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南宋跑路迁都被骂的呀,那叫一个狗血喷头。】
【自己可不能重蹈覆辙,绝不逃跑,要做一个有骨气的皇帝。】
【其他的几个也是有样学样,基本都选择了自杀,倒是没有徽钦二宗那样的。】
赵佶:这件事,就不能让他静悄悄的过去吗?
赵匡胤:手痒了,我说真的。
洪武年间,朱元璋气到失语,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听起来好像很合理,合理个屁!
你们就不能学点好吗?
那唐太宗治国的政治手段你怎么不学,岳飞的作战能力你怎么不学?
光学自己想学的是吧?!
【终于,他们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一波组合之下成功把大明带上了不归路。】
【那他们可能就疑惑了,怎么南宋那么怂南迁之后还坚持了这么久?】
【家人们,大金逢年过节天天勒索,汴京城破后又被彻底性的洗劫了一波。】
【赵构跑到临安的时候,身边哪有这么完备的小朝廷啊?】
【毕竟人家大金,还一起解决了宋朝的冗官问题,根本搞不了究极内斗。】
宋仁宗赵祯:喷不了,这个是真的地狱笑话!
杀了一大批,可不是给解决了吗?
大金:害,顺手的事!
【大清则表示:学历史,我也会!】
【为了不像宋朝的辽金一样拖拖拉拉这么久,这次我要速战速决,不给他们发展的时间。】
【也为了不像元朝那么短暂,我得联合汉人,强迫他们学习我们的文化,加速融合。】
【经典的历史学习愣是抄出了标准的零分答案。】
崇祯:痛苦面具。
皇太极:龙心大悦啊!
朱元璋: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叶楚话音一转:【回到正题,绍武政权覆灭之后,永历政权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一退再退,大明马上就无路可退了!】
【什么农民起义军,现在就是我们抗击大清的同盟军了!】
【就在永历政权这边打算联合大西大顺的残军之时,那边的大西日子也不好过。】
张献忠眼神扫过下面的四个好大儿,最终目光还是定格在了站在前面的二人身上。
孙可望是老大,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在军中也颇有声望。
老二李定国不仅是员猛将,性格也十分宽仁,很得人心。
至于老三刘文秀和老四艾能奇,他们二人估计很难和其余两个人相争。
孙可望不着痕迹的瞟了身后的李定国一眼,义父若死,也只有老二有一争之力。
李定国察觉到其他人的打量,不甚在意的笑了笑。
【老大都被杀了,一群残兵败将勉强死里逃生,又累又饿又想跑。】
【本来就是冲着吃饱饭来造反,加上张献忠嗜杀这几年下面的士兵还剩几分忠诚可说不好。】
【张献忠的四个义子一看这情形,就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几个人一合计,总归不破不立,还不如直接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整顿。】
【1647年年初,大西军攻克了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
【遵义也是历史转折点的老地方了。】
遵义: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真的是老转折点了!
众人:???
此前的朝代还有什么在遵义召开的会议吗?
叶楚:嘻嘻,也有可能是之后的哦。
【这次会议中,众将领共同推举了孙可望为主帅,重新颁布了严明的军纪。】
【同时将先前煽动张献忠大肆杀人的汪兆龄等人,狠狠整顿了一番军队。】
【经过精心的捯饬,大西军重拾活力,一路拿下了贵州的诸多军阀。】
【但贵州本就贫瘠,又经过先前奢崇明的叛乱破坏,并不适合成为大本营。】
【偏偏这个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瞌睡刚来就有人送上了枕头!】
崇祯扒拉了一下大明还剩下的地盘,啧,反正再拉拢南明也没有地分给大西了。
突地他灵光一闪,难不成是?
第181章 孙可望:感谢干爷爷送来的馈赠!
【大明已经是自身难保,就算是想拉拢大西,也没几个地方能送的。】
【这时一位来自云南的故人,却急匆匆的抛来了橄榄枝。】
【大明动乱开始,那就是到处起火,就连偏安一隅的云南也遭遇了蒙自土司叛乱。】
【为大明世代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无力抗衡,死伤惨重。】
【最后只勉强守住了楚雄,云南东部全数落入了蒙自土司沙定洲之手。】
永乐年间,朱棣捏紧拳头砰的一声砸到书案上,十分恼怒。
这些该死的夷族!
不打吧,逢年过节就来骚扰一下边疆,打了呢也只管一阵子的用。
纵观前朝,每每到了王朝末年,造反一个比一个快!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看向天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楚楚姑娘能讲讲后世王朝是怎么处理的。
【石屏土司龙在田不愿屈服,他心中还是更偏向明朝和沐氏家族,但无奈自己拳头不够硬。】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大西军来到了贵州。】
【张献忠虽然死了,但论辈分他还算是那几个小子的干爷爷呢!】
张献忠:......
天幕不提,他都快忘了。
那时候崇祯调集云南土司来镇压他们这些农民起义军,恰逢自己被秦良玉暴揍了一顿。
无奈之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和龙在田见过一面。
说起来他们两个也算是一见如故了,就顺手拜了个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