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双眼瞪得滚圆,不可置信的喃喃道。
“大顺,输了?”
“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
他拿下京城还不到一个月啊!又叫人像丧家之犬一般给赶了出去!
洪武年间,朱元璋眉头皱得死紧,他也是从底层出身起义打的江山,一眼就看出了不妥。
这个时候不能退!一退必死无疑!
山海关之战本就是大败而归,再从京师仓皇撤退。
这无疑是打击自己的士气,助长敌人的军心!
更何况他李自成据有北方大片地区,更应该坚守京师才对。
【从李自成拿下京城,再到山海关之战撤出京城,才过了区区42天。】
【看起来即将成为新兴王朝的大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打败了。】
【大明走得快,大顺也是不遑多让!】
【难道大顺只是徒有虚名的空壳子不成?】
李自成也想知道!!!
他们是一路打进京城的,又不是一路被迎进京城的,怎么会输的这么快?
他眼神阴翳,难不成是城中那些老东西里应外合?
抄他们的家产怎么了,那本来就是从穷苦百姓身上所盘剥来的不义之财!
李自成望向天幕,要真是谁做了这个内应,他必定要将人凌迟处死!
【归根究底,山海关之战的失败其实是大顺的军事决策失败。】
【李自成远远低估了大清的实力,就贸然发动了这场战争。】
【大清的远征军队虽然只有12万左右,但其中包含了当时东亚地区最强的骑兵和重步兵。】
【反观当时的大顺呢,除开人数上的优势,士兵素质和敌方存在着显著差异。】
【大顺最需要的是猥琐发育,而不是主动出击!】
李自成沉思了,自己手下这些人是什么货色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只是他对大清的了解确实不多,明朝都能扛这么多年,他想着大顺总不能比大明还差吧?
谁知道,会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人家朱元璋同样是从农民起义出身的,奉行的是什么策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整整发育了十多年,才逐步开启了统一战争。】
【你李自成称帝才多久?】
【一年的时间!就一路打到京师,又马不停蹄的打山海关之战,哪有发展的时间?】
汉朝,刘彻:?
那他哪里来的钱打仗?
一般农民起义军质量不好说,数量上绝对是庞大的,没钱怎么养的?
【要不是李自成一路上对明朝的官员、勋戚、富商等进行清查抄家。】
【强行要求他们为大顺的军队捐献出自己钱财和物资,才在短时间内筹措了大笔资金。】
【这虽然有力地支持了大顺的军事行动和政权建设,缓解了农民军的财政压力。】
【但同时,也沉重打击了明朝的官僚地主阶层,把人给狠狠得罪了。】
崇祯:?
朕要钱你们就说没有,现在开心了吧?
大明亡了,李自成直接就是抄家,废话都不和你们说!
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们这些冷漠无情的人!
大臣们:......李自成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李自成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他本来就是从最低贱的农民阶层出身。
手下的这些兄弟,也都是被这该死的社会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会跟着他造反!
那些官员乡绅,本就是靠吸百姓的血存活的,自己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毕竟,羊毛还得从羊身上薅!
只是,李自成有些迟疑,不是他看不起这些人。
只要手下的军队还忠于他李自成,这些人就算是不满,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那些投靠李自成的官员可能也没有想到,李自成虽然造了反但还没有来得及成长。】
【他的思想还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地主阶级的转变,因此当然是下狠手对付他们了。】
叶楚叹了一口气:【和他比起来,人家朱元璋就转变的非常成功。】
【这么一个好榜样例子就在眼前,却没有能够学习到人家的精髓。】
秦朝,嬴政是真的有点好奇这个明太祖了。
天幕隐约提了几次,这朱元璋似乎是从底层起义军出身打下的江山。
一统天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一个黔首呢?
也不知楚楚姑娘什么时候能讲讲这个朱元璋。
【所以大顺的战略眼光和军事决策为什么这么差?】
【得罪了原本属于大明的士绅地主阶级,没啥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了。】
【李自成又是从底层出身,身边的谋士水平实在是一般,看问题都比较局限。】
谋士牛金星:点我呢?
【以至于争霸天下第一步,就迈错了。】
李自成:在线求一个靠谱谋士,包吃包住,在线等,挺急的!
第171章 李自成:成年人哪有跨不过去的坎,我怎么处处都是!
洪武年间,曾经作为造反头子的朱元璋默默点了点头。
本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落入手中,消化地盘也是要时间的。
攻破京城,对于大顺来说,究竟是不是利大于弊还不好说呢。
明朝好歹也延续了这么多年,作为亡明的头号选手,简直是给对手送上了讨伐的名号!
本就发育时间不足,还急吼吼的接连出战,上赶着送人头呢!
三国时期,曹操则是欣慰的看了看自家的谋士天团。
出来打天下,身边没个靠谱的谋士怎么行?
草台班子李某人:......
【李自成主动攻灭了大明,也成功为大清扫除了前路重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