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0)+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宫殿楼宇众多,布局规整形式多样,左右对称。也是自此之后我国的政治中心又一次回到了北方。】

明朝,朱元璋被这个惊天大雷劈了个外焦里嫩,回过神来立马望向了角落里摸鱼的朱棣。

“明成祖?!你给朕滚过来!我今天就要打死你这个谋权篡位的逆子!”

朱棣也被吓了一跳,自己居然成了皇帝?不可能啊,有大哥在,我怎么可能谋反!

朱棣上蹿下跳地躲避着朱元璋的追打,边跑边喊:“娘亲!大哥!快救我啊!我咋可能造你的反!”

朱标听到消息是也是微微一怔,但还是下意识的护住了朱棣,拉住了自家暴怒的老父亲:“爹爹,我相信四弟不会造反的,想来这其中定是有什么隐情。”

朱元璋气喘吁吁,还是十分生气:“那你说这小子是咋当上皇帝的,还把京都迁去了北平!”

此时,叶楚笑着补充道。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我们提起明朝便能想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前一句说的正是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乃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帝王之身而封狼居胥的人,五次亲征漠北,收复安南,吓破了北方夷族的胆子,巩固了边境安宁。】

永乐朝,朱棣哈哈大笑,就连天幕也认可了朕的功绩!

朱高炽上前一步:“父皇的功绩名留青史,这才让后人一直铭记。”

朱高煦别过头,冷哼一声:“父皇能征善战,这才守卫了我大明安宁!哪像太子殿下您,都快胖成球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经过刚刚的发泄之后也冷静了下来,认真的听天幕所言。

倒是暗暗看了躲在朱标身后的朱棣好几眼,这小子倒是有两下子。但最好不是谋反篡了标儿的位,否则咱家可不会手下留情。

【自从汉朝冠军侯霍去病击败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后,这便成为了历代武将的最高荣誉。】

汉朝,刘彻一下抓住了身旁卫青的手臂,“卫卿,你听到没有,天幕所说的可是去病?!”

卫青也难掩激动,但是极力冷静下来:“臣不敢妄言。”

刘彻喜笑颜开:“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一个封狼居胥!好一个冠军侯!”

“还不快去把去病喊来!”

【但可不要以为朱棣只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哦,经济上他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政治上首创内阁制度,集天下之力编修《永乐大典》。】

叶楚叹了一口气:【可惜《永乐大典》在清末八国联军侵华后被损毁偷窃。】

【只剩下了不到100册残卷留存于世,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遗憾,也是惨痛的教训。】

朱棣拍案而起,老子的《永乐大典》!

“八国联军?”朱棣咬紧了牙:“哪里来的蛮夷之辈!清朝便是我大明之后的朝代,怎么如此无能!”

清朝,康熙眯了眯眼,《永乐大典》藏于宫内竟然被损毁,看来就是这个八国联军与大清覆灭脱不了关系!

想到与自己通过信的路易十四,难不成是法兰西?

下面的大阿哥已经按捺不住愤怒:“皇阿玛!蛮夷之国竟然敢侵略我大清,儿臣请战!”

老八给了老九老十一个眼神,起身附和了几句。

康熙又如何不愤怒呢,摆摆手,只是还得听天幕细说下去,这笔账,慢慢算!

【落后就要挨打,封闭就是自取灭亡。其实朱棣在位之时曾经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探索了海外的世界,彰显大明国威。】

【可惜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便逐渐减少了下西洋的投入,直到后来被废止。】

永乐年间,朱高炽一听立马就跪下了。

朱棣冷笑一声:“怎么?太子对朕下西洋的举措很不满意?”

朱高煦暗自咬牙,最终还是老大继承了皇位,可恶!

朱高炽擦了擦头上的汗,告罪道:“儿臣绝无此意啊!”

朱棣没说话,转了转手中的扳指,最终还是选了老大么?“仁”,倒也符合老大的性子,能得此庙号说明这皇帝倒也做的不错。

【自朱元璋实施海禁政策以来,明朝逐渐走上了固步自封的道路,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之后,华国就彻底落后于西方了。】

【直到英吉利用坚船利炮轰破了我们的国门,统治者才如梦初醒。】

叶楚语气低了下去:【华国也迎来了近百年的耻辱史,直到伟大的领导者带领我们赶走侵略者才建设了如今的新华国。】

明朝,朱元璋急了,拉着马皇后的手:“咱家实行海禁是为了抵御倭寇,可不是要封闭大明!”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陛下莫急,如今有天幕示警,一切还为时不晚。”

朱标也附和道:“父皇,咱们如今还可以重新策议,来得及。”

清朝,屋内的下人跪了一地,鸦雀无声。

任谁听到王朝覆灭的消息也难以平静,康熙眼神一冷,英吉利!

如今海外的蛮夷小国竟然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还敢觊觎我大清?

想到前几日收到的路易十四来信,看来自己也得考量下如何打探这些海外诸国的虚实!

第9章 朱棣:论造反的可行性实践

【我们说回朱棣,其实郑和下西洋为大明朝带来了许多奇珍异宝将近两百种,香料珠宝,粮种食物,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亩产最高可达3000斤的土豆!】

秦朝,嬴政的呼吸不由急促起来,3000斤!要知道如今大秦的主要作物稷(小米)也不过亩产1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