又有几个是皇帝?
别说皇帝,善终的都是少数。
那韩信...咳咳咳,自家老祖宗还是不说了。
【大明联军内部的不信任,导致了抗清进程的延缓。】
【而此时的李定国知道孙可望已经容不下自己了,但他也不想和孙可望自相残杀。】
【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第187章 李定国(崩溃):难不成是衰神附体了,这么倒霉?!
【和大哥一时半会儿好不了,自己也不能在广西混吃等死吧?】
【广西平定了,广东还有个清朝的平南王尚可喜呢!】
【李定国直接率军攻打广东,获得了无数广东的明军响应。】
【然而面对失守的危机,尚可喜重金悬赏五十两招募敢死队出城突击。】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钱的诱惑直接让清军热血上涌,愣是顶着炮火出城开打。】
【李定国见交战不利,加上粮食库存告急,无奈之下选择了撤退。】
宋朝,苏轼心中惋惜:“可惜我大宋,却没能体会到这些的百姓的痛苦。”
“不仅没能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甚至还把他们当做异类。”
苏辙的嘴唇紧紧抿着,压抑着心中的难过。
归正人,归正人,不都是大宋的百姓吗?
人家一心向宋,朝廷却硬生生把人推向了对立面。
若是如同明朝一般,该有多少心系大宋的百姓会加入北伐的战场?
【而此时的孙可望已经有了称帝的打算,不仅追封了自己的祖先。】
【还设立了太庙,供奉了朱元璋,张献忠和自己的祖父。】
叶楚有些憋不住笑:【篡人家子孙的皇位,还要供奉人家,还好朱元璋已经死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脸上的肌肉因为愤怒而有些扭曲变形,胸膛剧烈起伏着。
“死了都要被这些不肖子孙给气活!”
“一个妄图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居然把朕给供奉在太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