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270)

作者:堰晗 阅读记录

这让她引以为傲,尤其是在与其他人攀比时总能高人一等。

然而,这一切的优势竟在赵春花面前变得微不足道。

尤其是对方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从孩子身上下手。

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砸在她的胸口,将她的虚荣心劈成两半。

此外,最令她倍感受伤的,是赵春花几乎公开表示,她这样一个所谓的“贤妻良母”,不过是个只知道靠丈夫供养却不干实事的女人罢了。

这番话语直截了当、不留余地,简直像是一桶冷水兜头泼下,瞬间浇灭了她内心的骄傲和满足感。

她本想据理力争,反驳说自己并非懒散之人。

很多地方都是沿袭传统风俗,男人负责外出赚钱养家,女人则待在家里操持一切,确保丈夫安心打拼事业即可。

在她的观念里,分工清晰本来就是社会认可的一种模式。

更何况,女性管理内务,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责任。

若能妥善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就能减少丈夫的后顾之忧,为整个家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点,大家看得十分清楚,毫无疑问,确实是她做差了。

她的所作所为不仅令人失望,更是让人无法为其辩解。

在舒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安逸舒适,但她却没有展现出与这份优渥生活相匹配的品德和自律。

她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媳妇应有的底线,尤其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她竟然也能露出自私自利的本质。

众人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一杆秤,纷纷对她产生了疏离之感。

尤其是那日,赵春花提到她用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布料给自己做衣服的事情,毫不掩饰地揭露了她内心的虚荣。

这一细节,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赵春花的话看似轻描淡写,却字字如刀,直击要害。

她将唐见喜那一丝隐藏在表象下的贪婪和虚荣彻底剖开,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样的行径不仅仅是一件小事那么简单,它象征着一个人是否具备对家庭负责的态度。

更让旁人觉得讽刺的是,这样昂贵而稀有的布料原本是用来呵护下一代的希望,如今却被她据为己有,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

唐见欢喜真的很害怕,在舒家过得比未出嫁前还舒服多了。

当初刚踏入舒家的大门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富足生活曾令她满怀欣喜。

这里的衣食住行样样精致,无需操劳杂务,每天都有专人伺候。

这样的日子,是她在娘家想都不敢想的。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习惯了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并且不再满足于此。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种过于安逸的日子仿佛成了一种枷锁,把她牢牢困住。

每当想到这里,她都忍不住从心底泛起一阵寒意——她开始意识到,这种好日子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自己理应保持感恩与节制,而非一味索取。

不该那么贪心想得到更多。

如果单纯只是追求物质享受也就罢了,问题是她还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可越是如此,她的心里就越发焦虑不安,仿佛随时都会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

她知道自己犯了错,知道这些行为被揭穿后带来的后果将会怎样严峻。

一旦失去舒家的支持,她的未来又该如何继续?

更何况,她的贪婪不仅是针对物品本身,而是折射出了某种深层的人性弱点。

此刻,理智的声音告诉她:必须悬崖勒马,否则只会跌入深渊。

要是赵春花代替丈夫休掉她,凭舒宴犹的性格估计也不会反对吧。

第243章 许久不见

扣除了一些多买客户的零头优惠之后,今天单靠卖水果她就已经净赚了差不多四十块钱,这可比平日里的收入高多了!

此刻的赵春花已经在心中暗暗盘算是否需要雇佣一名助手来帮自己处理繁重的进货工作了。

这样一来,她就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店铺经营上,争取早日实现扩大规模的愿望。

这时,一位奶奶怀里抱着大概两岁左右的小孙女缓缓走向了赵春花的铺子,并且停下脚步微笑着问道,“听说你这里可以买到水果?还有货吗?我想给我小孙女儿买点最新鲜的好吃的东西。”

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亲切感。

收好钱后,赵春花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迎着老人走过去。

他心中满是歉意,温柔地开口说:“老奶奶,真是不好意思啊,今天的水果已经全部售罄了。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早点儿过来挑选或者提前预订一些明天要买的新鲜货。”

听到这番话,老人原本充满希望的眼神里顿时浮现出了一抹难掩的失落,“哎呀,我还真以为自己能够买得到新鲜的好东西呢。听周围邻居说这里出售的水果格外可口诱人,你们是从哪里采购的呢?”

毫无保留的态度使赵春花立刻直率地说出了答案:“我们的水果都是直接从那边深山里的一个村庄采购而来。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空气质量绝佳,非常适合各种果树生长。”

听着对方详尽且真诚的回答,老太太略带思索地点了点头,似乎是在认可这种天然环境培育出来的果实定然十分优质。

“嗯,想来口感一定很好吧。那么,你能不能帮我预留一些呢?待会儿让我的孙子跑一趟前来取货如何?我害怕晚了之后又没了库存。”