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富裕在一次次的送钱行为中引得人眼热,金国会放弃这个大肥羊吗?】
【不过几年,金国便大举出兵南下,入侵大宋。】
皇宫中的赵佶顿时就有点慌了。
我们大宋每年送那么多钱,而且我们是盟友啊!
怎么说打就打啊?!
【金军一路顺风顺水的打到了汴京城下,而此时的皇帝赵佶在干什么呢?】
【我靠,怎么打到汴京了?保命要紧啊!】
【而且自己怎么能成为亡国之君呢?】
【于是赵佶灵机一动想了个好主意。】
赵匡胤:重文抑武害死人啊!我大宋的军队是摆设吗?
敌人这么顺利就来到了汴京城下!
要不是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中原也不会明晃晃的暴露在女真的铁蹄下!
日常问候石敬瑭祖宗!!
【只要自己在金人打进城之前传位给儿子不就好了!】
【说干就干,赵佶火急火燎的传位给儿子赵桓。】 ???
这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想法吗?
赵煦胸膛起伏个不停,脸色又青又红,指着跪在地上的赵佶。
“你!你!”他剧烈的咳嗽着,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坐在椅子上的简王赵似,还是个少年。
听到天幕的话之后也不由自主向赵佶投去了诡异的目光。
端王兄还真是...
别说赵煦,老人家章惇先受不了了,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就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如今果真应验!!
赵桓(一脸惊恐):老爹,你不要过来啊!
【没想到儿子赵桓也是个软蛋,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坐在了皇位上。】
【那叫一个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毕竟自家老爹赵佶已经收拾包袱跑路了!】
【把他留在在这里独自面临生命危险,赵桓是欲哭无泪。】
【所幸京中还是有忠心的大臣在的。】
赵匡胤面庞涨得通红,这皇位你们坐着我这个老祖宗都觉得臊得慌!
国还没破呢!一个个都急着去逃命!
【太常少卿李纲坚决反对南迁避祸,力主守城。】
【为了安抚胆小害怕的赵桓,李纲是一边磕头一边哭才勉强留住皇帝。】
【但是李纲在城前誓师守城,赵桓已经听从了宰相的建议偷偷派人去求和。】
李纲:???官家,你说话不算话!
赵桓:朕是真的害怕啊,爱卿!
【金军狮子大开口,要求宋朝割地赔款,还要求一个亲王去做人质。】
【李纲在朝堂上同求和派据理力争,拒绝求和。】
【他认为只要等到勤王大军到来,围城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然而等李纲一离开,赵桓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了金军的所有条件。】
嘿,我个暴脾气!
嬴政是真的不理解,不是,这也没有输啊!
手下的士兵还在努力奋战,当皇帝的先服软了!
他要是李纲就直接把皇帝软禁了,什么东西!
赵匡胤:造孽啊!
【但是,金军乃是虎狼之地,凶险万分,要派哪个儿子去呢?】
【正当赵桓心中发愁的时候。】
【九皇子康王赵构主动站了出来,愿意挺身而出前往金国做质子。】
【赵构十分大义凛然:“国家处在危难的时候,就算是以身殉国也是应该的!”】
赵匡胤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不由鼓掌叫好。
“好好好!我赵家还是有热血男儿的!”
“这个康王就很不错嘛!”
【今日的赵构无疑是出彩的,所以才叫人不得不怀疑后来的他是不是被掉了包。】
赵匡胤的笑容戛然而止。
什么意思?
第102章 赵桓:玄学守城,应该...靠得住吧?
【赵构今日主动做人质的表现无疑是让人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所以才叫人怀疑,一个人前后的差距可以这么大吗?】
岳飞沉沉的盯着天幕,手中是被他攥得皱皱巴巴的圣旨。
看着大厅里的各位将帅,岳飞心中犹疑。
自己真的要班师回朝吗?
陛下安居京师竟然听信小人谗言,认为宋金议和则边境可平。
金朝狼子野心,此时我大宋正是士气大盛的时候,若是班师岂不是前功尽弃?
正当众人议论不停的时候,门口却传来通报。
“皇上金牌到!”
岳飞不用看也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还没等他说话。
“皇上第二道金牌到!”
随之而来的是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压得房间里的众人喘不过气。
【京城的局势果然如同李纲所预料的那样,各路勤王援兵既动,金朝退兵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惜,白白丢了三镇之地,还送去了一个人质。】
【更让李纲没有想到的是,金军刚走。】
【朝廷内的主和派就开始排挤诬陷他,一路贬谪流放到夔州。】
要叫朱棣说,徽钦二宗那叫一个活该!
文官,文官能给你打仗吗?
把能打的调的这么远,被俘的时候才想起来人家,呸!
李纲只觉得心力交瘁,官家不信任他。
他是真的为大宋尽力了!
【已经跑路的赵佶也被赵桓接回了京城,他们二位还以为就此可以高枕无忧。】
【没想到不过几个月,金军又卷土重来了。】
【然而这一次,没有了李纲,京师又要怎么守住?】
【身为兵部尚书的孙博表示:我选择作法。】
赵匡胤:?
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