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芳华(7)

作者:叶不渝 阅读记录

说明当年自己的眼光没错。

陆老夫人一把拉住孙滢,一下一地摩萨着她的后背给她顺气,“好孩子,今天我给你做主。”

今天这事如果不被孙滢撞见,什么事都不会有,就是别人撞见了,一顶小轿抬进来,纳个妾室罢了。

偏生是被孙滢撞见了,还闹腾了起来。偏生那陆彬那个孽障不识好歹,还在一味胡搅蛮緾。

不过姐妹共嫁一夫的也不少见,孙家自己管不好女孩儿,到时候也没话说。

陆老太太想了想又道:“今天的事,错全在我们陆彬,如果孙家还愿意结亲,陆家自当为孙家在官场上周全。有什么要求你们尽管提,能满足的陆家自当尽力。”

这条件可真是开的厚,赵老太太心说:如果能让她的小儿子回京就好了,她有三子,孙滢的爹年最长,一向和她貌和神离,老二也是个犟脾气,不听她的劝,唯有老三最懂她的心思,若能调往京城留在身边就好了。

看赵老太太神情似有松动,陆老太太继续道:“什么圆房,不过是无媒苟合,将来生下孩子或交给大娘子抚养,至于这个不知廉耻的,或发送家庙或去母留子不过看心情罢了,这就是个玩意儿,不值得耗精费神。”

孙滢听了心道:“这老夫人真是雷廷手段,难怪陆家的那位小娘子能位居中宫。”

孙珍听了这话,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上。

孙滢摇头道:“那我也不能嫁他了,他刚才分明说了愿意死也不愿意娶我,娶我是迫于长辈的压力,是为了沈家的财产,我害了陆家也算了,总不能把外祖父舅舅一家也坑进去。即然他们两人这般情投义和,我也不能做那棒打鸳鸯之人,就让他们从此在一起吧。”

“当初有婚约确实是说两家结亲,但又确实没说和谁结亲,要不咱家还有适龄的哥儿,随便你选。”陆老太太发了话。“了寂大师给这孩子批过命,两家必须结亲才能两宅泰平顺遂。”

了寂那个大光头?他老人家已经圆寂了,如何对质?

那个时候自己年仅三岁,又过了十几年,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有婚约。

这婚事还真是非结不可了?

可这样嫁到陆家,不出意外陆大老爷必定是要袭爵的,陆彬又是嫡长孙,自己今天这么一闹,李大夫人肯定怀恨在心,往后进陆家日子必定艰难。再则,如果未来的夫婿如果也是陆彬这般又如何是好?

她实在不喜将自己的将来交与他们,如果实在要嫁,不如……

“我最仰慕四爷,愿生为他守节,死与他同衾。”

一屋子人愣在那里。

孙珍更是不可思议地瞪着她。

陆彬也张大了嘴,这小道姑,又闹哪一出?

如果他四叔还活着,他可以理解为她是为了赌气想嫁与他四叔,但现在人已经死了,嫁他跟守活寡有什么分别!

假如不是旁边还有陆家的人,赵老夫人真想敲开眼前孙女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

谁家娶新妇肯把女方抬这么高,开出这么丰厚的条件?她却要嫁给一个死人。真的是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陆老夫人也有些回不了神,不过她马上又对孙滢多了份好感。

陆老夫人最得意的就是第四子,骤然离世给了她很大的打击,这种打击几乎是致命的,现在居然听到有人想为她守节,她打心眼里对眼前的小姑娘多了一份亲近。

她的虞儿昨天才离世,今天几位兄弟就在想着争夺家产了。

他们的小动作她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么大一家子,想要凝聚起来并非易事,老侯爷在世时,他从未因为此事烦心过。丈夫死了之后,唯有虞儿主动挑起了重担。长子一问三不知,只顾埋头著书立说做学问,次子一心痴迷武学不问政事,三子干脆直接来了个“行万卷书不如行万礼路”,借着游学的名目已经离家好几年了。

唯有四子,主动挑起家中一应大小庶务,又要应付官场,可怜他劳心劳力,英年早逝身边连个知心人也没有,更不要说娶亲生子,到现在都成了自己的痴心妄想。

孙滢这时候站出来,陆老夫人心中实在是意外的,但也是感激的。

若陆虞在世,京中未嫁之女莫不想成为陆家妇的,年纪轻轻风度翩翩,心思缜密,位高权重……所有赞美的词的都给他都不为过。

许多女孩甚至哭着说:“陆虞一死,京都再无美男。”

可那毕竟是他活着。

人死如灯灭。死了嫁给他除了天天抱着个破牌位,得不到任何实质的好处!

没有利益的事,谁愿意干?

当然也有那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孩儿愿意,可老夫人又不愿意委屈了自己的儿子。

孙滢的提议,让老夫人心里得到了安慰。

可她的父母,家人愿意吗?她会不会反悔?

虽然冥婚,也讲究个你情我愿才是。

“滢丫头,你可想清楚了?”陆老夫人问道。

第7章 雅意

赵老夫人悄声道:“你这傻孩子,千万不要拿终身大事赌气。”

估计以为她在赌气的人还不少吧。

孙滢想了想,也悄声道:“孙女并非赌气,像陆四爷这样的人中龙凤,活着我是高攀不上的,如今死了能守着他孙女就心满意足了,和陆家成亲,陆家就能把三叔调往京城,在您身边尽孝。”

这话说到了赵老夫人的心坎上。内宅妇人再怎么也没有外宅男子的前程重要。

今天这些事都发生得猝不及防,容不得赵老太太有太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