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他心中还蕴藏着一把不熄的焰火,炽热又明亮,推动着他前行。
【更令人发指的是,嘉靖对修仙炼丹的痴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为炼制丹药求长生,嘉靖把魔爪伸向了宫中年仅十二三岁的宫婢们。】
【为了不断采集宫女们的经血,嘉靖强令他们每天喝露水、吃树叶,务必保持血液纯净。】
【如果没有经血的,就强行服药采血,把人折磨得不人不鬼。】
武周,武则天满脸厌恶,冷声说道:“邪门歪道!简直是畜生!”
此等炼丹之术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抽人血炼丹,还想修成仙?
可笑!
秦朝,嬴政一阵恶寒,只觉得以往吃过的丹药都变得不干净起来。
等等,徐福那群骗子不会也拿女子经血给朕炼丹了吧?!
嘉靖年间,朱厚熜根本没什么心理波动,不过是几个卑贱的宫女,死了就死了。
能为朕的修仙大业献出一份力量,也算是他们的福气了!
宫女杨金英:呵呵,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对于这群小宫女来说,要么一直在这里当血包忍受折磨,没有价值就被丢掉。】
【要么一不做二不休,死之前拉个垫背的!】
【在宫女杨金英的带领下,他们联系上了曹端妃和王宁嫔,准备在嘉靖到端妃宫中的时候勒死他。】
曹端妃眼神麻木,讽刺的扯了下唇角。
他们这些宫妃和宫女也没什么区别,无非是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一点而已。
想起皇上炼制的那些丹药,她就忍不住愤恨,还不如死了的好!
【等待嘉靖睡熟后,杨金英等十多位宫女共同实施行刺,把嘉靖死死按住,想要用绳子勒死他。】
【可惜几位宫女在长期的折磨下身形瘦弱,加上因为心慌不小心把绳子系成了死结。】
【越拉越紧却勒不死嘉靖,慌乱下只好拔下自己的钗簪,朝着他身上一顿乱刺。】
【然而,一位叫张金莲的宫女因为害怕,选择了跑出门向方皇后自首。】
【方皇后一听连忙带人赶往端妃宫中救下了快要被勒死的嘉靖。】
【事后参与宫变的妃嫔宫女全部被凌迟处死,壬寅宫变以失败告终。】
洪武年间,朱元璋和小朱棣同时惋惜的叹了一口气。
朱棣心说怎么就没有勒死这个老登呢?!
这种背弃人伦道德的事情,他也干得出!
便宜他了,又捡回来一条命,还能再接着霍霍我大明!
唐朝,平阳昭公主既佩服这些女子敢于反抗的勇气,又为她们的结局感到伤心。
在如此幼小的年纪,就遭遇了如此惨绝人寰的经历!
那个狗屁嘉靖,还是皇帝,作为天下子民的君父,何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
简直是毫无人性!
【从这次宫变之中侥幸存活下来的嘉靖是心有余悸,所幸太医院使许绅冒险用药使其转危为安。】
【然而,嘉靖事后进行反思,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他觉得这是因为他修道心诚,才得以在这次危机中幸免于难。】
叶楚:你是懂反思的!
【从此,他更加崇信道教,专心奉道事玄,移居西苑一个人潜心修道,开启了长期怠政的时期。】
唐朝,作为热衷于游历山川求仙访道的旅游发烧友李白来说,这还是有点太癫了。
这合理吗?!
正常人不是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不妥之处吗?
嘉靖: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找找别人的原因,少反思自己。
如果非要反思,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_^
朱元璋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怒火。
他还挺擅于总结的?!
我看那些宫女下手还是轻了,怎么没拿簪子把这个龟孙子扎死!!
也免得他继续祸害百姓,残害他人!
修道,修TM的道!
【嘉靖明明有能力也有手段去让大明变得更好,但是他不去做。】
【在他的统治下,45年的漫长时间里,大明非但没有变得更好,还变得更糟糕了。】
【土地兼并的问题加剧,赋税剥削加重,内部动荡不断。】
【外部的蒙古势力夺走了河套平原,南边的倭寇也并不安分,屡屡入侵。】
刘彻:哦豁,卫青从匈奴手里抢回来的河套又丢了!
【然而这么折腾还没有提前亡国,不得不说大明也是有一些运气在的。】
【谁让明朝的手气好呢?】
【到了弊病层出的中后期,文臣武将都抽出了能人!】
赵匡胤:我真的嫉妒了!!!这都第二次了!
第144章 倭寇:一场因为占便宜引发的争端
【明朝除了北边的敌人之外,在南方还面临着倭寇的侵袭。】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倭寇就已经存在了。】
【这些倭寇往往是来自东瀛的武士、浪人甚至叛军,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不仅军事素质良好,个体战斗力很强悍,又狠辣好斗,给明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永乐年间,朱棣十分厌恶这些倭人。
要不是北方的威胁更大,他说什么也不会容忍这些人劫掠东南。
主要这些人生活在海上,每每侵袭总是难以全数剿灭,才一直生生不息的成为了祸患。
不过以明朝的实力,会打不过倭寇?
朱高炽轻咳两声:土木堡......
朱棣脸色一僵,差点把这小子忘了!
【倭寇之患累积到嘉靖在位的时候,彻底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