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布片需要足够的柔软才能保护婴儿稚嫩的肌肤,同时也得容易清洗,能够反复利用,这对于一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她选了一些家里最好的碎布头,虽然旧了些,但都是纯棉质地,非常适合这个用途。
趁明天阳光明媚,打算拆下垫子来好好清洗一番,然后再铺开于竹席之上让小朋友可以自在地玩耍。
阳光是最好的天然杀菌剂,通过晒太阳,那些被汗渍、奶渍侵蚀过的布料会重新恢复生机,变得更加适合小孩子直接接触。
而且经过太阳暴晒后,垫子会散发出一种特别清新的味道,让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好起来。
而床上则可以用从储藏室拿出那些已经用过的旧床垫来代替。
毕竟这些都是属于她个人所有的物品,换个朝代照样可以用。
事实上她现在的经济状况比穿越前更加困难。
尽管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拥有一些物质上的基础,可是如何将这份家底转化成真正的财富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在没有任何背景或人脉关系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任何生财的方法,手头仅有的几两零散银两还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生活所需。
每一笔开销都得计算清楚,哪怕是最小的一点钱也不能轻易浪费。
有时候为了节省一文半分,赵春花甚至会走上好几个街坊去找最便宜的食物和用品。
这种精打细算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却也不失为锻炼心性的一种方式。
所以练字和抄书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虽然赚的钱不多但也是一种收入来源。
反正在这个新世界中有了原主的记忆作为指导,只要稍微下点功夫练习几遍,唤醒身体里的那份肌肉记忆,怎么也能模仿得差不多了。
对于书法这项技能来说,不仅是一门艺术形式,在古代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写得好看的文章或是信件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朋友甚至是机遇。
第64章 长牙
而且书法也是一项技术,多学点总是有用的。
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她的手艺也逐渐得到了村里人的认可,偶尔还能接到些额外的活儿来做。
比如帮助邻里撰写婚庆帖子或是为商铺制作招牌等任务。
这样的工作既能提高自己的技艺,又能贴补家用,可谓是两全其美之举。
赵春花一边缝孩子的口水巾,一边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
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周全,无论是衣食住行哪一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时代一千文是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积累起这么多铜钱谈何容易?
特别是当你需要用这些钱去做一些大额支出时,还得考虑到兑换成本的问题:每次去钱庄将铜钱换成银子,他们都要收取十二文手续费。
这意味着实际想要得到价值相等于一两银子的钱财时,你实际上需要付出至少一千零十二文的价值。
不过好在目前市面上的钱仍然十分值钱,尤其是在远离繁华市区的小村落里,物价相对稳定了许多。
在村里生活,如果特别省着点,一家子人一年可能只花掉一两银子就够了。
但这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极大的节制与牺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得了长期如此苛刻条件下的生存环境。
尤其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而言,许多必需品都是无法替代的存在。
比如食物,即使自家拥有土地可以自给自足地种植蔬菜,可肉制品总还是需要花钱购买。
毕竟,孩子们正处在成长发育期,均衡营养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
猪肉的价格大概在12到20文之间,这个范围已经让许多普通人家感到有些负担;羊肉则在25文到30文,价格比猪肉要高出不少;兔肉的价格跟羊肉相差不大,也大致在这个范围内浮动;至于牛肉,就要更贵一些了,通常要卖到35到45文不等。
然而,在这里,牛是非常珍贵的动物,法律上都不允许随意屠宰健康的牛,因此在市场上几乎很难见到牛肉的身影。
平时老百姓能够买到的就是鸡鸭鱼肉等较为常见的肉类了。
其中鱼是最便宜的选项,一斤只需要十文钱就能买到;而相比之下,鸡鸭的价格稍高
一些,大约需要二十文左右才能买到一斤。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每个月至少会吃三四回肉,轮换着品尝几种不同的种类,这样算下来,单单是购买肉类的花费每个月就需要至少七八十文。
如果按年计算,仅肉类一项的开销就达到了超过一两银子的程度。
而实际上,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必要开销都没有算在里面呢。
这样一来,她确实感到了压力巨大,无法安心享受哪怕是最基础的生活水平。
完全不吃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生活的需求,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质量保障,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少对肉类食物方面的开支。
为此,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家旁边自己动手搞一个小鱼塘用来养些鱼儿,所需的鱼苗可以从河边捉来,要是能够成功养起来,以后就不再需要从市场上买鱼了。
尽管捞到成年的鱼并不容易,但是捕捉到一些小型鱼类还是相对简单得多的事情。
村里的人都说过河里是有鱼类存在的,只可惜没有真正捕获过它们,证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