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60)+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于谦死了,在这座他拼命守卫的京师之前,被斩于崇文门外。】

【他的罪行甚至被刻版印刷,公布于全国的每一处州县。】

【何其可笑,何其痛惜!】

【到了抄家的时候,众人才发现于谦家中清贫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

【唯有一间正屋关的严严实实,大家还以为找到了藏匿钱财的地方,兴冲冲的打开一看。】

【才发现里面珍藏的是景泰帝朱祁钰所赐给于谦的蟒袍和剑器,被珍而重之的摆放着。】

【于谦之死,史载:天下冤之!】

各个时空众人皆是沉默,有听故事的孩童扯着阿娘的手疑问。

“阿娘,为何这些好人总是没有好下场呢?”

大人不知道回答什么,只能沉默。

秦朝,嬴政怒火中烧,这些个无能的昏君实在叫人听着生气!

若是没有贤臣良将就算了,偏偏有了还不珍惜!

怪不得明末的文臣不愿意救国,也不瞧瞧前面救国的人落得个什么下场,谁还愿意去做呢?

永乐年间,刚中进士的于谦尚还年轻,面对四面八方射过来的怜爱目光十分不自在。

更何况,平日里严肃的陛下还亲自慰问了他,更叫他浑身难受了。

朱棣长叹一声,看着尚还青涩的于谦说:“是大明辜负了爱卿的一片忠心热血啊!”

景泰年间,朱祁钰红了眼眶,声音哽咽,拉着于谦的手。

“于卿,是朕对不住你,是大明负了你啊!”

于谦心中有些酸涩,但并不后悔。

他做官勤政爱民,做人忠君爱国,只是遵从本心行事罢了,无怨无悔!

只是,不知道陛下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追随朱祁钰的于谦等人被处死了,朱祁镇又会怎么处置这个弟弟呢?】

第127章 朱祁钰:好好好!我是一点没好报啊?(二合一章节)

【朱祁镇封朱祁钰为郕王,按照之前自己的待遇,为弟弟也在永安宫安排了单人间。】

【然而他的复位名不正言不顺,甚至还杀害了有功之臣,朝臣们心中也是疑虑万千。】

【就算软禁了朱祁钰,谁知道哪天他会不会也来一次夺门之变,把自己踹下皇位呢?】

【不过一月,身体本已经转好的朱祁钰骤然薨逝,死因不明,享年30岁。】

朱祁钰讽刺一笑,从皇兄开始清理于谦等人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

若是自己有皇子傍身,绝不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朱祁钰双唇紧闭,手指用力到几乎发白,却又突然泄力了。

可惜了于卿,也与我一并被清算,反倒留下个罪名。

宋朝,章惇翻了个白眼,心中腹诽。

真真是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跟大宋一样,好好的官家偏偏活不长,没用的东西又太能活了!

赵佶:请这位先生,立刻停止人身攻击!

朱元璋用脚指头也能想到,祁钰的死亡说和朱祁镇无关都没人信!

又换了这个几乎毁掉我大明基业的蠢货上位,若是敌人再一次兵临城下,都不用想!

朱祁镇肯定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会守个屁的京师!

【也许是知道自己和朱祁钰的对比太惨烈了,小心眼的朱祁镇并没有打算放过朱祁钰。】

【他下诏怒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废掉了他的帝号,赐谥号为“戾”。】

【“戾”字可是个彻头彻尾的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并且只肯按照亲王礼葬他。】

【也因此朱祁钰成为了京师北迁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陵的皇帝。】

天幕之下,处于景泰年间的时空一片哗然。

别说是坐在皇座上的朱祁钰脸色难看,在朝上的众臣也是难以置信。

这,这,如何服众啊?

不说陛下临危登基,平定乱局,在数年执政期间也是兢兢业业,宵衣旰食。

扪心自问,绝不该得到这样一个身后之名!

朱祁钰:对你心软,我纯属多余!

河南的百姓们更是不服,议论纷纷。

要知道当今陛下可是仁义之君啊!

他们这些受灾流民是托陛下的福才得以减免赋税,甚至有恢复旧业的,朝廷还给发了粮食。

英宗陛下一意孤行的出征,他自己倒是没什么事,反而苦了他们这些在田间地头里讨生活的百姓。

不夸张的说,他们这些流民之所以能活到现在,是仰仗当今陛下的恩泽!

汉朝,刘彻目露不屑,真是脸都不要了!

行此掩耳盗铃之举,难道就能掩盖他卑劣不堪的小人行径吗?

不过是,欲盖弥彰,惹人嗤笑罢了!

【对弟弟毫不留情,但朱祁镇还心心念念着自己“无辜枉死”在土木堡的王振王先生呢。】

【复位后,迫不及待的就为王振平反翻了案,还自家先生一个“清白”。】

【王振估计也没想到,朱祁镇是这么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吧!】

朱祁镇:横扫大明,做我自己!

真是讽刺至极!

明朝,朱瞻基赤红着双眼,眼中泛着凌人的寒意,指着朱祁镇厉声训斥。

“祁钰和你乃是手足兄弟,你怎能行如此令人不耻之事?!”

“他一手收拾了你留下的烂摊子,勤勉治理,你也好意思赐号为戾!”

“甚至要剥夺他应有的尊荣,你要如何面对天下的声讨?!”

朱祁镇涕泪横流,他不敢看父皇和弟弟的脸,只是一味的讨饶。

“父皇,我是被迫的啊!是受了那些小人的蛊惑才会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