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秦良玉传》中记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张献忠一脸见鬼的表情:???
是谁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谁写的仪度娴雅,给我站出来,眼瞎了吗?
秦良玉一剑能砍死八个壮汉,仪度威猛还差不多,娴雅?!
看着天幕的秦良玉也有些忍俊不禁。
她可是大将军,沉稳肃然倒是真的,娴雅嘛哈哈哈。
【朝鲜使臣黄中允曾亲眼见过秦良玉,在日记中称其“体甚肥大”。】
【这里的“肥大”应该指的是秦良玉身材十分高大壮实。】
【如今的石柱县万寿山景区,也有一尊威风凛凛的秦良玉骑马雕像。】
【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秦良玉“身高八尺有余”,村民们看到这位高大的女将军,惊呼她“像一个巨人骑在马上。”】
叶楚满脸仰慕:【不过根据我在三峡博物馆里看见过的秦将军的盔甲,估计秦良玉身高应该有186左右!】
【即使放在男子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高个了。】
唐朝,程咬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才对嘛。
上战场厮杀的人,要是真和一般小娘子一样弱不禁风,根本不可能!
那都是你死我活的厮杀,体格子不行约等于白送。
【秦良玉一死,也算是解决了张献忠心里的一个隐患。】
【不过谁都没想到,也就是前后脚的事,两人很快就会在地府遇上了。】
张献忠:???
你说清楚啊喂!
第178章 张献忠:别管值不值钱,通通给爷抢走!
【崇祯十六年的五月,张献忠顺利的攻占了武昌府城,自称大西王。】
【更让他惊喜的是,李自成率先在西安称帝改元了。】
【这一趟顺风车张献忠立马就跟上了,同年他占领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
【从一个破产的铁匠到起义军政权的首领,他终于成为了这天下诸侯之一。】
三国,诸葛亮叹息一声,还真是个乱世。
按地盘来算,这位大西皇帝也算是在蜀地起家的。
可惜,听天幕的话,似乎命并不长久。
【刚刚建立政权的时候,张献忠还是很注意军队形象的。】
【对士兵约束比较严格,对治下百姓实行了三年免征政策,军民相安。】
【几月之后,李自成率军攻破京城,崇祯身死的消息传到了西南。】
【当地的官绅一看,大明是没戏了,估计也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最终角逐了。】
【他们这些西南地区的人,自然是纷纷投靠了大西政权。】
【谁知道,更好的消息还在后头!】
李自成:......沉默是今晚的大顺。
他丫的自己慌不溜秋的打进了京城,和吴三桂多尔衮打的你死我活的。
让张献忠这个老小子捡到便宜了?!
张献忠:这便宜给你要不要?!
【没多久,李自成就在山海关和潼关接连战败,无奈开始撤退。】
【本来李自成的惨状对于张献忠来说是个好消息,可是是淬了毒的糖。】
【李自成失败了,但却引入了一个更难缠的大清成为了对手。】
【天下局势突变,一时间人心浮动,四川也开始有人频频作乱。】
李定国面有怒色,都是汪兆龄这小人!
义父本就是性子暴躁的人,这两年遭受这些个小人挑拨,反倒是疏远了他们几个义子。
更加可恨的是,他居然为了一己私利劝说义父大开杀戒!
实在该死!
【张献忠只会一味的用武力来镇压叛乱,民生什么的管都不管。】
【他的性格本来就十分狠戾刚强,这种处理方式让局势越来越遭。】
【所幸张献忠的四个义子都不是残忍嗜杀之人,常常劝谏他。】
【谁让暴君身边必有佞臣是固定搭配呢?】
【在汪兆龄等小人的挑唆下,张献忠不仅疏远了几个义子,还变得更加暴躁。】
【一点小小的过错,往往就会重责甚至处死手下的将领。】
明朝,于谦十分痛心,更是对大明的恨铁不成钢。
末帝死的时候,局势其实还没有那么糟。
退一万步来说,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身亡,乃是大有可为啊!
联合其余的势力共同抗击大清,如何就不能挣出一条生路?
偏偏明主来迟,文臣武将内斗不止,硬生生葬送了良机!
【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汪兆龄那是极力的顺着张献忠,积极劝说他大开杀戒。】
【上至官员士绅,下至平民百姓,无辜丧命者众多。】
【一时间大西治下人人自危,人心更加离散。】
叶楚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沉重的叹了一口气,语气十分低沉。
【说起来我还和老师一同参与过川省江口沉银的考古工作呢。】
【几十台抽水机抽干了堰里的水,才挖出了昔日张献忠部队逃离成都时留下的财富。】
张献忠:别管值不值钱,通通给爷抢走!
清朝,乾隆眼睛立马就亮了,沉银?
他激动的搓了搓小手,张献忠在四川大肆劫掠,应该留下了不少财产吧?
大学士刘墉轻咳了两声,无情的打破了自家万岁爷的幻想。
“皇上,咱们目前可没有能力抽干一条河里的水。”
乾隆大失所望,还是有点不甘心,看着天幕喃喃说道。
“也不知楚楚姑娘有没有藏点下来,抽奖送给朕就好了。”
叶楚:刑啊,我可真刑!
【里面不仅有明朝各个王府和大西皇宫的宝物,也有大量的银锭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