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笔钱她轻易不敢触碰和随意花费,但仅仅拥有着这样一笔资金的存在感就能使她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不会因缺乏资金而焦虑不安,至少心中有了底数。
至于更长远的日子,如果那时还没有找到稳定的赚钱方法……
那么也只好坦然接受现实了,像大多数农民那样脚踏实地地辛勤耕耘,一点一点积累财富,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想到自己目前所承担的责任其实并不比别人重多少,心里便稍微轻松了一点。
胡思乱想了很久之后,赵
春花终于渐渐进入梦乡。
第二天天刚亮就又迎来一个晴朗美好的早晨。
清晨六七点钟的时候,伴随着村子里此起彼伏的鸡鸣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忙碌起来了。
起得早的农民们此时已从田地中返回家中享用完简单的早餐,稍作休息之后还将再次回到田间继续他们的劳作。
赵春花本来很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再起身活动活动筋骨,但她知道自己没有那份闲适的条件去享受懒散带来的舒适感。
即便她自己不吃早点也可以忍受一时半会儿的饥饿感,但几个月大的小宝贝却不能跟着大人一起挨饿。
孩子只要感到肚子空空如也会立刻哇哇大哭起来不停歇地寻求食物直至吃饱为止。
就算不是亲生的母亲,赵春花也不忍心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因为没饭吃而受到不必要的折磨。
早餐就是一碗稀饭而已。
玉米面和大米混在一起熬出来的粥,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勺子轻轻地贴着锅底舀出煮开的大米,这稠稠的米饭专门为小石头准备的早餐。
毕竟他是家里最需要营养的孩子。
至于她和李薇薇的碗里,主要是清汤。
几颗米粒漂浮其中,勉强称得上是“粥”。
两个人分了一个馒头,每个人都小心地掰成两半,再加上一个烤土豆作为他们的配餐。
“吃完饭你帮我看着小石头一会儿,我要去村口买些东西。”
赵春花对着李薇薇吩咐道,语气虽然平淡但不乏恳求之意。
女儿要回家了,晚上儿子媳妇也会一起来吃饭,无论如何都得为这个难得的团圆准备好吃的。
因为李家村里读书的人很多,村民们的经济状况自然也比周围的村庄要稍好一些。
每逢单数日子,尤其是每月的初一和十六,村口都会自然形成一个小集市,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买卖各种商品,从食物到日常用品,应有尽有。
有时候,人们还会选择直接以物换物,交换彼此所需的物品。
不过,赵春花手头上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交换的东西,只能老老实实地用钱去买。
即便是平时不赶集的日子里,村头仍然有几家店铺在摆摊做生意:比如卖豆腐的老李家,贩肉的老朱家,总是顾客不断。
提着空荡荡的篮子,赵春花来到老朱的肉摊前,仔细挑选后,称了一斤五花肉,花费了15文钱;接着又买了半斤精肉,用了6文。
见赵春花来购买,老朱还贴心地送了两根干净无肉的骨头,正好拿来炖一锅浓浓的骨头汤。
紧接着,她在隔壁摊位买了一块豆腐,只花了3文钱,物超所值。
最后一站,赵春花来到了卖鱼的小摊前,挑中了一条大概二斤左右的新鲜鱼。
一番讨价还价后,20文成交。
拎着满载而归的篮子,赵春花心情轻松了不少。
买了3枚鸡蛋,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讨价还价后,最终以27文钱的价格成交了。
自家的小鸡还在成长阶段,远远达不到能够自行产蛋的程度,因此想要通过自养来获取鸡蛋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赵春花对鸡蛋这类食物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喜好,但是考虑到家里有小孩儿需要营养补充,所以决定每隔一天就为孩子精心准备一份美味的蒸蛋。
此外,在日常做饭的过程中也需要适量使用一些蛋来丰富菜肴的味道。
随后,赵春花又花了2文钱买下了足足半斤新鲜翠绿的韭菜,接着花费了5文钱选购了两斤上好的生姜,最后则以3文钱的代价买入了一斤品质极佳的蒜头。
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来,她仔细挑选并花了2文购买了几把看起来非常健康、颜色鲜艳的时令蔬菜。
正当准备结束购物之旅转身离开之际,偶然间注意到旁边有一个新来设摊的小贩。
怀着探索与支持的心态,赵春花再次慷慨解囊进行了几笔小额交易:用十文铜板换得了分量刚好适中的半斤红枣,同时还毫不犹豫地掏出二十五文换取了一份足有一斤重且已经完全晾晒干透的蘑菇。
此次外出采购行动中所携带的资金基本上都被用光了,总共消耗掉了超过一百文的钱财。
尽管现在手头剩下的零碎小铜币并不多了,但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次确实得到了许多珍贵实惠的物品,还是让赵春花觉得非常值得和满足。
特别是像香菇这样的干货商品虽然其价格相对较高,不过这整整一斤装的一大包确实可以让她安心享用很长一段时间,不用再为此操心。
第69章 无法接受的食物
踏上返回住所的道路之时,赵春花脑海中已经开始迅速构想着一家人一日三餐可能安排哪些美味可口且营养均衡的食物。
首先想到的便是打算用之前买到的那块五花肉来做一道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的粉蒸肉,并且不会忘记在底层铺设足够的番薯丁作为口感上的补充和层次感提升;另外还考虑到了将另一条刚刚购得的新鲜鱼改刀成薄片做成酸爽开胃、色香味俱全的酸菜鱼片;除此之外,则是计划稍后再去跟隔壁邻居交流一下看看能否换来他们家自制的一坛风味独特的腌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