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的工夫,他竟然吃掉了大半斤米糕,这速度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
每一块米糕都在嘴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他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直到肚子已经有些撑了才停下。
摸空之后,赵云白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独自一人全部吃光了那些美味的米糕。
原本计划是要留给大家分享的,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吃完了所有的米糕。
平时的他并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好的胃口,这次真是个例外。
是不是心情太好,所以不知不觉中吃多了呢?
那不如干脆假装没买到米糕?
不行不行,妹妹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特意给自己买了这袋米糕,如果就这样假装没买,未免太对不起她的心意了。
交代店员看好店铺后,赵云白飞奔着出门,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店铺,买回了一包全新的米糕。
虽然是用自己的私房钱付的账,但想到妹妹那份真诚的心意,他觉得这花费还是很值得的。
……
回到家时,瓦罐里的骨头汤依旧热乎乎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那是昨天在集市上买肉时商家附赠的一些骨头上剩余不多的肉,因为没什么肉所以隔夜放置也没有问题。
早晨离开家前,张三宝用斧头把那些硬实的骨头敲碎成小块,放进锅里慢慢地炖煮,并且托付邻居帮忙看管炉火以免烧干。
临出门前还给了对方两个自己做的糙面馒头当午饭,嘱咐记得中午搭配喝点儿刚刚炖好的骨汤解解馋。
其实这样的馒头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口感却还挺不错,尤其在没有其他食物可选的情况下。
只不过,长期只食用同一种类型的食物难免会有些单调。
第81章 情谊不易
但即便如此,张三宝依旧对这份简单而又饱腹的午餐表示满意,毕竟这是实打实可以填满肠胃的东西。
当天中午,她也只是吃掉了一个馒头,将另一个小心地放回到筲箕里面保存备用。
下了村口的小车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木匠的妻子,对方告诉她说新制作完成的家具明天就会送到家里,请提前做好准备以便于顺利接收货物。
赵春花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并决定第二天下午三点左右见面验收这些家具,这样白天光线比较充足,做事会更加方便一些。
目送着赵春花渐行渐远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坐在村头大树底下休息聊天的大婶们再次活跃了起来。
“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特别的味道啊?赵云娘今天买了一只烤鸭呢,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阵阵飘来的香味。”
其中一位声音响亮的大婶向周围的人问道。
另一位圆脸大婶则有些疑惑地望了望她:“我怎么一点都没闻见啊,你的鼻子可真是灵敏呢。”
“别开玩笑了,从老房子里搬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哪儿来的钱买烤鸭?”
这句话出自一个看起来很瘦的中年妇女之口,她说话时带着一脸明显的刻薄表情。
王阿姨急忙辩解道:“我说的是真的!我家的鼻子可灵得很呢。”
她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以示证明,眼神里充满了认真和一丝无奈。
“而且人
家落魄了吗?她几个兄弟可是帮着置办了新的家当。即使不住在原来的破旧房子里面,她的两个儿媳妇对她也不会不好。”
说到这里,王阿姨似乎有点为自己这位朋友感到欣慰的样子,毕竟,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能有这样的情谊不容易。
王阿姨心中其实特别羡慕赵春花。
虽然失去了丈夫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但至少生活还不至于过得太过艰难。
对于像张家长子这样的文人来说,面子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尤其是考虑到他未来的仕途发展,根本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顾她这位妻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娘家对赵春花的支持也从未间断过。
即便有时候孩子不是很孝顺,但也不至于让她真正受苦受累。
更何况现在她们手上还有好几亩地可供耕种,这些土地足以保证她们母子俩的生活无忧无虑。
相比之下,王阿姨自己家的情况就差多了。
一家人虽然多显得十分热闹,但是田地却少得可怜。
每当农忙之后进入闲暇时期,他们还得外出寻找零活赚钱才能勉强糊口。
“你瞪什么呢?整天这么凶神恶煞的样子,就算有些福气都要被你给吓跑掉了。”
此时,一旁体型较为丰满的大婶突然插嘴说道。
她就是钱多多,她的丈夫朱富贵是一位屠户。
据说他们夫妇简直就是天生一对,不仅名字搭配得当——一个代表了财富“富贵”,另一个则是代表着积累财富的手段“钱财”。
旁边那个比较瘦弱的女人则是村里李老三家的媳妇李招娣。
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挺有趣,但实际上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好运。
从小到大,她的人生一直都不顺利,婚姻生活更是充满坎坷与挫折。
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李招娣的日子都过得很辛苦。
尽管李招娣在家里做主管理家务事,但是家里的生活水平却远远没有达到她曾经设想的目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吃了十多年的窝头稀饭,家里人的饮食始终没有什么起色,住的依旧是那个简陋至极的草屋内,墙壁上的裂缝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仿佛能让人听到岁月的叹息声。
按邻居钱多多的话讲,这一家人简直是懒散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