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66)+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建州女真崛起于明朝中期,势力范围位于大明的东北地区。】

【他们时常侵扰明朝边境,掠夺边境百姓的财物、人口,严重威胁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当然,在女真族还弱小的时候,也会受到来自大明的压迫和一些边吏的欺压剥削。】

【在朱见深在位的时候,双方摩擦不断,促使矛盾加剧。】

清朝,康熙冷哼一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化帝也没想到昔日被明朝几乎灭族的女真族,最后会成为敲响大明丧钟的送葬人吧?

拳头大的人才有资格讲道理,不过是弱肉强食而已。

我大清定然会成为比大明更加强盛的王朝!

【汪直向朱见深详细汇报了建州女真对明朝边境的频繁侵扰,并且积极建言,主动出击围剿女真。】

【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情报网络,提前了解建州女真部落的分布、兵力部署等重要信息,为明军的作战提供了重要帮助。】

【汪直虽然不是将领,但他能够主动配合主帅赵辅的军事行动,不瞎指挥。】

【有王振“珠玉在前”,更显得作为监军的汪直难得了。】

汪直笑出了声,挑了挑眉头。

扫除边患,对他来说是难得的建功立业机会,能够使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不可否认,他确实有为自己谋利益的心思,但总归是对大明有利之事。

这满朝文武,又有几个人是不想往上爬的呢?

【更何况,成化犁廷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

东汉,班固眼神一动,有些迟疑。

这词语,有点耳熟啊?

第131章 怀恩:文人出身的贤宦一枚!

【所谓犁廷就是指用犁把庭院中的土地翻耕一遍,最早出自于东汉时期班固所作的《汉书匈奴传下》。】

【“犁庭扫穴”的意思就是彻底摧毁敌方的巢穴,表示进行全面、深入且毁灭性的打击。】

【明朝具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对建州女真的作战可以说是扫荡式的打击。】

【大量女真部落的营帐被焚毁,青壮年人员伤亡惨重,势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建州女真部落元气大伤,甚至被迫迁徙,或者向明朝表示了臣服。】

朱棣本就是个优秀的武将,先前对瓦剌的作战失败简直是在他心里插刀子。

总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气,这才是我大明应该拥有的实力好吗?

这不仅是对边疆地区的保障,更是告诉那些个夷族之人我大明还是那个武力鼎盛的天朝!

朱见深也是喜形于色,他何尝不是存着杀鸡儆猴的心思?

用女真的下场震慑其余心怀不轨的夷族,都别来找事,也好叫大明安心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叶楚挑了挑眉:【正因为这一场惨烈的成化犁廷,清朝所记录的明史里被黑得最惨的就是朱见深了。】

【各种抹黑和打压,直接塑造了一个无能的庸碌之君形象。】

朱见深:还是打得不够狠......

明朝,朱元璋瞳孔一缩,眉毛几乎拧到了一起。

什么意思?!

推翻我大明的竟然是外族!

他吹胡子瞪眼,气得跳脚,他奶奶个腿!

老子当然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元朝这些蛮子给赶跑,建立了大明。

汉人才是天下的正统,后世子孙没出息,怎么能把江山给弄丢了呢?!

而且是丢给了外族!

叫他知道是哪个龟孙子导致的非要把他的屁股打开花不可!

唐朝,李世民却是心中凝重,这是第二次了。

外族与他们共生在这片土地上,赶尽杀绝是不可能的!

可他们对于王朝来说又是隐藏的不安定因素,一旦中原处于弱势,他们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

他目光灼灼,更加好奇了,不知道楚楚姑娘所在的朝代是如何处理的。

【毕竟差点被灭族了,女真对成化的仇视可以理解。】

【但成化帝执政期间,大明百姓也算是过得比较不错的了。】

【即使一手培养起了汪直这样的大宦官,也没有一直放纵他的权力膨胀。】

【明朝官场,懂的都懂,排除异己,打压政敌那都是老手段了。】

【汪直大权在握还性格张扬,可谓是拉满了仇恨点。】

【当然他自己也不是个善茬,到了后期逐渐膨胀,甚至有了欺上瞒下的行为。】

【这不妥妥踩雷了吗?】

朱见深微微一笑,西厂和汪直的存在最大的价值就是独一无二的忠心。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念在他多年的付出,自己估计还是会留他一命。

【文官群起而攻之,纷纷上奏章弹劾汪直,朱见深顺势罢除了西厂。】

【汪直也被一贬再贬,最后被罢黜为闲人。】

【不过相比于其他几位权宦,汪直的结局应该是最好的,史书记载为“竟良死”。】

汪直从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就早有准备。

陛下需要的是孤独的权臣,但在官场中谁又能真正做到独善其身呢?

能够不遭受痛苦和屈辱,在安宁中去世,已经出乎意料的好结局了。

【而朱见深晚年之时,也开始有所懈怠,学习方术,沉溺后宫。】

叶楚促狭打趣了一句:【不过所幸没有像嘉靖老道士那样,修仙修到走火入魔。】

朱棣:没完没了是吧?

又来了个修仙的,我大明是捅了奇葩窝了吗?!

但他转念一想,汉武帝也修仙,要是和刘彻一样他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