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94)

作者:堰晗 阅读记录

这片土地上连那些小杂草都被细心地清理干净了,甚至连覆盖地面保护土壤用的草都是经过晒干后再仔细铺回地面的,每个步骤都非常细致讲究。

毕竟最终收获出来的蔬菜是要拿出去售卖的商品,外观不好看会影响到市场价格,所以必须保证种植出来的菜品看起来既美观又健康。

这个时候的人们不像今天这么认为虫眼代表健康绿色的蔬菜。

在他们的观念中,没有虫眼反而意味着这蔬菜是干净的、安全的。

因此,在那个时候能够买到的蔬菜往往都是非常干净而且新鲜的,外表的样子对于买家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看到自家豆角架上刚刚长出不久,正处于最为鲜嫩阶段的新豆角,赵春花顿时心里有了决定,她要买下这一些。

她转身朝着旁边的张琴详细地说:“我就选这种新长出来的豆角吧。一定要选择表面光洁无损的,已经开始出现小小豆米在里面形成的那种我就不考虑了。”

原来,这些刚长出来不久的新豆角,赵春花计划着先用开水稍微煮一煮然后晒干来吃,而不是直接炒着食用。

这是因为,她个人并不喜欢那种已经形成了一些细小豆粒的感觉。

听完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张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您真是个细致入微的人呢。但是这批豆角才刚刚开始生长阶段,如果按市场上通用的价格标准,即论斤两出售的话,似乎对我们而言优势并不大。考虑到您的特殊要求,我想给它们定为每斤两文钱如何?”

其实,在平常的日子里,即便是拉到城市里的集贸市场去售卖这样的新豆角,在刚开始销售的时候最多也就能够卖到三文铜钱两斤,甚至有时行情不佳时一文钱就能带走一大包。

不过由于赵春花有着比较具体且不同于常规市场的购买偏好,那么价格自然就不能再按照一般的市场价来进行商讨了。

起初听到赵春花所提出的要求时,确实给人一种条件颇高之感;但是现在做生意嘛,最重要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行啊。

哪怕是对“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没有什么太深理解的张琴也知道,这一次合作既没有让她损失成本又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不必耗费整整一个上午或者下午的时间把蔬菜送到远方的集市上去卖,只需要待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完成这笔交易了,真的可以说是十分划算与便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用牛车运送人们进城来回一趟大概也需要支付给车主人两文铜钱,如果是携带超过五十斤的货物则还需加收一定的运费作为补贴。

然而有时候遇到销售状况不好,不仅赚得的钱很少甚至连来回路途中的花费都无法收回。

“再帮我摘点儿新鲜的黄瓜吧,二十斤左右都行。”

胡瓜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瓜,它名字中的“胡”来源于它的产地——原本是从遥远的西域传过来的。

那时候的人们觉得这个外来品种很是新奇,于是就沿用了这个带有地域特色的名称来称呼它。

而同样作为外来的蔬菜,南瓜却被人叫作“番瓜”。

“紫瓜也是一样哦,越嫩越好。”

说话间,赵春花站在田边望着背着小筐的狗蛋。

她发现小男孩似乎有点按捺不住想尽情玩耍的心思,“红姐你就辛苦一下了。”

“好说,放心好了,保证中午之前送到你家门上去。”

看到赵春花一口气点了这么多东西的需求,张琴心里其实也很高兴:毕竟在这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种植一些菜蔬水果自给自足,但像今天这样有个机会通过自家产出赚取一点收入的情况却是少之又少。

“这样吧,让英姐儿暂时留下来帮帮您,我带着孩子四下走走看看。”

尽管这时的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气温也没有变得太高,但是对于小孩子而言已经足够出去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了。

为了让平时总喜欢待在家里的狗蛋能够多接触些外面的世界,并释放他过剩的能量,避免整日吵着要出门游玩,这样的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篮子里小心翼翼地将睡眼惺忪的小宝贝抱出之后,赵春花便沿着那条通向村外森林边界处蜿蜒曲折的小道缓缓前行。

当他们到达树林边缘的时候,即使是体力一向不错的赵春花也开始感到了轻微的气喘吁吁。

第85章 解馋

这主要还是因为她所带的孩子实在是太好奇也太活跃了——每遇到一样新事物都要仔细观察、询问一番;每走过一段路都会试图停下来捡拾地上掉落的各种有趣小玩意儿,仿佛永远不会觉得疲倦似的。

“哎呀!”

忽然之间,赵春花注意到路边不远处有个土坎上面似乎长了些熟悉的野草。

最开始是气味吸引了她——老话说得好,六月初六,大热天正是地瓜成熟的时节。

眼前这一大片倒卵形状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翠绿的光芒,正是民间俗称的地瓜或地果植物。

这玩意儿又被称为野地瓜,是一种喜欢在田野、树林边缘甚至是山脚下生长的蔓生藤本类植物。

果实长得圆滚滚呈橘黄色或暗红色,像是小小的灯笼挂在短茎

的末端,结成果串,非常诱人。

表皮上分布着许多突起状的小点,仿佛大自然的独特纹饰。

当这些果实完全成熟之后,整体变得软软糯糯,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香味儿,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尝。

有一种与它外观极其相近但实际上却含有毒性的植物,被当地人称作“母猪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