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给朱祁镇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明朝,黄峨柳眉横竖:“真是岂有此理!一片拳拳真心却没能救下这些无辜的女子!”
杨慎也是目露惋惜,赶紧安抚自家夫人。
“夫人所言甚是,但莫要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所幸英宗陛下最终留下遗诏废除了后妃殉葬,也算是功德一件。”
【普遍认为废除后妃殉葬,朱祁镇除了是他自身的意愿,也受到了他妻子钱皇后的影响。】
【钱皇后与朱祁镇年少夫妻,感情颇深,在朱祁镇被俘后她日夜哭泣,虔诚祈祷,最终落下了残疾。】
【朱祁镇被圈禁南宫后,钱皇后不离不弃陪伴了他七年。】
【但钱皇后一直无所出,太子朱见深则是周贵妃的儿子。】
朱祁镇心中也是因此疑虑,自己复位之后周贵妃就曾经暗自布局。
竟然想以皇后无子且身负残疾为理由废后,换自己上位!
还暗中向太后传话,想借母后之手达成所愿。
可想而知,若是自己崩逝,太子继位,周贵妃绝不会容忍他的正妻压在自己的头上。
【朱元璋和朱棣发妻早逝,没有再立皇后;朱瞻基和朱祁镇则是嫡长子,更不会叫自己母后殉葬。】
【后妃殉葬,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过皇后不用殉葬。】
【而宗室中被逼迫殉葬的正妻比比皆是,亲王妃也不在少数。】
【若是周贵妃借此发难,钱氏恐怕难逃一死。】
【他身边的这些嫔妃也都是陪他经历过苦日子的,没有孩子的人很多,朱祁镇也不想让他们都去死。】
朱祁镇自己就是皇帝,还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吗?
谁要殉葬,谁要活着,归根结底还不是由掌权的人决定?
【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他留下遗诏废除后妃殉葬,彻底结束这一不人性的制度!】
【但是吧,明朝不尊重皇帝的遗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朱高炽下旨要还都南京,好大儿朱瞻基上位之后直接选择性遗忘了。】
【朱瞻基生前下旨打算搞第八次下西洋,他一走,这个事就立马被停止了。】
【就连朱祁镇留遗诏说要把爱妃刘敬妃迁来与自己合葬,朱见深也当没听见。】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元璋(暴怒):疑问个屁!老子的遗诏有人在意吗?皇位都叫老四给抢了!
朱棣(装傻):装傻我擅长。
朱见深:完犊子!那我的遗诏......
叶楚:老朱家“父慈子孝”的稳定传统罢了。
【唯独这废除殉葬制度一事,无论是朱见深还是朝臣都没有提出异议,按照遗诏执行了。】
【可见这一泯灭人性的制度有多不得人心。】
明朝众臣(狂点头):是呀!是呀!后宫妃子那都是他们的亲女儿啊!
在宫里没过上好日子就算了,还要活生生地被殉葬!
【事实证明,朱祁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他走后,周贵妃并不想让钱氏也做太后,极力阻止。】
【要不是大学士李贤、彭时据理力争,才使得钱氏与周氏并尊。】
【尽管如此,周氏也不愿意自己低人一等,使了小诡计更改了朱祁镇的陵墓设计。】
【她这么一改使得钱氏与朱祁镇虽是合葬,却不在一个隧道,她自己的墓室却相当于合葬了。】
朱祁镇:我不是下诏要和钱氏合葬吗?这个遗愿就无人在意了是吧?
周贵妃:我是来加入这个家,不对,我本来就是这个家的!
我也是太后,你不让,我非要葬在这里!
叶楚:哇哦,霸道贵妃强制爱!
【托她的福,自此之后,明朝帝王的生母即使不是原配嫡妻,也可以和帝王合葬了。】
【不过他朱见深的墓葬之中,甚至更上一层楼,足足陪葬了三位皇后!】
朱见深:...贞儿,你听朕解释!!
第128章 朱见深:经常照顾我的漂亮姐姐!
(上一章已补,宝宝们记得查看^3^)
【而这三位皇后,却没有一个人是他想要的。】
【提起朱见深,很多人就会想到他的宠妃万贞儿,毕竟明朝有名的皇后很多,宠妃却不多。】
【他们二人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段年龄差颇大的姐弟恋。】
孙太后惊疑不定,万贞儿不就是她派去照顾见深的宫女吗?
可是,她要比见深大上17岁啊!!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登上皇位开始说起。】
【那时的太子朱见深还不过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儿。】
【孙太后担心孙子,于是就将自己的宫女万贞儿派去照顾太子。】
【朱见深自小不和母亲一起生活,他的生活几乎都是由万贞儿照料的,两人感情十分深厚。】
明朝,李贽并不同于那些遵从儒教思想的大臣,对二人的爱情多有贬低。
他本就是世人眼中“离经叛道”之人,对于宪宗的这份勇气颇为赞赏。
这样超脱于等级、年龄和世俗规范的“真情至爱”,何尝不是对虚伪礼教的一种挑战和叛逆呢?
也是人性在宫廷高压环境下的真实彰显,不应被宫廷的繁文缛节和世俗的偏见所否定。
【后来朱祁钰废太子,朱见深的处境就更加难堪。】
【皇宫里的人自有新皇要巴结,哪里顾得上他这个毫无前途的废太子呢?】
【在近八年的时光里,万贞儿带给朱见深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更是心灵上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